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对党的伟大精神的展现和诠释

作者: 许先春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的一个鲜明特点和重大价值,在于用一系列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伟大精神,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进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蕴含的红色基因,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在编写工作中坚持守正创新,注重突出精神品格,着力展现精神力量。从党的伟大精神这个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和统领的精神叙事,是史实深化和内涵提炼相结合的精神叙事,是传承历史和观照未来有机统一的精神叙事,系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筑牢精神记忆、锤炼精神品格、构建精神谱系、赓续精神血脉、守护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红色基因;人格力量;精神血脉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644(2022)05-0005-14

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以下简称《一百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出版发行。《一百年》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相统一,集政治性、思想性、权威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体,是迄今为止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系统最完整的一部党史基本著作。《一百年》编写工作坚持守正创新,在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理论成果、建立的丰功伟绩、积累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从精神品格的角度记述和描写党史,着力展现党在百年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

“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只有具有伟大精神的政党才能领导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具有科学的真理力量,而且还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舍己拼搏、鞠躬尽瘁,锻造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百年》的一个鲜明特点和突出贡献,在于用一系列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伟大精神,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进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蕴含的红色基因,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

一、以伟大建党精神统领统摄全书

《一百年》严格遵循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特别是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注重吸收《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以下简称《九十年》)等党史基本著作的精华,努力体现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最新成果。《一百年》共分四卷,其中前三卷分别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党史,是以《九十年》为基础修订而成;第四卷主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党史,是新编写的内容。无论是修订《九十年》原书稿,还是新编新时代的党史,《一百年》都极为注重从精神品格的角度挖掘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实践、重要会议、典型人物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锻造的伟大精神,成为贯穿《一百年》的鲜明线索和发展脉络。

那么,《一百年》是怎样从精神品格的角度展现和诠释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呢?仔细研读《一百年》,笔者感到有两个方面印象极为深刻。一是从标题上看,《一百年》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体现在章节标题上。章节标题是全书框架结构的大纲,列入章节标题的内容,反映了编写者对该内容的重视和强调。二是从全书整体看,《一百年》在描写和叙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时,是以伟大建党精神统领、统摄全书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伟大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一)提纲挈领:着力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第三个历史决议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为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根据这种分期,《一百年》将《九十年》中的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第二章“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合并,形成新的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这一章的许多标题有不少创新之处。具体到党的成立来说,《九十年》的原标题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一百年》将其修改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初心使命的确立”。这就将党的成立与党的初心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在写到作为党的创建标志——党的一大时,《九十年》的原标题是“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而《一百年》则增添了新的重要内涵,形成了新的标题“党的一大和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这不是一般性的标题拓展,而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意义的深刻揭示和着力彰显。《一百年》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段话来自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本次修订时的新增内容。

《一百年》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两个标题修改,从中可以体会到“两个应有之义”。其一,伟大建党精神是内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引领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从此,中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其二,伟大建党精神是开天辟地大事变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建党时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同样是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伟大建党精神是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相伴相随、相生相成并且在党的历史上持续长久发生作用的。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摆脱备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推动国家彻底改变积贫积弱的面貌、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推动中华民族彻底从沉沦中奋起、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放眼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

《一百年》聚焦正在经历的历史,特别注重中国共产党在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并且将党最新形成的伟大精神及时地反映在党史中,体现在《一百年》的章节标题上,充分展现了党的伟大精神与时俱进、丰富发展的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前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铸就的伟大精神,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一百年》第四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部分,有两个标题引人注目。一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铸就伟大抗疫精神”,这一节描写了党中央面对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作出的重大部署和应对举措,阐述了在抗疫斗争中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二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和形成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这一节浓墨重彩地记述了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展现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总结了脱贫攻坚积累的宝贵经验,强调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一百年》在标题处理上还有一个特点: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更为宽广的历史视野来观照、提炼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的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在《九十年》的标题中,也有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作为标题的。比如,《九十年》第二卷主要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史,其中第七章第七节在对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基本总结时,以“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为标题,描绘全国人民在中共的领导下意气风发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展现出来的可贵可敬的创业精神。具体来说,这一节写了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钱学森等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以及红旗渠、“两弹一星”等人间奇迹。《一百年》在修订这一节时,将《九十年》原标题中的“创业精神”改为涵盖面更广的“精神风貌”。新的标题更好地概括了那个火热年代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引导读者全方位地理解那个年代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斗志昂扬的精神气概。

(二)把握实质:着力展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并且高屋建瓴地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从党的百年历史看,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一系列伟大精神的源头活水、根脉所在,对于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锤炼了共产党人的风骨和品质,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奋斗凯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一百年》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集中表述主要有五处。其一,全书把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作为开卷篇,这篇讲话的创新点之一就是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深远意义。其二,在描写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以史论结合、夹叙夹议的方式,把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代大潮中展开论述。其三,《一百年》第一卷结尾以第三个历史决议中第一部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作为小结,讲到在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这是注重从党的建设角度来阐明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意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其四,《一百年》第四卷在写到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指出习近平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其五,《一百年》第四卷结尾以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历史经验和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这三个部分作为全书的结束语,其中在讲到“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时指出:“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正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这段话视野宏阔、高屋建瓴,把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五处是指对伟大建党精神的集中表述而言的。通观《一百年》全书,可以看出书中记述了大量的关于党在不同时期所孕育的伟大精神。《一百年》正是通过对党的伟大精神进行的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的描述和概括,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第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建党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认识,对建党的酝酿、探索和实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崇高精神和鲜明品格。坚持真理,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理想,坚守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深层的思想根源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追求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时起,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无产阶级政党。一百年来,正是因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把握正确方向,使全党有了“共同语言”,形成了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而战胜了前进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伟大成就。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回顾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追求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走过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一以贯之。《一百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移其志、不改其向,为真理和理想披荆斩棘、顽强拼搏的历史进程。它启示我们: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不论条件如何变化,共产党人都必须风雨如磐不动摇,永远为了真理、为了理想而奋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