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3年第27期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3年第27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作文周刊》创刊于1980年。多年来,《作文周刊》密切联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不断刊发内容充实健康、形式丰富多样、语言生动活泼的好文章。

目录

写作锦囊 | 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是指一篇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采用叙述、描写、议论、提问、引语、对比、悬念等形式,以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作为新闻开端,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主题思想。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说:“导语需要你付出最大的力量...

课外博览 | 挺进深海,我们能知道哪些地球奥秘?

星辰与大海都是人类探索的梦想,现代人对海洋尤其是深海的了解掌握,远不如陆地。这也是探索海洋的意义和动机所在。 深海是指水深超过2000米的海域,占据地球表面的3/5。深海探测是为了全面研究海洋和地球的奥秘,探测内容既有海洋深处的自然状况,如...

阅读集训 | 大国重器

主题阐释 大国重器是体现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装备,它凝聚中国智慧,诠释中国实力,彰显中国理念,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各领域都涌现出一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军事、民用、科研、航天等,无一不让国际震惊于中国快速...

阅读集训 | 九霄逐梦再问天

“升起来啦”“太震撼啦”……遥望着托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点火发射、稳稳升空,发射场附近的观众们刹那间欢呼起来,与火箭的隆隆轰鸣形成合奏,响彻天地之间。 远远望去,火箭吐着焰舌、加速升空,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银灰色烟迹。眼前...

阅读集训 | “辽宁舰”上最后的八天七夜

这是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 我国自行研制的航母舰载机歼-15在航母“辽宁舰”上顺利起飞降落。罗阳把“航空梦”留在了“辽宁舰”上,把生命献给了我国的航空事业。 11月25日,沈阳。天色阴沉,寒风凛冽。在外奔波17天,罗阳回家了。傍晚时分,汽车缓...

作文指津 | 白描

名家引路 一 (范进)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

佳作秀场 | 点亮

她像温暖的火苗,照亮了我的心。 ——题记 微风拂过少年的脸颊,也拂过那张奖状。看着奖状随风而动,我不禁想起了往事…… 那天,天空灰蒙蒙的。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像一棵枯萎的小草一样垂着头,心里空落落的,任冷风拍打着我的脸颊。一分之差让我与奖...

佳作秀场 | 琴声伴我成长

悠扬的琴声惊艳了时光,伴随我成长。 ——题记 从小,我就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岁月如梭,白驹过隙,古琴也在我人生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是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与妈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一阵婉转动听的乐声,...

佳作秀场 | 晚霞

故乡是个依山傍水之地,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繁琐,一切都带着自然的纯真。每至黄昏,晚霞总是无比绚丽。 傍晚时分,蔚蓝的天空渐渐镀上落日的余晖,浓云散尽,唯见斜阳。群山在夕阳的照射下,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红晕。 火烧云上来了,夕阳不知从何处携过一片金黄...

阅读广角 | 《长征》导读

作品简介 王树增的纪实文学《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宏大的叙事结构、细腻而动情的笔触,记述了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全景式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书写了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英雄史诗,也增进了广大青少年对长征精神的理解。中国工农红军...

精批细改 | 家乡的芦苇荡

秋日薄暮,斜阳西垂,湖边霞光辉映,几尾斑斓的鱼儿游过,漾起阵阵涟漪。晚风轻抚着这片芦苇荡,吹起了绒毛般轻盈的芦花,也吹动了我心中那片缱绻的美好。 (以精彩的景物描写开头,引出下文,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每至夏末初秋,故乡芦苇荡的盛景便拉开...

知识延伸 | 感受时代的变迁

文题呈现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每一个中国人都应秉承生逢盛世、奋斗正当时的理念,牢记初心使命,不负伟大时代。 请以“感受时代的变迁”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

同步写作 | 灵活表达 写好通讯

文题速递 你注意到了吗?在你的身边就有很多新鲜事,有趣的人、有意思的事……有的令人感动,有的让人深思。请选取新近发生在你身边的有新闻价值的人或事,为他(或它)写一篇通讯。 要求:主题自定,标题自拟;思想导向积极,符合文体要求;不要套作,不得...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