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逗硬 细化建议办理考核程序

作者: 黄振胜

监督逗硬 细化建议办理考核程序0

“如今的龙棠大道平整整洁,再不用面临凹凸路面让车‘飞’起来的窘境。”不久前,大足区市民陈先生,从城区驱车送朋友到高铁站,新修整的路面让心中的担忧化为乌有。

让群众深有体会的变化,正在大足区约7.1万平方米车行道、人行道上,悄然发生着。这源于区交通局认真办理代表建议的结果。

此前,为进一步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效,2023年3月,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考核细则》,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考核细则从责任机制和办理工作机制的建立、与代表首次沟通、答复函的回复内容和公文格式、在法定时限答复代表和抄送相关单位情况、代表对沟通办理态度和答复函的评价、承诺事项的落实、网上公开、总结和规范立卷归档8方面,列了27个考核项,由区人大常委会根据承办部门代表建议办理总体情况进行评分,相应的扣分也将按比例在区年度区级部门经济社会发展业绩目标任务考核中进行扣除。

值得一提的是,考核分值主要集中在代表建议主办单位与人大代表的沟通环节。如,与代表首次沟通情况占15分,一次评价和二次评价分别占18分和15分。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考核细则还设置了加分项,到现场办理代表建议的,1件建议加0.1分,加分可抵扣考核的扣分。

为此,承办单位纷纷建章立制。如大足区教委坚持责任落实“一对一”、沟通联系“面对面”,落实分类办理制度;大足区住房城乡建委出台《人大建议办理工作制度》,将建议办理情况作为本单位各科室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依据之一;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定期督查督办建议办理工作进度。

制度的出台,让承办部门在办理过程中更加注重与代表沟通,听取吸纳意见建议,有效推动建议办理工作由重“满意率”向重“落实率”转变,通过建立代表建议办理闭环机制,实现代表议案建议工作“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

【声音】

近年来,有大足区人大代表反映,部分代表建议承办单位“重答复轻办理”,出现“开了朵大花,结了个小果”现象。为此,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细则》,让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增强政府部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

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代表建议办理前、办理中、办理后的工作程序,在建议所涉问题的解决率和建议转化率上狠下功夫,全力做好建议办理的“后半篇”文章。

——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