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4年第24期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4年第24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作文周刊》创刊于1980年。多年来,《作文周刊》密切联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不断刊发内容充实健康、形式丰富多样、语言生动活泼的好文章。

目录

封面文章 | 用生活小故事 传达人生大道理

人们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告诉我们: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因一个俗常的小故事被大家熟知,并接受了其中的道理。 在《庄子》一书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说理,使深邃难懂的哲理...

封面文章 | 揭开白居易鲜为人知的一面

在大众印象中,白居易曾著有《长恨歌》《琵琶行》等诗作,是才气过人的“诗魔”和“诗王”。但你了解他鲜为人知的一面吗? 朋友圈自拍“文案大师” 如今,得益于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热衷以自拍记录生活。一张精心修饰的自拍照,配上几句心情...

阅读集训 | 以和为贵

世间万物,因“和”而生美。“和”既被视为孕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太平的准则。“和”的理念根植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深刻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传承“和”文化是...

阅读集训 | 第47期参考答案

第2版 1.(1)波兰 英勇无畏(或:不怕牺牲、视死如归) (2)【示例】①从成长经历看,保尔·柯察金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这就如同钢铁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②从精神品质看,保尔·柯察金具有顽强的毅力、永不言败的精神,他在重...

读写指津 | 情趣 意趣

主题导语 拥有高雅的情趣和意趣是一个人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表现,它体现了一个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读有情趣的文章,是一种诗意的栖居,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读有意趣的文章,品味其中高雅的趣味,可以让我们抛却生活的...

读写指津 | 那年 那月

童年如茶,醇香、浓厚;童年如水,清澈、纯洁;童年如画,惟妙惟肖、美丽动人。 小时候,有一年暑假在舅舅家过。中午吃饭,比我略大几岁的超超哥哥在外婆家与我“共进午餐”。但我和哥哥碗里的饭有所差别——哥哥碗里只有白米饭,而我的呢?还有一个荷包蛋。...

佳作秀场 | 课文读后感

文题呈现 阅读某部名著,我们会有思考;朗读一首诗歌,我们会被陶冶;学习一篇课文,我们会有所触动;观看一部电影,我们会得到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请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某篇课文进行思考和分析,选择最值得分享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题目...

佳作秀场 | 藏在心底的回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题记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我静静地闭上眼睛,品味其中的“韵律”,那声音仿佛在我心头蔓延开来。每当我心情烦躁、焦虑不...

佳作秀场 | “社戏”之意不在戏

豆是普通豆,但终究不普通;戏是无趣戏,但终究也不无趣。 ——题记 “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阁楼,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这如诗如画般的夜晚是鲁迅先生儿时...

佳作秀场 | 《人间草木》导读

作家名片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端午的鸭蛋》等。他出生于一个旧式地主家庭,初中毕业考入江...

佳作秀场 | 咸菜茨菇汤(节选)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菇...

佳作秀场 | 闹市闲民(节选)

老人七十八岁了,看起来不像,顶多七十岁,气色很好。他经常戴一副老式的圆镜片的浅茶晶的养目镜——这幅眼镜大概是他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他眼睛很大,一点没有混浊,眼角有深深的鱼尾纹。跟人说话时总带着一点笑意,眼神如一个天真的孩子。上唇留了一撮疏疏...

佳作秀场 | 枸杞(节选)

枸杞到处都有。枸杞头是春天的野菜。采摘枸杞的嫩头,略焯过,切碎,与香干丁同拌,浇酱油醋香油;或入油锅爆炒,皆极清香。夏末秋初,开淡紫色小花,谁也不注意。随即结出小小的红色的卵形浆果,即枸杞子。 我在玉渊潭散步,在一个山包下的草丛里看见一对老...

精批细改 | 有个性色彩

文题呈现 人生如同一场盛大的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旅行者。旅途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味道,每个站点都有迷人的风景。这一路,风光无限。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在这条路上遇到的美好。 请以《这一路,风光无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

精批细改 | 这一路,风光无限

“咱村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村民大会上,大家激动地接过分红,腰包鼓了,生活更好了,底气更足了。自从有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助力,老家村子的“复兴之路”可谓风光无限。 “收麦咯!” “娃,来收麦。”我紧跟爷爷的步伐来到田里。眼前金黄色的麦田灿烂无...

知识延伸 | 古代论事说理文

选文一: 滕文公章句下(节选)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

同步写作 | 千里马与伯乐

文题速递 韩愈借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时代虽在变迁,但经典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朝气蓬勃、思维敏捷的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呢? 请以“千里马与伯乐”为话题,写一...

同步写作 | 长安·长者

年少遇伯乐,长安春风中,诗酒为伴,共赴人生盛宴。 ——题记 初见李白,他白衣翩翩,豪情洒脱。当时的高适,初入长安,对这座繁华的都市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在长安的春风中,他邂逅了这位诗坛巨匠,二人一见如故,共探长安之美。 李白引领高适进入了一个充...

同步写作 | 千里之骥 成在伯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出自韩愈《马说》的名言,道出了世间人才与识才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其中,尤塞恩·博尔特与他的教练之间的故事,便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尤塞...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