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缓和的教育“铁三角”

作者: 曾珠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改变了基础教育的格局,也改变了万千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生活。

家长

时间多了,钱包鼓了

下午5点从公司下班后,杨程程从容地驾车来到儿子的学校。儿子所在的小学开展了延时服务,每天下午5点半放学,她下班后正好可以接孩子回家。

因为孩子在学校就完成了书面作业,晚饭后,一家人可以一起去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步,享受宝贵的亲子时光。

“双减”政策实施后,在增加课后服务时间方面,我市推行“5+2”模式,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对学校的上课时间也进行了调整,小学不早于8:20,中学不早于8:00。

“‘双减’以前孩子放学早,只能去校外培训机构上托管班。到家以后,我还要陪他写作业,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双减’之后,一家人的生活节奏都慢了下来,轻松多了。”杨程程说。

去年国庆节,杨程程还带着儿子自驾青海,一路上见证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在“双减”前,国庆长假长途自驾游,对于杨程程一家来说是一种奢求。

以前,对很多家庭而言,每年的9月是支出最多的时候,除了要支付孩子的伙食、课外书等费用,还要将一大笔钱送往培训机构。

“双减”后,杨程程取消了儿子的全部学科类培训,只保留了儿子最感兴趣的篮球培训课程,家庭开支大幅减少,荷包鼓了起来。

“以前每年在孩子的学科培训上要花将近4万元。”杨程程说,“双减”落地后,家庭的支出发生了变化,现在,更愿意把花在孩子学科培训上的钱用在户外出游上。

“看电影、爬山、露营、做手工,近段时间,儿子的周末过得很充实。”杨程程说,以前每到休息日,自己经常陪着孩子在几个培训班之间赶场,现在的周末既轻松又快乐。

学生

作业少了,兴趣多了

放学铃响后,北碚区水土街道两江云顶小学三年级学生黄岚月(化名)却并不急着回家,而是在学校学起了剪纸技法。

据介绍,剪纸是该校组织开展的课后延时活动之一。除了剪纸,该校还开展了足球、魔方等趣味活动,丰富孩子课后生活的同时,锻炼孩子的运动、动手能力。

“双减”后,北碚区指导区域内各中小学制定“一校一案”,创新“作业辅导+社团活动”的课后服务模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丰富校内课后服务内容,既解决了家长接孩子的“后顾之忧”,又满足了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我们作业变少的同时,学习的科目变丰富了,知识面更广了。”黄岚月开心地说,现在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课余时间大大增加。

“双减”前,每周一和周三的下午6点,黄岚月都会在外婆的陪伴下到一家校外培训机构学习数学和语文。“晚饭都是在学校附近的小饭馆随便吃,等辅导班结束后回家再加餐。”黄岚月说,“现在每天都能回家吃上香喷喷的饭菜,真好!”

不上学科类培训班后,黄岚月每周六只用花半天的时间上美术课,因为喜欢画画,她已经学习了两年。

现在每个星期天是黄岚月的自由支配时间,除了美术外,她又找到了新的爱好——足球。“足球运动不仅仅男孩子们热爱,我们女孩也可以玩,在球场上传球、奔跑的时刻,连风都是快乐的。”黄岚月说。

老师

要求高了,质量升了

“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音乐课上,合川区中南小学的孩子们练起了老师精心编排的手势舞。

“以前的音乐课,只是带着学生唱唱歌、学简谱,时间长了学生容易感到无聊。”音乐老师欧媛媛说,“双减”之下,她想到了把课桌舞、手势舞融入课堂。欢快的音乐、有节奏的动作,让孩子们既体验到了音乐的魅力,也变得更加阳光。

“双减”政策实施后,为提升教学质量,不少中小学创新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合川区南滨路小学将科技与教学相结合,经常性收集学生们在科技方面的创意点子,并对其进行指导;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不定期举办科普讲座、竞赛等,以此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合川区瑞山中学除了开设科技类课程外,还开设了文化、阅读、艺体等20余项课后服务课程。

“‘双减’后,对学校和老师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欧媛媛说,学校和老师应更加全面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创新育人模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由以往单一的知识传授为主,向更加丰富多元的课内课外结合、理论实践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实践课堂、综合素质提升课堂转变,服务好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要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市人大代表、市第一中学校长唐宏宇说,“‘双减’的作用不断显现,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已成共识。但大厦非一日建成,让孩子快乐成长,让家长真正心安,还需要全社会都来加把劲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