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月刊2023年第7期

澳门月刊

澳门月刊2023年第7期

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澳门月刊》自九三年在澳门创办至今一直正常出版,现已成为中央政府各部委以及各省市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外资、台资、大型企业了解澳门的主要刊物,也是澳门唯一一份具有内地刊号在内地新华书店、邮政局面向各地广泛发行的澳门综合类刊物,更是澳门社会团体、居民、工人、坊众、驻澳机构乃至本澳社会高层阅读的一份分析澳门深层次问题的综合性刊物,每月有百万读者在关注着《澳门月刊》的信息。

目录

卷首语 | 夯實愛國者治澳的法律和民意基礎

自2023年6月15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於6月15日至7月29日期間就修改《行政長官選舉法》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法》開展為期四十五日的公開諮詢活動以來,特區政府在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牽頭主持下,已連續舉辦了多場公...

輿情觀察 | 橫琴向澳門醫療人員敞開執業大門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運作近兩年來,琴澳融合發展的進度一直備受社會關注。5月31日,珠海市人大常委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澳門特別行政區醫療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管理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藥學技術人員在橫琴粵澳深...

輿情觀察 | 有必要完善加大對消費者的保護

很多澳門人對新消保法不曾關心,少數有了解的多是因曾遇消費糾紛,才被動認識了消保法是什麼東東。現行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法律文本是2022年1月1日開始生效。據資料文本旨在:保障消費者獲提供具安全及品質的商品或服務、維護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所...

輿情觀察 | 科學前瞻規劃未來交通佈局

交通事務局6月21日發出新聞稿稱,為配合友誼圓形地一帶的交通安排,並為新城填海A區與澳門半島連接橋建造工程的施工準備,馬揸度博士大馬路近白雲花園往勞動節大馬路(往友誼圓形地方向)的路口由翌日(22日)上午10時起永久封閉。友誼大馬路往友誼圓...

輿情觀察 | 推行“共享理念”,助解決康體活動空間及設施不足

據早前市政署回覆梁鴻細議員“促請優化或增設供長者使用的休憩區設施”書面質詢內容:在構思及規劃休憩區重整及建造項目時,會考慮社區人口數量、年齡層分布、使用者需求,及休憩區面積等,合理地引入各類休憩設施,盡量滿足不同年齡層使用者的需求。市政署又...

特別報道 | 修改完善兩個選舉法確保愛國者治澳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

特別報導 | 澳門多部門以精彩紛呈活動促經濟發展

伴隨著2023年炎熱夏季的到來,圍繞著澳門特區政府提出的1+4發展策略的各類經濟活動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豐富多彩,火熱異常,令澳門的經濟形勢蛻去三年疫情籠罩的陰霾,呈現出持續向好發展勢頭。 旅博會以“旅遊+美食” 增引力拓客源澳門已連續舉辦...

澳門論壇 | 加強特區公共治理能力和政策執行力

“二十大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我認為,特區治理體系優化和公共治理能力改進及治理效能提升非常重要,是澳門發展必須著力解決的深層次矛盾之一,值得認真研究。回歸...

澳門論壇 | “澳門新街坊”揭牌亮相激發澳人新家園夢想

2023年6月27日,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的項目公司——珠海橫琴澳門新街坊發展有限公司在橫琴舉行“澳門新街坊”揭牌儀式。宣佈項目工程已進入最後驗收階段,正開展景觀綠化、外牆飾面及道路施工,預計8月完成竣工驗收。同時向媒體和社會佳賓開放樣...

澳門論壇 | 浙澳攜手用好中葡平台開拓葡語國家市場

發揮澳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這是近年來澳門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努力的方向。中央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三個定位,即:“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

焦点直撃 | 澳門科技創新如何實現加速度

2023年5月21日,一則新聞消息吸引了全國人民的目光,更讓澳門特區市民倍感振奮。當天消息指,國家航天局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內地與澳門合作研製的空間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該衛星作為國際首顆低緯度地磁場與...

焦点直撃 | 將澳門打造成“以科技與世界對話”的窗口

國家在發展航天事業的過程中,一直毫不吝嗇地對澳門居民傾注關愛及支持。尤其自2018年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澳門正式掛牌成立,至今仍是全國唯一以行星科學為研究重點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首顆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是2019年12月,在...

焦点直撃 | 把科技打造成澳門另一張城市名片

偉大祖國是澳門的堅強後盾,祖國的昌盛為澳門的繁榮發展不斷注入了不竭的動力。尤其是祖國飛速進步的科學技術也為澳門的科研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後援。“一國兩制”賦予澳門科技大學及澳門廣闊的發展平台。近年來,澳門深化與內地在航天等領域的科技合作,取得了...

