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外脑引外力 备案审查启新程

作者: 宋婷婷

借外脑引外力 备案审查启新程0

一支重要力量活跃在我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中,他们或是高等院校的教授,或是律师行业的代表,又或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近年来,我市各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借外脑、引外力的方式,增强审查力量,拓展审查深度,不断提升备案审查工作质效。

过半区县建起专家智库

近日,渝北区人大常委会正式成立备案审查专家库,15名新聘任的备案审查咨询专家齐聚一堂,谈感受、话发展。“我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积极参与备案审查工作,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助力渝北区高质量发展。”一名专家库成员表示。

实际上,我市部分区县人大早已开始探索借力专家“外脑”,提升备案审查工作质效。

自2015年起,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选聘了一批熟悉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的专家,广泛参与到区人大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查及相关的视察调研、专项评议、专题协商等工作中,提出专业意见,充分发挥了参谋作用,提升了审查水平。

为解决备案审查力量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垫江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市范围内聘请了一支专家队伍,协助主任审查员进行审查。这一做法被写入该县人大常委会于2017年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根据办法,由相关专工委室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审查员,主任审查员选定审查员组成审查小组。

2020年,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为6名专家颁发聘书。他们是通过单位推荐、定向邀请等方式,综合考量推荐人选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研究水平、法律实践经验、履职条件保障等因素,形成建议人选名单,并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的。

此外,万州区人大常委会则整合力量,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审查专家的意见;江北区人大常委会组建区人大法律专家顾问库,库内专家也成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主力……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在部分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人手不足、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借智借力”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据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市人大常委会已推动全市超过50%的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备案审查专家智库。

“金点子”助力区域发展

“以建设面积作为补贴标准是否恰当?”2023年,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在对《九龙坡区关于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扶持办法》进行审查时,作为智库专家之一的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秦琴对办法中“建设面积”的提法提出疑问。收到专家意见后,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展开了论证,将专家意见反馈至办法起草单位、制发单位和区司法局,并向区住房和城乡建委进行专业咨询,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为提升文件服务企业的精准度,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向区政府相关部门发出备案审查意见:“建设面积”改为“建筑面积”。部门收悉审查意见告知函后,会同区司法局认真研究后表示,完全同意审查意见,在政策实施中均按照建筑面积执行,并适时修订该办法。

去年,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完成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专家换届工作,共遴选聘请了来自知名高校和法律实务机构的8名专家。该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双审查”机制,确保每件规范性文件至少经过两位法律专家审查,同时将备案审查专家作为专项审查重要力量,全年共听取专家意见28人次。在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修订过程中,启动备案审查专家介入前置审查机制。

这些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和法律实务界翘楚,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规范化以及法治建设等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专业支持,不仅在推动备案审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以备案审查工作为切入点,深度参与强化监督,汇智聚力共谋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去年3月,綦江区人大常委会聘任了64位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专家。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24名专家深度参与区人大常委会对国家高新区创建、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成效评估、国有资产管理专题询问等监督工作,针对相关议题提出咨询意见53条,消除了认知上的“盲区”,补齐了专业上的“短板”。

相关专家还在綦江区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围绕綦江区如何抓住国家战略机遇,把机遇优势转变为发展成果把脉支招;积极参与“支持綦江西部信息安全谷灾备基地建设,打造数字重庆安全底座”“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等课题研究,为綦江区高质量发展找准新思路、谋定新举措。

正如綦江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所言,这不仅是备案审查的专家库、人大的专家库,还是全区的人才库和智力库。

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探索建立备案审查工作专家咨询制度效果凸显,不仅弥补了人大审查力量的不足,提高了审查监督的专业性、公正性和实效性,同时也扩大了人大监督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增强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权威性。

当前,备案审查制度建设及备案审查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承载着新的重要使命,面临着新的发展任务,需要借助专家智库,为构建我国备案审查自主知识体系、形成备案审查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方法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参谋”和“智囊”作用,聚焦治理体系、法治建设及备案审查涉及的体制机制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深入研究论证,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性、专业性的对策建议。要紧紧围绕探索行政规范性文件“双报备”机制等改革创新工作,以更大力度推进备案审查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更优法治保障。

该负责人还表示,要依托专家智库积极开展备案审查理论研究,加强同重庆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研究中心的合作联动。要依托专家智库资源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专业培训,打造一支能力过硬的备案审查工作队伍。通过持续放大专家库的功能效应,努力打造更具标志性、更有重庆辨识度的工作成果,全面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新气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