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3年第42期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3年第42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作文周刊》创刊于1980年。多年来,《作文周刊》密切联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不断刊发内容充实健康、形式丰富多样、语言生动活泼的好文章。

目录

走近作者 | 我所见的叶圣陶

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 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至于与人独对的时候,自然多少要说些话,但辩论是不来的。他觉得辩论要开始了,往往微笑着说:“这...

课外博览 | 中国历史文化名楼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留下的许多著名楼阁,现如今已成为中华文化瑰宝。2007年10月25日,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确认了“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它们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大观楼、蓬莱阁、鹳雀楼、天心阁、阅江楼...

阅读集训 | 走近中国古代建筑

比较阅读 主题阐释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形式、结构和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鲜明且多样的建筑特征。卢沟桥是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于一身的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它们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中...

阅读集训 | 卢沟晓月

“苍凉似是长安日,呜咽原非陇头水。” 这是明代诗人黄佐咏卢沟桥的佳句。也许,“长安日”与“陇头水”六字有过分的古典气息,读来有点拗口,但如果你们明了这六个字的来源,用联想与想象的力量,再联系这地方的环境、风物,以及历代的变化,自然能感到像这...

阅读集训 | 故宫博物院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紫禁城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

读写指津 | 剖析错误 正视自己

神笔沙龙 文题导入 人生须读三本书,这三本书的封面上写着三句话。第一句:科学的发展在于不怕犯错,敢于犯错的本质是永不放弃。第二句:犯错不是愚蠢和无知,更不是道德沦丧,而是对自我和人类的透视。第三句:真正的犯错是人们总是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或掩盖...

佳作秀场 | 我和弟弟共成长

一直以来,我都是家里的“中心人物”,独享着爸爸妈妈的爱。可是,弟弟的到来打破了我宁静的生活,真让我一下子难以适应。 弟弟之前一直住在姥姥家。现在,他要和我们一起生活了。一开始,我还觉得挺好、挺新鲜,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了不对劲儿:...

佳作秀场 | 向着光明的地方

抬头,夜深灯明。 我盯着仍未完成的作业,忍耐着指针的催促,脑中的思绪剪不断、理还乱,那极力压制的焦虑在心底探头探脑:为何别人总是学有余力,而我连做作业都不停碰壁呢?我推开书本,下意识地看向窗外那盏路灯,暖黄色的灯光下,有一团黑影在颤动。 —...

佳作秀场 | 平凡中蕴藏的光亮

那年暑假,我随奶奶回到了乡下老家。自从上了中学,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去过了。一路上,看着窗外与我记忆中已有些不同的景象,我重新靠回座椅,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那时,我还在读小学,每次放暑假都会回去。夏日的清早,气温还没有那么高,我睁开眼睛,...

阅读广角 | 中国园林

文化茶座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中国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深浸着中国...

精批细改 | 句式多变

作文升格 文题呈现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令你难过的事,让你觉得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与他们相遇是一种幸运。嗨,别沮丧啊!生活中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

知识延伸 | 说明的趣味性

读写快车 左读范文 鲫鱼 贾祖璋 俗语说:“杨柳放鞘,鲫鱼上钓。”去年冬天没有大冷,开春以来,只飘过几朵雪,这几天竟是风和日暖,宛如阳春天气了。走在路上,杨柳枝上的冬芽已经脱去外面的鳞片,放出雀舌那样的嫩叶,不觉就记起了上面这两句故乡的俗语...

同步写作 | 《走进_______》

单元作文 文题速递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请以《走进 》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津 1.选准说明对象 要介绍的建筑可以是单...

同步写作 | 走进永中

习作展示 我们的学校环境优美,处处散发着艺术气息,是一处令人流连忘返的教学胜地。 走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的校园广场和一段长长的走廊。旁边的致远楼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知行楼是实验楼,尚美楼和求真楼是教学楼,综合楼里设有体育馆和食堂...

同步写作 | 走进晋祠

俗话说“地上文物看山西”,的确,山西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惊人。我的家乡、山西的省会——太原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风光秀美、人杰地灵,非常适宜居住。 说起太原,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