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创立辨析

作者: 曾景忠

【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青年共产国际;中共一大;青年团一大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20世纪80年代就有过许多讨论。①本文拟从中国共产党创建青年团的角度,根据相关史料,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立年代时间问题进行论证。12年前,笔者写过一篇关于中国共产党创立情形的文章②,现在撰文讨论青年团建立时间,目的在于进一步澄清史实。

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和闪现世间

1920年夏,一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上海推动创建中国共产党,几乎同一时期,8月创建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青年团即应邀派代表参加青年共产国际的会议,闪现于社会和国际。

(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随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而产生

前来中国推动和帮助中国创建共产党的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于1920年8月17日向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报告说:“我在这里逗留期间的工作成果是:在上海成立了革命局(4名中国革命者和我),下设三个部,即出版部、宣传报道部和组织部。”此信中还说:“我们对最近工作的展望是:希望在这个月内把各种革命学生团体组织起来,建立一个总的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个社会主义青年团,要派代表参加我们的(上海、北京和天津)革命局。”③

在推动创建中国共产党时,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建党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据张国焘回忆:1920年夏,他到上海见到中共创始人陈独秀时,陈独秀曾经对他谈到建党后的工作打算,称:“我们很重视青年,不仅需要其中少数急进人物参加,而且需要用各种形式来组织广泛的青年,使他们参加多方面的工作。”①可见,陈独秀在推动创建共产党时,就规划着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共创建后,社会主义青年团便产生了。在上海创建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由党组织指派俞秀松负责组织。②俞秀松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的当事人,他留下了大量档案资料,说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1920年创建的。

20世纪30年代,俞秀松在苏联填写的履历表中,在“入党时间”栏写着:“19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过去有未参加过其他党派、共青团?参加情况,即何时何地”栏写着:“1920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③他于1930年1月1日的一份自传中写道:“1920年春,我们曾想成立中国共产党……过了一段时间,在第二次会议上我们宣布了我们党的存在……我作为上海(共产党)的领导成员之一,实际上是一个人承担了上海的全部工作。根据党的委派,我组织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现称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人夜校和俱乐部。参加成立了工会组织(如机器工会、印刷工会)。同时,我还担任了《劳动界》(上海党团组织的机关刊物)等刊物的编辑。”“1921年3月,党派我参加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和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④在“那利曼诺夫”简历中,俞秀松写道:“1920年秋,我和其他同志一起开始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曾任该组织的书记,同时还是机关刊物的编辑。”⑤鲁·那利曼诺夫,为俞秀松在苏联时的俄文名字。

(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及其依托的外国语学社1920年曾向社会半公开亮相

当年在中国,谈社会主义以至组织青年团体,是可以公开的。以青年团书记俞秀松的名义,1920年曾发出一则《青年团筹集基金启事》,启事称:“国家民族之强弱兴替,及社会之健全与否,系于青年。以是,近代国家咸趋重青年运动。对于青年团之组织,无不充分发展。无论通商大埠及农村小镇,到处普遍设立,均有健全之组织。发展青运,尤以轴心国家最称完备,与其军事政情之进展,相为比例焉。”“本团原由沪上职业青年自动组织,素抱无党无偏主义,向以超然之姿态,与世周旋,从不接受任何机关丝毫之津贴,纯洁坦白,昭然共睹。其所负之使命,着重于社会服务及国民经济之调剂。”“本团不揣棉(绵)薄,矢志为民请命,忘其固陋,锐意为民前驱。只以成立伊始,粗具规摸,拟办各点,经纬万端,因乏相当之基金,犹感进行迟缓。敬希邦人君子及当代宏达,鼎力匡襄,予以惠助,俾基金有着,团务自易策动,直接为社会青年谋公众之福利,间接实与我国民族前途关系者綦巨,岂独本团之幸焉!”启事末尾署“诸暨俞秀松撰”,钤“柏青之印,”。⑥

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所依托的外国语学社之招生广告,1920年秋公开发布于报纸。上海《民国日报》曾在1920年9月13日头版刊登“外国语学社招生广告”:“本学社拟分设英、法、德、俄、日本语各班。现已成立英、俄、日本语三班。除星期日外,每日授课一小时。文法读本由华人教授,读音会话由外国人教授。除英文外,各皆从初步做起。每人选习一班者,月纳学费银二元。日内即行开课。名额无多,(有)志学习外国语者,请速向法界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本社报名。此白。”①

这份传单和广告,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已经在上海半公开亮相。

(三)青年共产国际邀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派代表出席1 921年国际大会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推动和帮助下,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8月,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这些情况,共产国际都是知晓的。当青年共产国际筹备于1921年召开第二次国际会议时,乃向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出了邀请派代表与会的信件。

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处谷林写给中国团组织的信中说:“我知道,上海的青年团是中国青年团中最好的一个。因为没有全中国的同盟,我在国际青年共产党名义底下,亲爱的上海青年团的诸位朋友呀!送给诸位以此种选举一位代表当我们的第二次国际会议的邀请。”“派遣代表的事,对于中国革命将有极大的结果。因为派代表的缘故,中国才第一次与国际社会运动接近。无论几多次的文学(书面),几千几百的讲演和讨论,都没有比派遣从你们中举出的一位代表,这样能够使你们和国际联合。”②信中还说到会议设有英语部,选派出席会议的代表最好是能懂英语的。

青年共产国际的邀请函,可能也发给了在北京的青年团组织。北京的青年团组织于1921年3月复信给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表示“决定派代表出席这个会议”③。

