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1927年1月8日致共产国际执委会信解读

作者: 李永春

【摘 要】在中共中央连续来信催促共产国际让蔡和森回国工作的情况下,蔡和森于1927年1月8日致信共产国际执委会,首次说明自己的病史,详述在莫斯科期间的身体状况,解释他暂时不能回国工作的理由,请求继续留在莫斯科治病,到夏天才回国工作。共产国际执委会在安排蔡和森住院治疗的同时,与中共中央反复商议蔡和森回国的问题,最后还是决议同意中共中央的要求让蔡和森带病回国工作,蔡和森于1927年2月中旬启程回国。该信对于研究蔡和森在莫斯科的工作和生活、研究蔡和森与共产国际以及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关系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蔡和森;蔡和森病情;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中共中央

【中图分类号】K26;D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644(2022)03-0070-07

蔡和森在1927年1月8日写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以下简称“1月8日信”),是蔡畅的外孙李勇先生新近从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查到的一份档案资料。全文480余字,主要内容是说明自己的病史,详述当时的身体状况,作为他要求继续留在莫斯科治病而暂时不回国工作的理由。该信无疑是研究蔡和森在莫斯科期间身体和工作情况的珍贵文献,对深入研究蔡和森与共产国际、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关系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蔡和森致信共产国际执委会的原因和经过

1925年10月,蔡和森受中共中央派遣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在1926年3月15日会议结束后,他留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不久之后,中共中央连续来信催蔡和森回国工作,共产国际鉴于他的身体状况,同意他在莫斯科继续养病,随后派他到国际列宁学院学习。其间蔡和森作为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会议刚结束,中共中央再度向共产国际提出让蔡和森立即回国工作的要求。此时蔡和森旧病反复发作,在1926年底致信共产国际执委会,表明对于中央要求他回国问题的反对态度,并且详细叙述了他因病不得不暂时留在莫斯科。

在还没有得到共产国际回复的情况下,蔡和森又听到共产国际执委会根据中共中央要求将再次决定是否让他回国的传言,于是在1927年1月8日再次致信共产国际执委会,对中共中央催促他回国工作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并提出因病不能工作,希望继续留在莫斯科治病到夏天再回国。但是,共产国际还是否决了蔡和森来信的请求,决定派他立即回国工作。

二、蔡和森首次描述自己的病史

蔡和森自幼患有哮喘病,对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但他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长期带病工作,是党内公认的身体非常不好但工作最为勤奋的中央领导人之一。关于他的工作与身体状况,主要见诸同事好友的零星回忆。如罗章龙曾忆述蔡和森主编《向导》的情形:“和森的身体虽然瘦弱,哮喘病也经常发作,但他不顾自己的身体,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张国焘回忆蔡和森说:“他患有严重的气喘病;病发的时候,呼吸急促得像一座扇火的风箱,呼呼作响;但他从不听人劝告,中止工作,好好养病。”关于蔡和森发病时的严重程度,1929年12月陪同他去治病的施益生有非常翔实的回忆:“和森同志的病情越来越恶化,开始他还张开大口,使劲呼吸,后来,时间越拖,越来越没有力气,手指、脸色明显青肿,哮喘声音都听不见了。”只好到一个小火车站附近的小医院急救。两位大夫给他打了好几针,灌了些药水,又经过四五小时提心吊胆的护理、急救,他才逐渐恢复了正常呼吸,“闯过了前高加索的鬼门关”。在没有查阅到蔡和森医疗档案的情况下,这也是目前所见关于他病重状况的描述资料。

蔡和森本人很少提及他的病况,在现有文献资料中,他1920年5月28日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到初抵法国时旧病复发。另外在1927年9月《党的机会主义史》报告中两处忆及他在武汉生病的情况:其一,1927年6月24日因病告假到武昌毛泽东家休息几日;其二,同年7月2日“大发旧病”,中央常委决定将他送入医院养病。这些忆述很难看出他恶劣的身体状况。前已提及,蔡和森曾在1926年底写信给共产国际执委会详细报告他的健康状况,作为他暂时不能回国工作的证据,可惜该信尚未查到,所述病情不得而知。1927年1月8日,他在再次写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信中也比较详细地谈到他的病史,提供了许多关于蔡和森病况的新材料。以下对信中所述病史进行解读。

