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中共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 耿化敏 郭蕊 吕晓莹【摘 要】在中共党史党建学设为一级学科的形势下,2022年度中共党史研究以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在文献著作编辑出版、研究动态热点呈现、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下,中共党史研究、中共党史学科建设迈向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建优建强一级学科新阶段。中共党史研究具有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突出新时代站位、关注一级学科建设等特点,同时面临潮汐效应明显、学科标识性成果不足、学科建设发展瓶颈有待突破等问题。未来前进之路或可着眼于:坚持以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引领,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加快建构以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共党史党建学。
【关键词】中共党史研究;学科建设;中共党史党建学
【中图分类号】K27;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644(2023)06-0096-15
2022年度中共党史学界以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把握中共党史党建学设为一级学科的机遇,在文献著作编辑出版、研究动态热点呈现、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回顾该年度中共党史研究的整体进展与主要成果,分析年度研究热点、发展趋向与未来着力点,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共党史研究提供方孔之见。
一、中共党史文献著作的编辑与出版
该年度中共党史文献著作编辑出版有质有量,党史文献编纂出版成果突出,中国共产党通史、阶段史与专题史方面有一些值得关注的论著问世。
(一)中共党史文献的编辑出版
编辑出版习近平著作文献是中央党史与文献工作的重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习近平书信集》(第1卷)、《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1、2卷)等著作文献的推出,集中反映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新发展,为学习研究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提供权威教材。中共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采写的《习近平在上海》,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统筹指导、有关省(市)委宣传部组编、人民出版社联合地方出版社推出的相关著作,记述习近平地方工作、扶贫工作的经历与事迹,为全面深入认识习近平的人民公仆之路与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发生提供参考资料。中共中央宣传部等有关部门编写的专题著作,专门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强军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体育等方面思想、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原创性贡献,为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提供权威读物。
一批有价值的党史文献汇编、大事记与地方史志问世。作为一项由中共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金冲及主编的《复兴文库》出版第1—3编(共计37卷,195册),是以民族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的全面梳理呈现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复兴伟大历程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编辑、人民出版社等推出的《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档案文献丛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文献选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百年大事记(1921—2021)》《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7月)》《党的十九大以来大事记》《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等具有提供专题性材料线索的独特价值。北京、重庆、湖南、贵州、南京等省市县档案馆编写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丛书》《湖南档案馆馆藏红色文献选萃》,上海、内蒙古、河南、黑龙江、贵州、四川、山东等省(市、区)委党史和文献部门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地方卷)集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系列以及《中国共产党四川100年简史(1921—2021)》《中共山东百年简史》,集中反映地方党史文献编研的新进展。
中共党史人物文献得到整理出版。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90卷收入项南等五位革命家小传,是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文献编纂的重要成果。在人物传记、回忆录和采访录方面,具代表性的有刘源著《梦回千古 少奇永在:漫忆父亲刘少奇与新中国》(下集)、庹平著《从硝烟中走来——伟大军事家朱德》、刘会军等著《忠诚无悔: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书记刘仲华生平》、杨敏瑞著《钱壮飞传》以及陈思、焦守云等编著《肝胆长如洗——焦裕禄生平采访实录》《焦裕禄的九年洛阳岁月》《我的父亲焦裕禄》等。作为该年度代表性的人物年谱,《薛暮桥年谱:1904—1952》搜罗考订史料并公布未刊资料,展现薛暮桥前半生研究领导经济斗争与经济工作的事迹,对深化薛暮桥生平与思想、中共经济工作史研究颇具价值。“中国共产党口述史”书系的新成果、曲青山等主编《新民主主义革命口述史》收录49位革命亲历者、见证者口述资料和回忆录,反映党史人物口述史料编纂的新进展。作为海外文献译介成果,《20世纪20—30年代中国革命者在俄罗斯》引进俄罗斯原版文献,汇集许多独特珍贵的新史料,展现中国革命者在俄的心路历程与历史轨迹,有助于推动早期中共党史人物研究。
(二)中共通史和阶段史论著的出版
2022年度中共党史著作出版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中共党史百年通史研究方兴未艾,阶段史研究集中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两大阶段。
在通史著作方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著《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出版,它是迄今为止公开出版的读物中反映中共历史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系统最完整的一部党史正史著作。全书以4卷、86万字、455幅图片的体量,为全党全社会学习党的历史、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提供重要基础,为中共党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建设等提供正确导向。
此外,一些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党史通史著述成果出版。金冲及从中共取得成功的奥秘这一核心问题出发,择取重大事件与节点,考查中共百年的探索历程及辉煌业绩。李捷从道路探索史、思想发展史、自身建设史、民族复兴史、走向世界史五条脉络阐析中共百年历史。代表性成果还有谢春涛主编《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章百家主编《风雷激荡: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等。金一南著《正道沧桑》是多角度理解中共百年通史的理论普及读物。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编《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知识读本》为党史和文献部门推出的关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知识普及读本。
