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4年第3期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4年第3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作文周刊》创刊于1980年。多年来,《作文周刊》密切联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不断刊发内容充实健康、形式丰富多样、语言生动活泼的好文章。

目录

写作锦囊 | 动静结合

大自然中的景物,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如远山、大树、积雪、房屋等;有的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如溪流、大雁、落叶、行人等。写景时,若只有静态描写或只有动态描写,文章就会显得平淡无味。动静结合是指在描写一幅画面时,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

走近作者 | 刘成章小记

第一次知道刘成章是在中学课本上,《安塞腰鼓》中那些优美词句一下就将我“击倒”了。第二次知道刘成章是35年前,那是在高中的课堂,教我们语文的老师眉飞色舞地给我们说省城有一个叫刘成章的作家写了篇《高跟鞋响过绥德街头》。那时,我就感觉这个标题非常...

阅读集训 | 文化

考点解读 在主题为“文化”的文章中,作者常常会通过对某个地方的“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的介绍、说明,来表达对“文化”一词的深刻理解。此类文章大多以说明文为主,这就需要同学们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学会筛选、提炼并归纳文章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读写指津 | 照应

名家引路 一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

佳作秀场 | 在旅行中追忆过去,在生活中追寻初心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旅行不只是空间的变换,更是一种追寻的过程——在茫茫历史中寻“根”。 我曾跟随父母去过许多地方旅行。虽然每一次旅行的目的地都不一样,但归途却是那么的相似:行李箱中无...

佳作秀场 | 老家的桂花林

小时候,我在家乡生活。那时,我特别喜欢去我家附近的那片桂花林玩耍。淡黄色的桂花安静地挂满枝头,一阵风吹过,桂花林呼呼作响,一股淡淡的清香便扑面而来,令人陶醉。 桂花绽放的时节,爷爷总会带着一家人去采桂花。那时我个子低,垫着脚尖,伸长了手也够...

佳作秀场 | 三秦漫记

秦岭苍苍,渭水泱泱,它们经历了风霜雨雪的洗礼,如今依然熠熠生辉,展现着中华历史的久远与辉煌。 人间看华山 华山,巍峨伟岸,如巨人俯视世间。夏日的清凉,云海的奔腾,水雾的缭绕,共同绘制了一幅山水画卷。然而,面对这自然奇景,我却心有余悸。搭乘索...

阅读广角 | 锦绣

“锦”,金字旁加一个帛字,帛是“丝绸”的别称,加上了金字旁,赋予了其“珍贵”的含义。唐人颜师古在注《急就篇》时也曾说:“织彩为文曰锦”;《周礼·考工记》曰:“五彩备谓之绣”。故而,许多绚丽多彩的事物皆可以用“锦绣”两字来描述。 锦...

精批细改 | 熟悉的长街

。。记忆中的那条长街,是被稀稀疏疏的灌木簇拥着的一条长长的石板路。路上层层叠叠,覆满了我的脚步。。。。。。。。。。。。。。。(作文开头简单明了,直接扣题,引出下文。)。。。。。。。。。。。。。。。。。。。这条街是我去学校的必经之路。爷爷常骑...

知识延伸 | 《_____刷新了我的生活》

“刷新”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刷洗使焕然一新,比喻突破旧的而创造新的(纪录、内容等)。我们的生活天天都在“刷新”。是什么“刷新”了我们的生活呢?是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还是我们内心的勇气、坚持、乐观?是校内的阅读、思考、讨论,还是...

同步写作 | 片段仿写

文题速递 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