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考版2024年第2期

作文周刊·高考版

作文周刊·高考版2024年第2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青年瞭望 | 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

聚焦热点 2023年11月8日,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如约而至。这里有被称为“乌镇之光”的超级计算机,每天进行着每秒181.9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有“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为全球创客提供舞台……从舌尖到指尖、从田间到车间、从衣食...

文化大观园 | 把握考向,明确题型

考点概述一、选材变化1.变单一文本为复合文本2023年新高考Ⅰ卷文言阅读材料由两段文言文组合而成,分别选自《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的著作总集,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孔丛子》是继...

技法点拨台 | 抓住关键,分析关系

组合式材料作文题的审题 技法点拨1.抓住关键法组合式材料往往围绕一个关键词表达一种指向清晰的价值判定。这个关键词,就是这类作文题写作的核心论题。审题立意时,考生必须围绕这个关键词展开思考。尤其是名言组合类材料作文题,考生写作时应尽量遵循名言...

素材多棱镜 | 常书鸿:“敦煌守护神”

人物事迹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在大漠戈壁的恶劣环境中,率领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同仁艰苦奋斗数十年,开创了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和弘扬事业。1935年秋的一天,常书鸿在巴黎塞纳河畔一个旧书摊上偶然看到伯希和编著的《敦煌石窟图录》...

素材多棱镜 | 段文杰:“大漠隐士”

人物事迹1944年,张大千举办的敦煌壁画临摹展,深深地吸引了段文杰。这次画展,在他心里埋下了敦煌艺术的种子。翌年,他决定到敦煌去取“艺术之经”。到敦煌后,段文杰完全被莫高窟精美的壁画吸引住了。他一头扎进壁画临摹中,忘记了敦煌生活的艰辛。他以...

素材多棱镜 |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人物事迹25岁青春正盛,毕业后只身前往莫高窟;30岁和风沙争分夺秒保护文物;40岁,莫高窟终于通电,不用依靠手电照明;60岁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在花甲之年重新起跑;76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用数字档案抗拒不可逆转的消逝……樊锦诗的人生,...

素材多棱镜 | 一代代的“敦煌守护者”

人物事迹敦煌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现存洞窟735个,其中保存完好、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距今已有1650多年的历史,是全世界仅有的两个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项标准的遗产点。然而,风沙危害...

习作飞羽集 | 沉浸式体验

话题导入当下,网络热词“沉浸式”正从虚拟世界走入现实生活:废寝忘食的莘莘学子,沉浸在知识海洋里;挥汗如雨的劳动大众,沉浸在生产岗位上;呕心沥血的科技人员,沉浸在创新创造中……沉浸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沉浸式体验是一种滤掉外在干扰的高专注...

阅读集训营 |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核心考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考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能力检测一 《世说新语》文本细读 ◎戴建业《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招聚才学之士”编纂...

实战练兵场 | 文化自信

预测理由2023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结束了2015年至2022年的“驱动型新材料”模式,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命题形式。这种命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多选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新材料,要求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

佳作赏读会 | 说理辩证分析

范本呈现 朱熹“敬”学及其现代意义(节选) 张品端 对于“敬”的内涵,朱熹认为:敬是“主一无适”。他在《经筵讲义》中说:“论其所以为敬之方,则其言又曰:‘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又说:“主一之谓敬,只是心专一,不以他念乱之。每遇事,与致...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