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特色产业拓宽振兴渠道
作者: 周晏如关键词:乡村全面振兴
日前,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乡村振兴”也是2024年重庆两会的热词之一。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实施“稳粮扩油”工程和大面积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和流通监管,抓好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回顾过去一年,重庆乡村振兴“四千行动”启动实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4.1%;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050万吨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乡村旅游经营收入分别增长12%、11.8%;创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107个,新改建“四好农村路”336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102公里,新改造农村危房5759户……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快增长。
“去年两会期间,我提出《关于支持潼南区创建重庆市“平急两用”重点保供基地的建议》得到市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重点保供基地项目已于去年12月4日启动建设。”近日,市人大代表、潼南区桂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芙蓉谈到过去一年的履职感受,十分感怀。
此前,王芙蓉调研发现,重庆有一级农批市场2个,江津双福除保供中心城区外主要辐射川南黔北,长寿三科农商城主要保供中心城区并辐射渝东南和渝东北。但这两个市场多以传统“销地交易”“对手交易”为主,还未完全形成产业数字化、电商交易和多样产品进出口的国际贸易。“潼南区创建重庆市“平急两用”重点保供基地后,可在市场定位、交易品类、交易类型、业态布局等方面与双福、长寿实现错位发展。”
据了解,重庆市“平急两用”重点保供基地建设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包括保鲜库、特色果蔬交易区、冻库、食材保障供应基地、中央厨房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营收50亿元,将带动孵化各类中小微企业及各类合作社超500家,带动5万人次就业。该项目将进一步畅通优势农副产品进城出海集散贸易渠道。
“这也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形载体,是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的有效抓手。”王芙蓉说。
今年,王芙蓉仍在持续关注重点保供基地建设情况。“我期待市政府以更大力度支持潼南,全面推进全市第一个‘平急两用’重点保供基地’投用见效,以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她表示,通过乡村产业的发展富民,让人民群众都有安居乐业的机会,与此同时,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进商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带动周边更多老百姓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