小切口全链条监督促发展
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通过监督之力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开展《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用执法检查成效助力我市养犬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人民关切所系,改革发展所需,是人大监督所至。2023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中央和市委关注的重点、产业升级的堵点、深化改革的卡点、社会治理的盲点、群众关心的热点选择监督事项,突出监督精准性,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明确国资管理监督时间表
2023年3月,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决定细化并完善了规划计划初步审查及执行监督,明确了人大经济工作监督的内容、方式、程序和结果运用,为进一步经济工作监督提供了法治保障。
2023年7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的五年规划(2023-2027)》出炉。新的五年规划提出了实现各类国有资产全口径、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的总要求,明确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国资监督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助力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2023年9月-10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调研。市人大财经委、市人大农委、市人大环资委、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人大社会委分别牵头组成调研小组,聚焦规划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等推进情况,聚焦各自领域市级专项规划,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召开市级部门、区县座谈会,并赴部分市级部门、区县、企业、项目调研,广泛征求区县人大、人大代表和专家的意见建议,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最终形成了综合调研报告和5个专题调研报告,找准了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督促市政府清单化、事项化、项目化接续推进规划实施,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2023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还完成了对37个部门所涉重点项目和支出标准的预算公开评审;市级预算公开评审共涉及77个重点专项、资金371亿元,审减4亿元、审减率1.1%。
“把脉”开发区国资管理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建立重点领域监督工作机制,探索开展国资管理“小切口”监督,完善国资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国资联网监督系统,推动政府提高国资管理效能。
2023年9月18日,重庆市六届人大财经委召开第四次会议,听取两江新区管委会、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这是市人大首次把开发区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从市级综合报告中提取出来进行单独审查监督。
过去五年,市人大对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都是体现在政府的总报告里。开发区国资管理情况多以数字呈现,不利于人大监督。
此次对开发区的“单独”监督,除了听取三个开发区国资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外,还要查看报表体系,开展实地调研等,全方位了解三个开发区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监督过程中,除了发现一些个性问题,也看到了一些共性问题,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管理治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资产整体管护力度不够强等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此次监督,一方面推动开发区进一步摸清“家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督促三个开发区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同时,将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对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
监督“组合拳”助科技创新
2023年5月,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发展情况的报告》,并将审议意见交市政府研究处理。
2023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调研了解到,目前,在提升产业赋能水平等工作上已取得初步成效,新认定市级技术创新中心4家,促进产业进一步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听取审议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情况报告。听取报告前,前往重庆大学等6所高校调研,听取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等履职情况和西南政法大学等8所在渝高校建设情况汇报,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第一手资料,梳理出我市学位授权点梯次布局不够合理、高层次师资引培能力不足等6方面问题,提出市政府切实履行引导责任、全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等4方面建议。
在跟踪督办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时,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了解到,政府强化高层次师资引培、提高科研水平等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整改成效,目前有9名顶尖人才进入引进认定快响通道,初步确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意向人选36人,引进青年博士995人,其中海外青年博士148人。
擎起法律巡视“利剑”
继2021年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协同立法、同步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后,2023年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的实施情况联动开展执法检查。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协同检查、实地检查、异地互查、委托检查、委托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市场主体和人大代表意见,从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政务服务、加强法治保障、完善要素支撑等方面提出建议,并持续跟踪监督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助力优化川渝一体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犬只伤人及犬吠扰民、携犬出户不系绳等不规范饲养行为,全市犬只免疫、登记管理情况等方面重点,采取市和区县(自治县)上下联动的方式,开展《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执法检查。
《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自2023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此次执法检查按照全面检查、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原则,深入检查条例实施情况,督促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依法履职,有效遏制犬只伤人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促进依法养犬、文明养犬。
为了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对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的决定落实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督促政府进一步完善禁捕规章制度,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进一步推动长江十年禁渔重大决策在重庆落实见效。
精准监督提升民生福祉
2023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开展了多项精准监督。
听取审议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就民族乡乡村振兴推进情况等开展专题调研,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执法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和企业严格落实法定责任,健全住宅电梯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围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开展监督,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调研行政复议工作,督促政府落实“为民便民”原则,完善行政复议审理程序,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围绕高山康养度假旅游发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提出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