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做好夜經濟發展規劃 打造多元創新節目
1.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夜經濟發展將迎來充滿機遇的“新五年”,夜經濟已成為提振經濟的“金鑰匙”。以淄博燒烤為代表的夜間經濟成為內地拉動消費的新引擎,你認為這為澳門帶來哪些啟示?
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業界及我本人也曾多次建議,澳門有必要大力發展夜經濟,這對促進本澳社區經濟活力、中小企營商發展,都有較大益處。
中山大學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孫九霞教授:淄博燒烤一夜出圈,它是夜經濟的一種,但我認為,它更是一個人文城市建設的標杆,帶有好客、和諧的人文性質。其實夜經濟的突破要在夜經濟之外。
澳門旅遊業從業員協會胡玉沛副理事長:澳門要推廣夜間經濟的發展,可以從發揮民間創意和熱忱為出發點,例如疫情前的一些表現較好的夜間文化活動,可以發展成為長期性的,具有固定時間的表演活動。
澳門城市大學高玉婷助理教授:對於澳門來說,如何利用現有的旅游,文化及休閒資源,結合創意和本地特色,進一步推動夜間經濟的發展十分關鍵。
2.您認為目前澳門的夜經濟發展處於一個怎樣的水平?原因何在?
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多年來,澳門的夜經濟都是企業“自行生長”、各自“獨善其身”的發展狀態,沒有合理的空間佈局,各類資源優勢無法有效整合,行業質素缺乏有效監管,企業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及很難做大做強等,都導致澳門的夜經濟難以形成一定氣候,樹立城市的品牌。
中山大學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孫九霞教授:我認為澳門澳門在夜經濟方面缺乏多元創新的體驗,如高科技的、夜間文旅場景的塑造,新媒體新技術的運用等。
澳門旅遊業從業員協會胡玉沛副理事長:澳門目前的夜市經濟還有待發展,尤其是夜間的表演活動,需要不斷豐富和推陳出新,亟需成就一批適合夜間的品牌表演節目,並將之安排在固定的時間演出,吸引海內外遊客。
澳門城市大學高玉婷助理教授:澳門在文化、旅遊、學習、影視等方面的夜經濟活動,如沉浸式旅遊體驗,文創手工,本地美食烹飪學習,潮玩遊戲等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3.配合澳門經濟要適度多元化發展,夜經濟走出一條特色之路,推動夜間經濟和社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亦可以為居民創造更多的就業和創業空間,對此您持何種觀點,有何好的建議?
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本澳有大量舊區,社區經濟主體豐富的同時,還兼備不同的人文歷史底蘊,如能將夜經濟與舊區人文特色、各街區出名的傳統小食及創意美食相結合,打造多個獨具特色、多樣化的夜經濟品牌,相信將為澳門社區經濟、創意美食之都建設、綜合旅遊業發展,帶來新的生機。
中山大學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孫九霞教授:建議澳門可以在不同的街區開展各具特色的展演,打造一種熱烈、和諧及有場景感的澳門。澳門在交通方面需要改善,發展夜經濟,遊客感到安全和溫暖至為重要。
澳門旅遊業從業員協會胡玉沛副理事長:我希望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也要多多重視民間的創意,讓本地的演藝團體擁有更多表演實踐的機會。夜間的表演節目會使游客產生期待感,也可以有效延長遊客的逗留時間。
澳門城市大學高玉婷助理教授:我認為夜經濟的發展,不但可以延長商業活動的營運時間,創造就業,提升設施的利用率,還可增加當地的吸引力,激發居民的參與意欲,以及拓展本地及遊客的消費空間。
4.夜間經濟是政府搭台、企業唱戲、消費者參與。您認為特區政府在澳門夜經濟的發展中,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我認為政府應當起到引導作用,積極聯絡業界探討本澳發展夜經濟、打造夜經濟品牌的可行性,並制定相應的產業發展總體規劃。
中山大學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孫九霞教授:特區政府如何搭好夜市經濟的舞台至為重要,夜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規劃和管理,發展夜經濟可以有效促進特區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澳門旅遊業從業員協會胡玉沛副理事長:特區政府方面,需提供夜市經濟的發展規則和條件,不能缺位。希望政府在場地使用上能夠提供方便予表演機構,對於夜間的旅遊項目,可以採取公開招標的方法,藉此可以吸納民間的智慧和創意,相信因此亦能增加創業和就業。
澳門城市大學高玉婷助理教授:特區政府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制定相關的夜經濟規劃和政策,為發展提供方向和保障。同時,應注重市場化、創新、地方特色以及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5.對於夜間經濟的管理,以及規避其對居民生活環境的負面影響等,您有何建議?
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我認為應當由政府牽頭業界與社區機構及協會,共同探討如何平衡夜經濟發展與保障居民生活環境。
中山大學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孫九霞教授:建議特區政府對夜經濟作一個專業的產業規劃,各事項規劃好以後,可以有效規避對居民生活環境的負面影響。夜間的治安尤其重要,夜經濟的繁榮需要安全和秩序去保障,藉此增加對澳門夜間消費的信心,這樣遊客才會放鬆心情去愉快消費。值得一提的是,對遊客的尊重和熱情,需要全體澳門居民達成共識。
澳門旅遊業從業員協會胡玉沛副理事長:我認為這需要由政府牽頭業界、社區等,共同探討如何平衡好夜經濟發展與居民生活環境間的關係。此外澳門市民需要發揚好客之道,尊重和禮貌對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全社會齊心將澳門營造成一個安全、溫馨的旅遊目的地。
澳門城市大學高玉婷助理教授:首先,政府應制定夜間經濟的規範標準和管理措施,明確經營時段、音量限製、環保要求等,特別是涉及煙花燃放、露天燒烤等活動。
今次的探討,各位嘉賓就澳門夜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其未來如何發展夜經濟作出了精闢的分析,並提出了具有指導性的意見,且實際可操作性強。大家都趨向同意政府支持,業界促進,社區與居民共同配合發展澳門夜經濟的綜合共識,澳門亟需形成一批能落地的夜間品牌節目。但要注意平衡好夜經濟的發展與保障居民生活環境之間的關係。綜合各位嘉賓的意見,本刊認為:澳門有必要發展夜經濟,這將有效促進遊客走入社區消費,以及中小企的營商發展,提振社區的經濟活力。
現時世界各地都十分關注夜經濟的發展,國家亦積極推動內需及消費,出台利好“夜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復甦消費市場。夜間經濟是促進城市消費的新增長點,也是實現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的一個方向,特區政府應重視澳門夜經濟的發展,做好相應的調研工作及其規劃工作,發揮好澳門自身的優勢,做好清晰的定位。相信在澳門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將打造出一批優秀的夜間品牌節目,推出更多能夠吸引海內外遊客的打卡點,有效推動澳門夜間經濟的發展,加快澳門經濟適度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