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3年第4期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3年第4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作文周刊》创刊于1980年。多年来,《作文周刊》密切联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不断刊发内容充实健康、形式丰富多样、语言生动活泼的好文章。

目录

写作锦囊 | 写微小之事 抒细腻之情

写作课上,老师一定经常这样说:“大家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那些有表现力的细节,以小见大,如此方能写出动人的作文。”怎么样,是不是很耳熟?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提炼出关键词:细节,以小见大。 没错,我们一直追求作文有真情...

走近作者 | 吴伯箫赠《烟尘集》

近日,在清理书籍时,眼前忽地一亮,一本泛黄的散文《烟尘集》突然进入了我的视线。这是40多年前吴伯箫老师赠送给我和同学们的佳作,一直伴随着我,成了鼓舞、鞭策、催人奋进的动力。 《烟尘集》的作者吴伯箫老师乃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 抗日战争...

阅读集训 | 故乡情结

在主题为“故乡情结”的文章中,作者常常会通过回忆故乡的景、人、物、习俗,或讲述与故乡之间的情缘,从而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中考常见的考点有:1.赏析加点(黑体)词或画线句;2.概括文章中涉及到的具体事件;3.分析作者的情感。 老家柿子的...

作文指津 | 作文情节曲折之制造误会

名家引路 一 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

佳作秀场 | 家住两山夹水地

九州之上双龙天,一龙长江下江南,长江一去千万里,渔家船舶停两边。谈江就要讲峡。 长江,三峡。自北魏郦道元写下“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这样的文字,以后的千年,有数不清的文人墨客慕名而来,仅大唐诗人就在这里留下...

佳作秀场 |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我如今才明白。 曾经的我不喜欢我的故乡——那片僻壤毫无诗意,有的只是无尽的蝉鸣。那里的月实在过分明亮,银白色的光透过窗户,一个巨大的光环照在脸上,令人久久不能入睡。后来,我离开了那片土地,去往一个繁华的世界,城市里绚丽的灯光、动...

佳作秀场 | 家乡的小河

家乡村头的小河远没有长江伟岸,这是自然,但我总觉得它是有点脾气的,像是西北的汉子。小河应该也有源头,可是从未有人说起过,就像一个已然年迈的流浪汉,谁都说不出它来自何处。 小河执着,沿岸的村庄是一粒粒散落的纽扣,而它就像一根青线一般将它们一一...

阅读广角 | 《苏菲的世界》导读

作品简介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片段阅读 认识世界的开端 苏菲放学回家了。有一段路她和乔安同行,...

精批细改 | 向阳春就在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每次经过那个阴暗潮湿的角落,望见那抹绿色的身影,我总会不自觉地哼起这首歌(为什么“总会不自觉地哼起这首歌”?这是小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吸引了读者。)我家附近有一个角落,毫不起眼。角落不远处...

知识延伸 | 散文写作之 借物传情 以真动人

左读范文 故乡的红团 ◎朱谷忠 红团,是我故乡福建莆田的一种民间食品。过去有民谣这样唱道:“红团红丹丹,吃过都平安。”还有“红团绿豆馅,没吃悔三天”的说法。凡婚嫁、寿庆、乔迁等,红团不仅是一种佐茶的点心,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特别是春节期间敬...

同步写作 | 心中一束光

文题速递 阳光温暖灿烂,月光清雅柔和,灯光耀眼夺目,烛光温馨浪漫……那么多的光照亮了整个世界,令人向往。光,无私地散发着自己的能量,使万物呈现出独特的美。光,会让狭窄的生活变得开阔,会让孤寂单调的日子变得丰富多彩,会让人在黑暗中看清前方的道...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