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联系点架起“连心桥”

作者: 宋婷婷

立法联系点架起“连心桥”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2024年11月11日,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会议召开,对第三批29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进行集中授牌,并谋划部署下一步工作,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质效整体提升。从2020年5月至今,市人大常委会分三批共设立了39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实现区县全覆盖。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的具体体现,也是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途径。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统筹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畅通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民主政治渠道,在规范中聚力、在探索中创新、在深化中拓展,使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作用得以切实发挥。

增点扩面 让民声诉求畅通表达

2020年7月,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5家单位和组织被确定为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开启了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序幕。

按照“有基础、有特点、有意愿”的建点原则,综合考虑主观意愿、区域布局、基础条件、特色优势、辐射带动以及区县人大常委会意见等因素,市人大常委会又于2022年和2024年建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34个。尤其近期新启动的29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覆盖更多主体类别,具有更好的广泛性、专业性、代表性。

至此,由39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组成全市覆盖的民意征询网络基本形成。

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保障必不可少。市人大常委会从建章立制着手,加强对立法联系点的规范管理。

2020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办法(试行)》出台,明确职责要求,完善工作规则,确保基层立法联系点各项工作有章可循。2022年,该工作办法进行修改后,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机制,规范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及工作运行。

2023年,修订后的《重庆市地方立法条例》进一步突出基层立法联系点是立法机关直接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这一定位,明确编制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应当向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征集立法项目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加强工作指导,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规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

市人大常委会还定期组织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经验工作交流会、专题培训会。在其指导下,各基层立法联系点自挂牌运行以来,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按照规范化建设、实效化运行、特色化打造等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在总结中创新、在深化中完善,及时搭建工作载体,探索完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拓展功能作用,发挥了民意“直通车”、立法“解说员”、法治“助推器”等作用。

彰显特色 让立法体现更多民意

2024年10月24日,沙坪坝区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关负责人来到璧山中学校,对提出立法建议并被采纳的学生进行表彰。经确认,璧山中学校18名同学通过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提交的11条立法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采纳并写入《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

曾经,参与立法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件遥远的事;而现在,高中生的声音和主张也能够被立法机关听到。这得益于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将立法征询的触角向学校延伸,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立法。

近年来,各基层立法联系点突出自身特色亮点,将工作触角向更广更深处延伸,形成了让立法体现更多民意的整体效应。

比如,涪陵高新区管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立足园区、面向企业、融合人大代表“家站”发展,并在全区27个乡镇街道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统筹推进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家站点”融合发展,全面扩大立法意见建议来源。

荣昌区盘龙镇人大办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区级部门、镇街、村(社区)、律师行会等设立信息采集点的基础上,又与川渝毗邻地区共建8个信息采集点,推进川渝立法征询双向互动,畅通川渝民意征集渠道。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保家镇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及时发布立法意见征询通知,代表“家站”、乡贤评理堂、园区调解室快速响应,辖区党群服务站、综治中心、文化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不定期协助配合,通过多方响应,将立法民意征询范围扩展至各类人群。

自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来自基层的意见建议源源不断融入重庆市各项法规,推动全市立法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市人大常委会也定期将采纳情况反馈给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升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活力。

深化拓展 让民主治理触手可及

不断深化拓展,逐步向“综合功能”转变,从参与立法向普法宣传、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领域不断延伸,已成为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共识。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沱镇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利用“人大家苑”开展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活动,将立法联络员队伍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法律问题解答、矛盾纠纷调解、社情民意收集等,有力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

沙坪坝区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持续探索与辖区治理的契合点,以“居民小两会”“三张清单”“六步工作法”为纽带共商社区公共事务,让社区的事由居民自己作主,多个老旧小区“蝶变”的鲜活案例生动展示了社区居民自治能力逐步有效提升。

此外,我市还通过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有效竖起立法问效的“回音壁”。如,在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监督活动中,市律协、荣昌区盘龙镇人大办、开州区法院汉丰湖法庭等立法联系点,分别针对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行政程序违法涉诉等情况,开展“小切口”调研分析,提出了高含金量的建议。

伴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不断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也成为对外展示我国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民主的重要窗口。

2024年10月9日,在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开展的“在渝外籍人士走进人大”活动中,来自20余个国家的外籍人士走进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实地了解基层立法联系点搭建畅通民意表达平台、发挥“民意直通车”作用的鲜活故事。

通过小小基层立法联系点,人们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蓬勃生机。未来,要如何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增效,精心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

记者获悉,当前,市人大常委会正着力迭代升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机制,持续总结经验做法,拟于明年出台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指引、基层立法联系点考核评估办法,根据数智立法应用平台建设进展情况,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模块开发建设。同步指导帮助各新设基层立法联系点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优势,建立相关工作制度机制。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高水平打造基层立法联系点,鼓励与人大代表“家站点”等工作平台进行融合建设,坚持立法与执法检查、备案审查等工作相结合。突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比较优势,实行分类管理、个性化指导,特色化打造。同时,发挥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渝基层立法联系点协同示范作用,培育建设一批优秀基层立法联系点,努力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和市域民主法治工作示范标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