一是“我自小就患有气喘病。14岁时发展成肺结核”。此前有关蔡和森的传记都认为他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这封信首次透露在他“14岁时发展成肺结核”,即1909年在辣酱店当学徒期间,由于繁重的劳动和严重的营养不良,他的哮喘病发展为肺结核。信中还说“我身患肺结核已经10年”,实际上到1927年1月蔡和森已有将近18年的结核病史。在那个年代哮喘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病根,肺结核几乎是不治之症,自然对他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严重影响。

二是“18—22岁期间,我接受了长期治疗,因此免于一死”。意指1913—1917年在长沙读书期间接受了结核病治疗。蔡和森于1913年春考入长沙铁路学校,半年后学校停办,他投考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5年夏退学后考入湖南高师学堂。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在长沙各校读书期间接受了较好的治疗,才“免于一死”,但是一直未见到这方面的资料记载,各种蔡和森的传记也没有提及这些情况。但在校期间的长期治疗还是有一定效果,从他1917年6月高师毕业到1919年12月启程赴法勤工俭学之前,蔡和森在众多书信和同学好友的回忆中都没有提及他患病之事。

三是“在法国期间,因气候适宜,我未发病”。蔡和森1920年1月28日抵达法国马赛,2月7日到蒙达尼并入校学习,不久宿疾复发。他在5月28日给毛泽东的信中说道:“我初到时,因旧病复发,甚为痿弱,旋偕母亲及警予咸熙等来蒙达尼地方,分入男女中学校,补习法文。母亲与咸熙等同起居,同上课。我则决定恢复体操游息,略如麓山故事。每日生活,全在公园空旷中,不上课,不看书,惟饱吃面包。而如此一月余,体气大健。”在蒙达尼公学期间,据蔡畅回忆,“在简陋的中学宿舍,他顶着严重的哮喘宿疾,翻着字典,顽强地反复掂量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分量”。他就这样带病蛮看蛮译马克思主义著作。此后未见蔡和森在法国发病的记载或有关回忆,如他1月8日信所说,原因是法国“气候适宜”。

四是“从法国回中国后,我在广州、上海和华中地区工作。在此期间,我的病时不时发作。医生曾两次预言我的生命即将结束”。说明他在中共中央工作期间经常发病。析其发病原因,主要是1921年9月他带领留法勤工俭学生先发队强占里昂中法大学,被法国政府关押20多天,他们“精神上的损失已大,再加上国庆日的绝食,几乎人人带有病容”。10月14日蔡和森等104人被法国当局武力遣送回国,“仓卒登舟,无行李,无衣服,海程四十日,受苦过于俘虏”。12月中旬回到上海,蔡和森参加中央工作并随机关奔波于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地。在北京高师就读的楚图南曾描述1922年底在北京见到蔡和森的情形:“蔡和森同志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身体很瘦弱。显然,在法国的被监禁的生活,‘押运回国’的长途海上旅程,回国后紧张而动荡的生活和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此外,工作繁重、劳累是蔡和森旧病复发的重要原因。外甥女刘昂回忆说:蔡和森在主编《向导》期间,日以继夜,废寝忘食,不顾体弱多病,埋头阅读和写作。有时哮喘病犯了,气喘得像鸣笛一样,也不肯把工作放下。在中央机关的同事罗章龙回忆说:“和森的身体虽然瘦弱,哮喘病也经常发作,但他不顾自己的身体,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他能整天坐在房子里埋头阅读或写作。当他看到有趣的文句时,还常常一个人发出咯咯的笑声。他往往记不起吃饭,专心专意地为革命写作。……有时晚上写作疲倦了,他不解衣服不脱鞋,横倒在床上休息一下。没有多久,他又一骨碌爬起来继续写作,直到天明。他在《向导》周报上发表的那么多文章,就是这样刻苦认真地写出来的。……我一直是非常敬佩他对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忘我的革命精神的。”

1月8日信中提到,从1921年12月回到上海到1925年10月赴莫斯科,他在将近四年时间里旧病多次发作,有两次病重到生命垂危,但未作具体说明。从有关文献资料的零星记载来看,他在1924年1月重病一次。在1月17日第二届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会上,新当选执行委员会委员的向警予提出辞职,“理由因和森现在病重”,会议讨论通过了她的辞职请求。中共中央执委会委员长陈独秀在同年1月27日给胡适写信说:“蔡和森兄卧病在床,医药无费,弟不忍坐视其困贫而死,特函求吾兄即将他的书稿函告商务结束,余款早交,使他得有医药之费或可活命。”从向警予说的“病重”、陈独秀说的“活命”等表述中,可知蔡和森在1924年1月病得非常严重。此外,在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蔡和森哮喘和胃病并发,不得不暂停工作,6月初由中共中央安排去北京西山疗养三个月,到10月初回到上海继续工作。从1924年、1925年两次重病可以看出蔡和森发病时的严重性,如1月8日信所说,“在中国,我曾经生命垂危”。