焦点直撃 | 讓琴澳科技創新成為帶動澳門多元發展的新引擎

編者按:王春明教授是澳門生物医学和中医药研究的專家,身兼澳門大學科研管理方面的職務。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前他參加完國家知識產權局在澳门大学的調研活動,對於澳大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強科技轉化充滿信心。产学研結合是現代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澳门大学...

焦点直撃 | 發展高科技產業,推動澳門融入國家科技發展大局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科教事業和科技創新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初步形成了以研究型高校為核心、以國家重點實驗室為載體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高水準研發成果逐步湧現,高科技產業發展加快。2023年5月21日,首顆內地與澳門合作研製的空間科學衛星“澳...

時事辯論 | 澳門夜經濟發展如何“出圈”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推行夜經濟,拓寬城市的休閒消費空間,促進旅遊經濟的發展。澳門的夜間經濟如何利用自身特色“出圈”,更好吸引國內外的遊客,讓小城煥發出新的魅力?今期的時事辯論欄目,我們邀請了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中山大學大灣區人文共同體重點實...

時事辯論 | 官民同心迎八方來客

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夜經濟發展將迎來充滿機遇的“新五年”,夜經濟已成為提振經濟的“金鑰匙”。以淄博燒烤為代表的夜間經濟成為內地拉動消費的新引擎,你認為這為澳門帶來哪些啟示?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夜經濟一直是提升城市消費需求、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時事辯論 | 澳門夜經濟缺乏合理的空間佈局

您認為目前澳門的夜經濟發展處於一個怎樣的水平?原因何在?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夜經濟不單是餐飲、燒烤,也包涵交通運輸、旅遊業、娛樂業等大量第三產業,這些都是澳門老牌產業。但多年來,澳門的夜經濟都是企業“自行生長”、各自“獨善其身”的發展狀態...

時事辯論 | 亟需豐富夜間的表演節目和打卡點

配合澳門經濟要適度多元化發展,夜經濟走出一條特色之路,推動夜間經濟和社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亦可以為居民創造更多的就業和創業空間,對此您持何種觀點,有何好的建議?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夜經濟大多是社區經濟,特別是以餐飲、娛樂業為主的中小企的主...

時事辯論 | 政府在夜經濟的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主導作用

夜間經濟是政府搭台、企業唱戲、消費者參與。您認為特區政府在澳門夜經濟的發展中,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從目前鄰近地區夜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來看,例如淄博燒烤夜市、西安大唐不夜城,無一不是政府強勢主導、企業與社會合力支持的結果...

時事辯論 | 特區政府需對夜經濟發展做好產業規劃

對於夜間經濟的管理,以及規避其對居民生活環境的負面影響等,您有何建議?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澳門地少人多,土地資源緊缺,商、住空間交叉共存是無法避免的現狀,很難如鄰近地區一般,利用遠離民居的大片空曠場地,打造夜經濟片區。特別是近年來,在《噪...

時事辯論 | 結語:做好夜經濟發展規劃 打造多元創新節目

1.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夜經濟發展將迎來充滿機遇的“新五年”,夜經濟已成為提振經濟的“金鑰匙”。以淄博燒烤為代表的夜間經濟成為內地拉動消費的新引擎,你認為這為澳門帶來哪些啟示?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業界及我本人也曾多次建議,澳門有必要大力發...

人物訪談 | 高錦輝:為新時代教育事業作出澳門貢獻

高錦輝校長,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在澳門從事教育工作近40年,見證了澳門教育在回歸前後的巨大變化,始終關注澳門的青年教育與人才發展,對澳門的教育事業貢獻良多,在他擔任校長的培正中學(以下簡稱“培正”),為澳門為國家培養了不少棟樑之才,曾榮獲澳門...

文化·歷史 | 故事戰(上)

洋人不會因為我們給他“戴文明高帽兒”而“不好意思”而饒了我們,相反,“文明恭維”會成為我們自構自陷的邏輯陷阱,人家會在意識形態上將計就計,順水推舟,利用你的邏輯,回過頭來幫著你進一步把民族自卑感坐實,以便打你的時候你還要自己叫一聲“落後挨打...

澳門旅遊 | 粵澳名優商品展聚焦“預製菜”特設展區深化產業合作

作為粵澳大型經貿交流活動之一,粵澳名優商品展已成為澳門優質品牌展會,且躋身為粵港澳大灣區品牌展會項目之一。今屆名優展首次移師新場地銀河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總展場面積達8,888平方米,務求為展商及觀眾帶來全新參會體驗,並藉此讓公眾加深認識澳門...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