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连心桥 倾情解民忧

作者: 宋婷婷 龚欢

搭起连心桥 倾情解民忧0

2024年10月14日,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明才带队前往中梁镇新发村,开展2024年第三季度主任接待日活动。这场“为了人民”的生动实践,在沙坪坝区已经持续开展了二十年。

从2004年到2024年,跨越五届人大的接续奋斗,沙坪坝区的主任接待日活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充分发挥人大和人大代表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优势,成为沙坪坝区人大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二十年的务实与坚持中,主任接待日的创新发展也随着时间和实践不断演进,让这项满载民情民意的活动葆有生机。

代表呼声催生

开创全国人大系统先河

时间回到2004年2月17日,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沙坪剧院召开。人大代表们提出建议:区人大常委会要密切联系群众,更加了解民情民意,更好发挥监督作用,督办人民群众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赓即召开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上,常委会主任、副主任一致同意结合信访工作职责,积极到基层一线街道社区和农村场镇下访接待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合法利益诉求,至此开创了全国人大系统先河的人大系统密切联系群众的新制度——主任接待日正式开启。

从2004年3月16日第一个主任接待日开始,这趟“民意直通车”便正式开启。每月16日,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轮流深入基层公开接待人民群众,听取他们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建议以及诉求。

“制度建立之初,人民群众形象地称主任接待日为‘流动信访车’。这也是常委会赋予主任接待日最初内涵:走出机关,下访接待。”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2006年6月26日,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十五次主任会议通过《重庆市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信访工作若干规定》,至此借助主任接待日平台载体,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把信访接待变上访为下访,程序规定固化成一项长效机制。

据介绍,在2004至2006年的主任接待日探索建立阶段,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先后到37个农村场镇和街道社区,“零距离”接待群众5637人次,当场化解易于激化的矛盾10余起,收到意见建议1222件。

9年完善丰富

探索形成三重工作体系

2007至2016年,十六届、十七届区人大常委会赓续主任接待日,对主任接待日的程序制度方面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完善,形成了“计划先行+注重过程+重在督办”三重工作体系。

首先,结合人大工作计划性强的特点,年初制定年度主任接待日工作安排表,确定全年主任接待日的时间、人员、地点,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编入年度工作手册。

其次,严格过程程序。接待前,明确通过通告、新闻媒体告知居民时间和地点。接待中,坚持“宣传政策,讲明原委,正确引导,分类转办”原则。接待后,建立如实反映群众意见机制,形成梳理反馈机制。及时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形成来访人的基本信息资料和具体的诉求事项,确定专人记录接待工作纪要、制发《情况登记处理单》,常委会主任签署处理意见并直接督办,能够当即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当即解决的,7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最后,区人大常委会采取“综合分析、统一交办、定期反馈、严格督查”的四项工作机制,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督办。对重大接访问题及时催办,能够解决的要当即解决,最迟办理回复期限不超过60天,超期办理予以通报。通报后仍未办理、反馈的,提交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处理,一抓到底,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此外,2012年7月4日,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下访接待人民群众办法》,进一步规范主任接待日的各项程序制度。

7年迭代提升

四个改变促焕然一新

从2017年起,十八届、十九届区人大常委会对主任接待日开启品牌化建设,先后两次修订完善主任接待日工作制度,形成了《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接访人民群众办法》,探索建立起“六步工作法”,全面推动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

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又进一步形成“六+N”工作方法,以事前广泛摸底、提前沟通协调、现场接访收集、集体会诊分类、定向交办处理、及时通报验收“六步”为基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增加“事前发函预交办”和“事后持续跟踪督办”,使主任接待日焕然一新,内涵进一步拓展延伸。

“这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扩增、开展活动的场所扩增、参与对象扩增、反馈机制闭环四个方面。”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参与主体,由以前的常委会主任或者副主任1名和相关专工委办负责人,扩大到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常委会各专工委办负责人全体,部分人大代表也参与进来,带动镇、区、市“三级”人大代表共同接待,示范引导开创了镇级主席接待日活动。接待主体呈现指数级规模增加,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往主任接待日是事后交办,力度逐级减少。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做法,提前摸排收集开展活动镇街社区所存在的问题,要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当日接待活动,现场解答群众意见提出解决方案,限时办理完成,明确在接待日起两个月内办结,如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1个月,至迟不超过6个月。

区人大常委会还创新督办机制,由以前的信访机构催办转变为常委会各专工委共同督办,常委会每月一次督办清理,对未办理反馈的在下一季度主任接待日上通报落实情况,年底通报全年办理情况。针对办理情况复杂、涉及跨区、市级部门的,时间上需要跨年的,常委会信访办持续跟踪,中间协调,进行电话回访。

据统计,二十年来,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在全区22个镇街、110多个村和社区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共接待群众3万多人次,听取并梳理出意见建议2400余条,办结率达98%。

通过主任接待日活动,人大机关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愈发密切,履职为民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而区级相关部门的群众观念更加牢固,人大意识更加强烈,为民情怀更加浓厚,也达到了进一步推动改进工作的目的。

满载残疾人希望的小龙坎街道“渝馨家园”让残健融合发展提档升级;陈家桥街道明德路段的危岩滑坡整治转危为安;中梁镇永宁寺村实现了全村通公路的愿望……通过主任接待日活动,涉及全区社会发展、城市管理、民生领域等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