总的说来,蔡和森在1月8日信中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提供了他在1925年10月以前的病史记录,这为了解蔡和森身体状况提供了比较详实准确的文献资料。

三、蔡和森在莫斯科期间身体状况与回国工作的矛盾

蔡和森在1月8日信中为了说明他暂时不能回国工作的理由,向共产国际执委会详细描述了他当时的身体情况,其中说道:“我在莫斯科已经生活一年。如果去年夏天我没有旧疾重发,即便是尚未完全康复,我现在就能回中国工作。去年夏天我的健康状况更为恶化,并持续至今”。

揆诸史实,蔡和森在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六次扩大会议(1926年2月17日至3月15日)后就旧病复发,所以共产国际安排他去克里米亚疗养。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1926年4月24日在莫斯科给陈独秀的信中说:“目前蔡(和森)同志不能回中国。他还在生病,要去克里米亚两个月。”然而,疗养期满,蔡和森病情未见减轻,反而恶化,需要继续住院治疗。新近发现的三则档案资料可资证明。1926年7月22日,共产国际执委会秘书处处长赫伊莫通知人民卫生委员会治疗委员会:“共产国际执委会秘书处向贵单位发去由‘玛里英诺’疗养所出具的《关于有必要延长中共中央委员蔡和森住院时间的证明》,请您作相应的处理。”8月2日,共产国际执委会秘书处通知总务处:“请将蔡(和森)同志在留克斯的住宿时间延长一个月,因为他生病,无法派他去列宁班学习。”随即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部秘书处瓦西里耶夫通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什列尔:“根据我们电话交谈的情况,现派人去您那里取蔡同志的通行证,请交给比弗兹涅尔同志。”这些材料进一步证实蔡和森1月8日信中所说“去年夏天我的健康状况更为恶化”,也说明他1926年8月仍在生病,以致不能按规定于9月1日到国际列宁学院去学习。具体情形,容后详述。留克斯公寓是共产国际工作人员住所,蔡和森因病需要延长一个月的住宿时间,再移居列宁学院。

随后,蔡和森受中共中央委派与从国内来的谭平山一起代表中国共产党出席1926年11月22日至12月16日召开的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在会议期间,蔡和森顽疾反复发作。1月8日信描述说:“共产国际执委会全会后,我的病开始反复,现在已经病了四周(头痛,不能足量进食,夜里不能入睡,等等)。”从1927年1月8日来推算“已经病了四周”,可知蔡和森在1926年12月11日左右旧病复发,而且非常严重,如信中所说“去年夏天我的健康状况更为恶化,并持续至今”。如前所述,蔡和森实际上从1926年3月至12月都在病中,甚至不断恶化,所以在年底写信向共产国际报告病情作为其不能回国工作的理由。他在1月8日信中也提到“关于我返回中国的问题,我早在去年年底已经给你们写过信,信中详细地叙述了我不得不留在莫斯科的原因”。

到1927年1月上旬,蔡和森还在重病之中。新发现的一则档案资料可作为他的病情证明。1927年1月6日,列宁班医生伊万诺夫开具“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学院国际列宁班”的证明:“列宁班学生蔡和森同志支气管哮喘发作,并同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贫血、食欲下降和罕见的神经衰弱。患上述疾病的人需要在温和干燥的气候条件和平静适宜的环境下生活,不能从事大量的工作。需要医生定期观察”。说明蔡和森此时生病不宜从事繁重的工作,也是他不能应召回国工作的理由。据此,1月8日信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提出:“我需要在气候条件适应我身体状况的地方治病和休息。也就是莫斯科。”当时传言共产国际根据中共中央的电报要求再次决定是否让他回国,他在信中态度坚决地表示“遗憾的是,我在病中,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并且提出继续在莫斯科养病的要求,“鉴于现在的状况,我请你们让我留在这里,至少待到今年夏天”。但是,中共中央仍然坚持要求蔡和森回国工作,共产国际执委会最终否决了蔡和森在莫斯科继续治病到夏天回国的要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