立足中共百年视野,聚焦党的工作和事业的某一面相成为通史研究的重要理路。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中共中央统战部著《伟大的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呈现中共宣传工作、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创建的历史脉络、成就、经验,是深化中共宣传工作史、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权威性成果。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组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丛书》的新成果,宋学勤著《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梳理解析中共百年社会思想的发展历程,助力中共思想史研究。崔禄春著《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史》总结分析中共制度探索历程,推动中共制度史研究进展。
中共阶段史研究论著主要集中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两个时段。涉及前者的研究论著向精深方向发展,如罗平汉围绕解答中国革命中的重大问题推进研究;唐宝林考察国共大决战时期以南京为主的秘密战线斗争,体现用史料讲故事的微观研究新进展。涉及后者的研究如当代中国研究所组编《新时代这十年丛书》,该丛书由总论和9部专题卷组成,从多领域展现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等,成为该年度新时代学术研究的标志性作品。以谢春涛、曲青山等理论名家的阐释文章汇编而成的《学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贾立政著《理解新时代: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丁俊萍著《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等也体现新时代研究的新进展。
(三)中共专题史论著的出版
立足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新时代“两个确立”“自我革命”“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大论断成为该年度重大研究热点。曲青山从理论、历史、现实、未来、实践五维度深刻阐释“两个确立”。甄占民等对“自我革命”的历史探索和当代实践进行了理论分析。戴木才等著《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颜晓峰等著《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性质、经验、价值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七卷本《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丛书》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角度切入,结合历史、理论与实践,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以上著述成果聚焦新时代特别是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二十大提出的新概念、新提法、新论断,作系统深入研究,成为该年度突出学术进展之一。
“三农”问题、脱贫攻坚是该年度研究热点之一。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编《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李忠杰著《中国扶贫脱贫史》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扶贫脱贫重大决策部署的实践、成就、经验、感人事迹等。郑有贵著《百年“三农”: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郑风田等著《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亦具代表性。
对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群众路线、初心使命的关注凸显。李红岩等揭示了中共为中华民族所作伟大历史贡献与人民选择、历史选择的统一性、一致性、因果性。樊伟等阐释中共初心使命的历史生成、理论与实践逻辑,从人民立场、坚持初心使命角度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侯晋雄则从历史、理论两个层面探讨了南方局的群众路线实践。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研究保持热度。吴德刚对中共伟大建党精神及其政治、意志与理论品格、强大凝聚力作了深刻理论阐释。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用历史真相讴歌中共在台牺牲革命英烈事迹、品格与情操。此外,吴文珑著《老一辈革命家家风》及李庆刚著《不忘初心:老一辈革命家的人格风范》、颜晓峰著《薪火相传:立党兴党强党的丰厚精神滋养》等亦研究中共的精神力量。这对拓展中共党人精神谱系、红色基因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方面推出重要著述成果。吴德刚系统考察阐释习近平关于党史工作重要论述的内涵、品格、要求、意义等,呈现新时代党史观、党史研究理论的研究新进展。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访谈组编著《百年党史访谈录》作为一部研究型访谈实录,采访九位党史专家及卓有理论建树的领导干部,聚焦党的历史、党史研究等的重大理论问题,从学术史、学术研究实践角度启发对党史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思考。
海外中国学方面推出新成果,为中共党史研究提供重要启示。从“大历史”出发,李怀印强调全球史视角及超越以往主导叙事框架,黄宗智倡导国家与社会“二元合一”研究理念,突出中国自身发展道路和历史逻辑。从“小历史”出发,王笛和萧凤霞从群众日常生活切入,展现历史变迁。丛小平通过封捧儿婚姻案探寻中国革命中法律实践的社会与文化意义。此外,莫世祥探查了20世纪20年代初至1949年间中共在香港扎根并发展壮大的历史。小仓和夫基于实地探访、史料,考证青年周恩来在巴黎留学经历与思想演进历程。以上著作成为该年度海外中共学、中共党史研究成果的重要代表。
二、中共党史研究的动态与热点
该年度中共党史研究因应时势,持续深化。阶段史层面推出新研究成果,研究理论与方法讨论热烈,人物研究稳步推进,党史研究热点展现强烈现实导向,党史学科承担时代使命的自觉性凸显。
(一)中共党史阶段史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史研究,主要集中于建党初期、大革命、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集中关注军事、经济、社会领域及具体事件,综合运用地理学、心理学、概念史学、纪念史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注意旧题新作。
中共创建史研究成果卓著,从建党初期的环境及中共的策略、思想认识、组织机构、各方面工作制度的早期探索等切入,深入探讨中共的成长肌理。黄爱军针对质疑者的观点,考证了中共济南早期组织的名称及其人员构成。宋妍婧通过再挖掘和梳理报刊史料,利用天气、航运等分析相关间接事件,为确定中共一大闭幕日期提供新信息。
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史受到学界持续关注。卢毅考察大革命时期鲍罗廷控制的广东区委与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之间的关系,窥析此时中共组织、策略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李洋考察了孙中山与苏联华南军事顾问团的关系,促进了孙中山晚年生平研究。此外,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王宇春事件”、湖南农民“平粜阻禁”等具体事件事变也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