(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1921年春启程前往苏俄出席青年共产国际二大

1921年春,俞秀松启程赴苏俄出席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他在途中曾给父母亲写信,报告赴苏俄的行程和目的。俞秀松于3月29日离开上海,经北京、奉天(今沈阳)、长春,到哈尔滨。信中说道:“第二次国际少年共产党定于4月15日在R京(俄国首都)开大会。他们于前月特派代表到中国来请派代表与会,我被上海的同志们推选为代表。中国共派两个代表,北京一个,上海一个。”④

20世纪30年代,俞秀松填写的履历表“自传”栏中写道:“1921年,我受党的委派,作为党的代表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和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⑤

1921年5月,俞秀松到达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秘书处出具证明书(第2402号):“此证明持有人俞秀松同志,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联盟派往莫斯科市参加共产国际青年代表大会的代表。此证明签字盖章有效。请所有机构和公职人员给予秀松同志协助。1921年5月16日。”⑥俞秀松到达莫斯科后,由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秘书)M.科别茨基签发的ynOCTOB epeHHe(身份证件)上写着:“证明俞秀松同志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青年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特颁发此证。1921年6月4日。”⑦

在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俞秀松等人向大会报告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和开展活动的情况。这个报告的内容,将在下文叙述。

一、在上海成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一个全国性团体

1921年7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张太雷、俞秀松和陈为人在莫斯科参加青年共产国际二大。张太雷( 1898-1927),江苏武进人。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前身)法政科学习。1920年参加共产党北京支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后在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张太雷赴苏俄伊尔库茨克,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任中国科书记。俞秀松(1889-1938),浙江诸暨人。1915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20年夏,在上海参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陈为人( 1899-1937),湖南江华人。1918年就读于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0年在上海的外国语学社学习,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与刘少奇等20余人,首批派赴苏俄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提交给青年共产国际二大的报告,英文中译有两个版本,一为《俞秀松文集》本(英文中译),文末署有张太雷、(俞)秀松、陈为人名。一为《远东人民》本(李玉贞译文,载《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一书)。两个文本虽然内容大略相同,但译文和内容均有异。《俞秀松文集》本,比《远东人民》本多出对中国政情和社会经济结构(包括农民、工人状况和工会行帮等)的分析,这个版本有俞秀松本人的口气(比如说“当我离开上海时”)。据此可以断定,这个报告是由俞秀松起草,后来或经与张太雷等讨论,压缩删减成了《远东人民》本。

这一报告说: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青年运动中出现了一些小组织,有两种倾向,一是无政府主义,一是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一个青年团是在上海成立的。它的目标是,在青年热情的帮助下来准备社会革命。最初,这个青年团被称为青年社会革命党。只是在第九次会议后,它才采用现在的名称。在这次会议上,当建议改变此组织的名称时,那些原本是无政府主义者的成员离开了这个组织。1920年8月,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举行成立典礼。其成员均为共产主义者。随后,类似的青年团逐渐在北京( Peking)、天津(Tien-tsin)、济南(Tsi-nai)、广州、南京、长沙( Tchansa)成立。目前,这些组织有1000个成员,其中力量最强、组织得最好的是上海青年团。由于在原则上作了改变,广州青年团于去年12月离开了总青年团。1921年3月,所有的青年团均作了改组,成立了一个省级中心委员会(在上海)。在那时,共产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运动有着很大的影响。”①

青年团的组织不只限于上海一地,故不宜称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而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8月以后至1921年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地区组织,陆续在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陆续创建,不断发展,开展活动。这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建立的重要证明。

据袁振英说: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以上海新渔阳里戴季陶宅为团址,“挂‘外国语学社’的招牌,我和施存统、叶天底、俞秀松、金家凤主持团务,总务由杨明斋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际上就是共产党小组”。②

在上海以外,其他一些地方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也陆续创建发展起来。

在共产党北京支部领导下创建了青年团组织。1920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李大钊和一些青年于11月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李大钊亲自参加并领导团的活动,被选为团的执行委员。10月间,将草拟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团章寄往湖南。1921年3月16日,李大钊决定派何孟雄为代表出席少年共产国际大会,团员发展至55人。5月,因组织不纯曾暂时宣布解散。李大钊还帮助张太雷、于方舟在天津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派张国焘、邓培到唐山了解情况,建立组织。天津团组织一度中断,后于方舟根据李大钊指示把天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改变为社会主义青年团。①

据张国焘回忆: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会议在1920年9月底假北大学生会办公所举行。到会约40人。他们都是北京各学校的学生,以北大同学为最多。会议公推北大学生会主要负责人高尚德为书记。这些初期参加者后来大多成为共产党员。朱务善回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由朱务善等于一九二一年末开始组织……开始这个组织只限于北大,后来发展到北京各大学及专门学校”,“我们开始发展青年团活动的时候,在各种群众场合之下.有时候在学校中用S.Y.的名义大贴其广告,招收团员,让青年们自由报名入团”。③罗章龙回忆:“北京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一九二一年三月前筹备开会,三月十六日统计团员有四十七人,月底开会说有五十多个,签名簿子上签名的有五十多个人。共青团开会,是由共产主义小组决定的。”④刘仁静回忆:“在成立党组织以前,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在一九二0年春成立的。这是更带群众性的组织。最早参加团的有:柯怪君(庆施)、郑振铎、李骏(鸿一)、范鸿劫(他是从清华大学转到北大的)、黄日葵、何孟雄、高尚德、缪伯英和我。”⑤(笔者注: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0年春成立说可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