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总有些花朵在冬天启程 路边有绿化人员在栽树,我停下车来,好奇地问:“这么冷的天栽树,树会活吗?”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在检查苗木栽植情况,看样子像是一位专家,听到我的疑问后,就给我解释:“冬季植树有很多好处。气温低,病虫害少;蒸发量小,可减少树体养分的流失,树木较易...
我的书屋·我的梦 | 农家书屋,农民致富之源 邓小平爷爷曾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李嘉诚也告诫年轻人:“知识改变命运。”我深深认同,因为自从我们村里建了农家书屋后,我们家乃至整个村子都走上了致富之路! 首先发生思想转变的...
中考专号 | 勇于挑战,绝不服输 母题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就告诉我们,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
中考专号 | 行走间,我发现…… 真题回放 请以“行走间,我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试题解析 2023年南通市采用了半命题的形式,最为关键的是...
中考专号 | 请把“小我”融入“大我” 文题呈现 2023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2022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被表彰的10名大学生,有的矢志科研、勇攀高峰,用实际行动交出闪亮的青春答卷;有的心怀大我、积极参与国际维和,生动讲好中国故事;有的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在奥运...
I写作 | 雪 中 疾风从窗畔呼啸而过,淡黄的灯影洒在空旷的路上。望向远处渐渐安静的云霓,指缝间微弱的霞光,慢悠悠勾起回忆。 这是今年的第一个雪夜,此时,班里的同学大都已经心不在焉,他们的心早已被窗外纷纷扬扬的飞雪勾走了,时不时地偷眼瞥向窗外。这冬之精灵,在冷...
I写作 | 时间胶囊 今天在做八年级上册的题目时突然要用到七年级上册的知识,一时忘记的我边抱怨着边在身边装书的几个大箱子里翻找着教科书。 可是要找的书和我玩起了躲猫猫,将三个箱子翻找了个遍,手都翻红了也没有找到。这时,我在一堆书中瞥见了一个红色的袋子,我对它已完...
I写作 | 座位江湖 最近,老班又要调换座位啦。别看是个正常的调动,可据我观察,各路豪杰将粉墨登场,江湖上将风云再起。 前排,与黑板距离最近,擦黑板的“飞雪”扑面而来。这还不算可怕,你一有风吹草动,老师就会“唰”地站到你面前,这才“危险”!小伟说:“越危险的地方...
I写作 | 我的电学探究之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格物致知,叩问苍穹”,倡导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行而知之、知而促行,不断探索宇宙奥秘。 【链接】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格:推究;致:求得。 请...
小书房 | 扬帆新丝路,奋楫新格局 时事观察 2022年度“海洋人物”发布 他,历任“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长,15次穿梭南北极,创造了多项航海史上新纪录;他,“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为我国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他,坚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小书房 | 茶百戏 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是茶的故乡。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晋代杜育的《荈(chuǎn)赋》,是现在能看到最早关于茶的文学作品。不过,魏晋南北朝时,喝茶是南方比较盛行的风尚,不少北方人还喝不惯茶。比如《世说新语》里有个...
小书房 | 张晓风散文的精致之美 中国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以散文享誉文坛,其散文作品语言优美、精妙绝伦。她常于生活琐事生发情思,尤其善于从生命诗意出发,并结合理性的生存思索进行绝妙阐释,令人耳目一新。其行文柔中带刚,亦秀亦豪,热如夏日,凉若冰雪,腕挟风雷,身蕴梅香。张晓风是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