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导刊2022年第5期

公民导刊

公民导刊2022年第5期

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目录

巴山新语 | 让孩子成为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提起欢快的童年和学习成长,不少人会想起一部摄制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电影《音乐之声》。 在电影中,7个孩子像水兵一样,只要听到哨声就会从房间内快速跑出来,列队、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下楼接受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惊呆了新来的家庭教师玛丽亚。她带领...

互动 | “双减”后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仍是大课题

去年,“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学科类教培机构面临转型。 过去几年,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去教培机构当老师曾是无数高学历应届毕业生的“保底”选项。大型培训机构海量招聘应届毕业生,教培机构成为无数年轻人职业生涯的起点。 随着,“双减”正式落地,...

视野 | 探索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南

新华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完善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及时督促检查。探索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南...

特稿 | 让孩子快乐成长

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该意见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加强校内教学提质减负,强化校外培训监管,系统推进、综合治...

特稿 | 学生和家长对“双减”满意度均超97%

“周末可以约一约,去爬山。” “现在孩子周末不用上培训班了,随时可以约。” 最近天气不错,陈媛和朋友开心地聊着周末的安排。而在一年前,她一到周末就很抓狂,因为孩子的周末被各种培训班占满了,连吃饭、坐车都要提前算好时间。现在,孩子轻松了,她也...

特稿 | 日渐缓和的教育“铁三角”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改变了基础教育的格局,也改变了万千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生活。 家长 时间多了,钱包鼓了 下午5点从公司下班后,杨程程从容地驾车来到儿子的学校。儿子所在的小学开展了延时服务,每天下午5点半放学,她下班后正好可以接孩子回家...

特稿 | 校外培训“大洗牌”

杨海明在我市一家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了10年,从市场专员做到了管理层,见证了教培行业的潮起潮落。半年前,他主动递交辞呈,彻底离开教培行业。 他清晰地记得,2015年他所在的培训机构鼎盛时,在一所中学附近租下1000多平方米的门店,职员有100余...

特稿 | “双减”的关键在于“增”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普遍满意度较高,但也有部分家长担心教育质量会因“双减”下降。那么,“双减”后,学校该如何应对,以保障减负的同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长谭劲。 记者:作为一名...

特稿 | 让教育回归本质

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收效不佳,为什么此次“双减”政策能取得这么大的成效,在“双减”政策实施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未来如何向纵深突破?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 记者:你在...

特稿 | 市教委:校内校外同向发力 让“双减”落地落实

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学生和家长都切身感受到了“双减”的成效。但是,在“双减”政策的实施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我市将如何推动“双减”工作?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校内、校外同向发力,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深化教育改革减负...

特稿 | 赓续红色血脉

重庆是一片英雄的土地,红色资源丰富,革命文物众多,全市共有革命文物400余处,红岩村、曾家岩、虎头岩“红色三岩”尤为著名,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今年3月召开的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了《重庆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草案)》。我市将...

特稿 | 立法保护红色资源

近日,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沙坪坝区检察院与重庆红岩联线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签署《红岩检察官办公室共建协议》,并为“红岩检察官办公室”揭牌。双方签署《红岩检察官办公室共建协议》,旨在进一步探索建立文物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对红岩革...

特稿 |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孕育了伟大的红岩精神。革命先辈崇高的思想境界,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为后辈留下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 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这些革命文物旧址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我市通过地方立法,是否能够更好保护传承这些红色资源...

人大 | “我为乡村振兴立法出了一份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加强乡村振兴立法,完善乡村振兴法律法规体系,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今年3月底,《重庆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草案)》(...

人大 | “小法庭”如何发挥大能量?

去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对人民法庭制度作出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和完善。 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是服务全面推进...

人大 | 十年监督破臭气“围城”

10年来,代表们先后就重庆鸡冠石污水处理厂臭气扰民问题提交了上百件建议,成功推动污水处理厂“加盖”。然而,近段时间臭气再次出现。人大代表们表示:将追踪臭气源头、监督到底…… 污水进,清水出,在重庆鸡冠石污水处理厂,高效的污水处理成果让记者惊...

人大 | 山西为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统筹协调,完善决策、协调和执行机制”“各市要聚焦主导产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2022年3月30日,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人大 | 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

2005年9月,在个人所得税法修改过程中,针对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问题,全国人大成功举行了人大历史上第一次立法听证会。这在新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4982名申请人中遴选出20名公众陈述人 2005年7月底...

人大 | “定期报告”扩容 提升监督实效

近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事实上,自2016年起,年度环保报告已连续7年接受人大的检阅,并由此塑造了一道生机勃勃的人大监督景观。 在人大监督权的行权谱...

法治 | 发朋友圈“羡慕按时发工资”却遭开除?

如此无畏谁造就? 周扒皮雇佣的长工李二,在家和老婆聊天说到邻村地主家的鸡,不像周扒皮的鸡半夜就会打鸣。没想到周扒皮正趴在他家窗户外,当即大呼:“半夜叫的鸡才是正常的鸡,你们私自在被窝里议论,对我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予以开除!” 高玉宝先生说...

法治 | 承担较多家务的一方离婚时可获补偿

家务劳动不是夫妻中哪一方的独角戏,而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因此,家务劳动是平等的劳动,是有价值的劳动,也是有“责任份额”的劳动。我们乐见出现更多家务劳动补偿案例,也希望随着司法实践的积累,家务劳动补偿的标准日益公平合理。 已婚男考研读博毕业...

社会 | 贺岱:法律人也是暖心人

走进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造漆村社区,“贺岱法苑”四个字十分醒目。走进“贺岱法苑”,九龙坡区第十八届、十九届人大代表,重庆准的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贺岱正坐在办公桌前,翻阅着最近的案例。 贺岱法苑在线公益调解中心成立于2018年4月。三年多时间,...

文化 | 军乐器敲击声响彻巴国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拥有藏品二十八万件。但要从中选择一件作为巴文化的代表,战国青铜虎钮錞于是不二之选。 一段传奇的出土经历 若非因借展“出差”,人们通常可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远古巴渝”展厅里,看到这件可以称之为巴文化最杰出代表的青铜文...

文化 | 偶遇

经常旅行,时有偶遇,比如一个地方、一件事、一个人、一棵树…… 2010年3月的一天,我们一行三人从重庆万州出发,沿318国道进入湖北的利川市谋道镇。这里地处七曜山腹地,海拔一千五百米左右。 老余突然把车停在路边,说:“有一棵全世界最大最老的...

文化 | 千年之树

这棵黄葛树,你不要去触摸,一旦触摸就会成为半个诗人。 一千年的时光凝聚,透过光影洒在你肩上,这一千年的诗意也就注入你的体内。 它遗世而独立,在这块土地上一站就是千年。这里是川渝交界处,江津区白沙镇的一个小村,名字叫复建村。它就生长在村里唯一...

文化 | 永不消逝的足迹

初夏,草木葳蕤,暖风微醺。沿着北山观整齐的石阶拾级而上,这是从老万州长江水码头通往护城山麓亢家湾的一条小径。 我的目的地是半山腰那个被称作“下川东革命摇篮”的原四川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旧址,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亢家湾校区。 25年前,我在当...

文化 | 此心无悔恋中国

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不乏一些国际友人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热血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共和国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讲述的就是获得中华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