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起點, 做好“澳門+橫琴”新平台

作者: 浩然

站在新的起點, 做好“澳門+橫琴”新平台0

李從正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

◇全國政協第十四屆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政協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

◇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副理事長

◇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

◇澳門青年志願者協會創會會長

◇澳門志願者總會創會會長

◇特區政府授予2024年年度仁愛功績勳章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與發展備受關注,合作區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營商環境優化、人才交流與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專業領域和產業引進方面,合作區表現尤為突出,眾多高校如澳門大學、科技大學等的重點研究與實驗室紛紛進駐,為合作區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目前,各項工作正穩步推進。

2024年1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考察時,已對合作區第一階段工作所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總書記在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强調開發橫琴的初心:“中央決定開發橫琴,目的就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

步入2025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迎來了全新的發展階段。此時,其所面對的工作任務在內容、方向、維度以及深度等方面,均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琴澳兩地如何更好、更緊密地推動各項工作任務,除了經濟協同發展之外,規則和機制上的銜接也至關重要。因此,需要積極尋找最佳的銜接點與模式,確保合作區高效運行,實現可持續發展。

展望未來,對於澳門而言,要充分借助橫琴的政策和資源優勢,把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必答題做好。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做好“澳門+橫琴”這篇文章,這既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契機,也是需要勇敢面對的挑戰。

區域協同發展的三大關鍵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澳門與橫琴的發展議題再次成為焦點,其背後不僅體現國家對區域協同發展的戰略佈局,更反映出對澳門經濟轉型與國際化角色的深切期待。在我看來,有三個關鍵事項尤為重要且需好好把握。

其一,我們應思考如何將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與橫琴的資源更好地相結合。橫琴是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資源,推動橫琴經濟建設,不僅助力澳門發展,還能切實增強澳門經濟的多元化與抗風險的韌性,意義重大。橫琴的開發開放為澳門企業拓展科技研發、現代金融、文旅會展等產業創造了新空間。澳門必須在橫琴做好澳門產業的合理規劃,以進一步推動和增强澳門的經濟整體實力。

澳門與橫琴經濟是要深度協同發展,绝非各有各做,而是要在經濟聯動方面有顯著成效。澳門與橫琴的經濟政策應作為一個整體去思考和制定,形成一個協同互補的有機體系。要達成這一目標,需要更多的深入思考,兩地共同努力,通過深度協同將優勢疊加,從而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其二,在今年的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澳門要發揮好內聯外通的作用,做好國際交往合作的工作。這體現了國家對澳門的殷切期望和高度重視。澳門一直以來都是國家與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從澳門到橫琴,再到粵港澳大灣區廣闊的腹地,澳門及橫琴可以成為連接國內外的重要橋樑。通過積極發揮自身的特殊作用,更好地促進資源、技術和文化的交流合作。在國家的支持和澳門自身的努力,澳門定能發揮好內聯外通的作用,為國家的發展大局作出更大的貢獻。

第三,在區域協同發展的進程中,大灣區規則與機制的對接至關重要。粤港澳大灣區涵蓋了11個城市,如何做好這些城市間的規則與機制對接工作,促進跨境資源等關鍵要素流動,優化配置提升經濟發展的競争力,實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為國際級的城市群。通過粤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規則銜接,發揮內聯外通的最大優勢,逐步與長三角經濟帶、環渤海經濟圈等相互補充聯動,形成更大的經濟合力。

未來,深化琴澳協同發展,不僅是空間意義上的資源整合,更是制度創新、功能重構與全球網絡構建的系統工程。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澳門需以更開放的姿態,通過深化合作、整合資源、實現突破,於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前行路上扮演更重要角色。

深化三維聯通,推動琴澳全方位融合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宏偉藍圖下,橫琴與澳門的聯動發展正站在新的起點。如何深化硬聯通、軟聯通及心聯通,以實現更緊密的合作,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首先,就硬聯通而言,大家都期望通關更便利化。“一國兩制”政策為澳門帶來了獨特的優勢,在保持其特色的同時,提升澳門居民往來兩地的便利性。目前,儘管交通已較為方便,但從澳門到橫琴仍需要多次轉乘。若能實現在澳門乘坐公交即可直達橫琴,減少換乘環節,將極大提升通行效率,讓居民真正感受“一車到家”的無縫體驗。推動琴澳跨境公交直通車的服務,不僅有助於促進兩地人員的往來,還能增強區域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在軟聯通方面,網絡安全與跨境數據流通極為重要,網絡安全和個人資料保護涉及兩地法律的銜接,如何推進跨境數據的安全流通和安全保障,關係著澳門與合作區經濟深度協同發展的重要關键因素。

至於心聯通方面,可借助媒體多渠道增加對橫琴事物和發展的報導,讓澳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横琴的最新情況。要讓澳門居民感受到橫琴不僅是一個地理上的地方,更是一個與他們息息相關、熟悉親近的地方。

未來,琴澳協同發展不應止步於基礎設施的簡單連接,而是要在硬聯通、軟聯通以及心聯通這三個方面全面發力。通過提高通關便利性、加強通訊安全暢通以及增進兩地間的資訊交流,促進人員往來、推動經濟發展並增強區域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共同推動兩地的融合發展。

灣區歷練,助澳青逐夢新產業

當前,澳門的“四新”產業正處於起步階段,澳門的年輕人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面對本澳“四新”產業發展,以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對於有意向到內地發展的年輕人來說,做好人生規劃顯得尤為重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職業發展方向,有針對性地考慮前往橫琴或粵港澳大灣區的其他城市,如深圳、廣州等地,尋找感興趣的工作機會。例如,對科技領域有興趣的年輕人,可以通過加入一些科技企業,從事相關工作以積累寶貴的行業經驗。這樣的經歷不僅能夠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還能為日後回澳門投身科技行業或者相關產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實現個人價值與職業發展的雙贏。

行行出狀元,無論在哪個領域,專注與專業精神皆是成功的要素。我們應當支持年輕人追逐自己的興趣與夢想,同時激勵年輕人持續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培養自身的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成為澳門的優秀人才。

站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的歷史節點,當更多的年青人投身科技領域,得到更多的能力淬鍊,在跨區協作中培育創新思維,相信澳門的四新產業發展將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這種人才流動的雙向循環,終將推動澳門走向多元共生的創新型經濟格局。

與灣區合作,

提升澳門居民技能與就業能力

近年來,工聯始終如一地扮演著勞動者權益堅實後盾的角色,尤其在資訊獲取方面,通過與鄰近地區工會、大學的緊密合作,不斷加強在多元化職業培訓領域的投入,為澳門青年乃至廣大勞動者搭建起一座通往未來的橋樑。

在新興行業如跨境電商、直播等迅猛發展的今天,掌握現代科技和市場趨勢的專業人才已成為市場的炙手可熱。工聯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變化,通過開設直播、跨境電商、商業產品攝影、影視製作、網路安全認證等課程,以及基層工作如家政、收納、美容美髮等多個領域的技能培訓,而培訓工作亦拓展至職業素養範疇,為打造職工群眾職場軟實力方面夯實穩健的良性循環,從而為勞動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能提升機會,為他們在經濟結構瞬息萬變的環境下能提高適應力、接受力和執行力。這些課程不僅滿足了市場的多元需求,更為勞動者在灣區、合作區乃至本地開闢了更廣闊的發展天地。值得注意的是,參與職業培訓的人群結構正在發生顯著變化。從過往較大齡層人士為主,到如今超過四分之三的學員是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的年輕人和中年人,這一轉變不僅反映了工聯在吸引年輕勞動力方面的成功,也預示著越來越多的青年意識到提升自身職業技能的重要性,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除了職業技能培訓外,工聯還致力於提供全方位的職業轉介服務。從過去主要服務於較大齡人士,到現在聚焦於年輕人群,當中更以二十五至四十歲這個處於生涯建立與維持階段的中堅為眾,工聯的服務對象和內容不斷擴展和豐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工聯成立了一個約三十人的諮詢師團隊,他們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能夠為求職者提供從學校到退休的全程職業生涯規劃服務。這種服務不僅僅是簡單的工作轉介和職業配對,而是涵蓋了求職者整個職業生涯的每一個階段和細節,幫助求職者更好地瞭解自己的興趣、能力和職業傾向,從而做出更合適的職業選擇。

面對年輕一代前所未有的就業挑戰,工聯深知企業對求職者的入職條件設定已較過去更高及審慎,因此特別注重求職培訓,幫助年輕人做好充分的準備。從撰寫簡歷這樣的基本技能開始,指導年輕人如何結合自身優勢與企業崗位需求,達到有效的展示自己,提高求職成功率。在過去三年的疫情期間,工聯更是加大了對青年人就業的支持力度。透過舉辦大型職業轉介會、與政府及企業合作,每週至少兩至三場的活動,成功協助了超過八千名澳門居民找到工作。工聯向居民承諾,只要居民有尋找工作的意願,來到工聯就一定能獲得機會。就早前有澳門青年寄三百封求職信卻沒有一封得到回應的事件。工聯不容許有這情況出現。

工聯提供的服務是全方位的,從最初的職業介紹、找工作、技能提升、跳槽、學習新技能、應對職場心理壓力,一直到進入退休生活,甚至是為銀髮一族開辦興趣班,工聯都有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這種立體式的服務不僅要提供,更在於後續的跟進,因為堅持不懈地跟進是服務中最困難的部分。為了提升服務質量,工聯的團隊不斷專業化。原則上,工聯要求其員工考取與其職責所相關的資格證書,包括成為職業規劃師、生涯發展師、企業教練、職業素養指導老師、就業指導員等,甚至還需要瞭解法律知識、懂得斡旋調解。未來的目標是讓團隊成員不僅熟悉澳門、橫琴、灣區以及香港的勞動法律,還能緊跟政策變化,以應對灣區發展帶來的新挑戰。面對這些挑戰,雖然工作壓力大,但大家也從中獲得了巨大的滿足感。

值得留意的是,隨著澳門居民在內地勞動糾紛的不時發生,由於涉及不同的法律體系,即澳門勞動法和內地勞動法,使得問題的解決過程變得複雜起來。目前,可以通過內地調解員仲裁的方式來化解這些難題;此外,澳門也有一些律師在從事相關工作。倘若有澳門雇員在內地發生勞動糾紛時向工聯求助,工聯必定會全力以赴地協助他們,提供專業的法律援助,確保他們的權益得到切實有效的維護。這,就是工聯肩負的職責所在,也是其始終堅守的使命擔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