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一版2024年第1期

作文周刊·高一版

作文周刊·高一版2024年第1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封面文章 | 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议论文写作中要保证观点阐述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要有层次地阐释自己的观点,不论是中心观点或是分论点的阐述,都要讲求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表达出清晰明确的态度。要想高效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要做到: 一、态度明确,概念界定要精准 每一篇议论文都有自己...

封面文章 | 珍爱呵护土壤

12月5日是第十个世界土壤日,2023年的主题是“土壤和水——生命之源”。土壤是万物根源,承载着人类的衣、食、住、行,它的健康关乎人类可持续的未来。虽然土壤具备自我调节能力,但一旦土壤中的污染物超标,土壤的自我调节能力将随之减弱。因此,我们...

封面文章 | 年度流行语是记录时代变迁的印迹

2023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215...

素材天下 | 种出富裕和幸福

在山东省东南部,有个以种植金银花闻名的城市——平邑。在这座山水小城,金银花的规模化种植颇具历史。每年春末夏初,采金银花成了赶时间的棘手活。金银花长到“大白针”后,一天不采就会开白花,再过一天就会变黄甚至凋落。金银花采收日,只见漫山遍野的金银...

素材天下 | 农村污水治理,让乡村环境越来越宜居

污水治理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但也面临收集处理难、成本高等问题。山东金乡县探索“低成本、易维护、生态化、资源化”的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一体化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 走进金乡县马庙镇杨官庄村,道路整洁,房前屋后清清爽爽。杨官庄村...

素材天下 | 从“一条扁担挑遍全县”到“直播间里唱响黄梅”

在安徽安庆,有一座被誉为“京黄故里,戏曲之乡”的小城——怀宁县。当地的黄梅戏剧团是有着67年历史的老剧团。成立之初,剧团的老一辈演员用扁担挑着服装、乐器、道具,徒步上山下乡送戏。随着送戏活动的开展,“一条扁担挑遍全县”的故事广为流传。 从2...

写作指津 | 观点深刻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如今是自媒体时代,“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是新闻发言人”。 请针对当下复杂的网络话语现象,结合下面所选《论语》中的三句话的内涵,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①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②众恶之,必察...

读写快车 | 厨房里的看客

多年来我脑子里没有厨房的概念。当兵前在农村,做饭是母亲的事,与小孩子无关;即便是农村的大男人,几乎也没有下厨房做饭的,如果大男人下厨房做饭,会让人瞧不起。严格说起来,农村也没有厨房,一进门就是堂屋,屋里垒着两个大灶,安着两口巨大的铁锅,完全...

读写快车 | 葱香

秋风微凉,带来阵阵葱香,脚步也随之轻快了许多。再走几步,我发现前面有一辆卖煎饼的小摊车。 “叔叔,一张煎饼。”“好嘞!”只见他那双黝黑的大手,轻盈地用铁铲掀起薄薄的一层面皮,随着他手的挥舞,那面皮在空中旋转,如少女轻盈的裙摆一般,然后华丽地...

佳作秀场 | 以笔敲开心灵之窗

从四肢健全到终身坐轮椅,转变只在几天之间;从迷茫困惑到精神明亮,却长达四十多年。写作、思考,对生命的不断探寻,给予了史铁生精神与心灵的治愈,使其在长达四十年的轮椅生涯中,以笔敲开心灵之窗,洞悉世间万物,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一蜕变并不容...

佳作秀场 | 年味

大年初一的清晨,鞭炮声和着鸡鸣声将我从睡梦中唤醒,随手揉了一把蓬乱的头发,新的一年在鸡鸣鸭叫中开始。 太阳刚从山的那一头爬上来,勤劳的农家人已经开始杀鸡宰鸭,准备祭祖。我们家回来得有点晚,来不及提前准备,所以稍显兵荒马乱。当我懒洋洋地从楼上...

佳作秀场 | 燃烧坚毅志,淬炼爱国情

踏经山河湖海,赏遍暮霭烟霞,聆听隐约的跫音,我看见历史长河中那些民族巨擘以己为烛,燃烧自己淬炼爱国之志:杜工部于颠沛流离、波折坎坷中毫不退却,吟咏出“致君尧舜禹,再使风俗淳”的豪情;民族英雄林则徐戍守艰苦偏远的伊犁,风霜雪雨中展现“苟利国家...

写作训练 | 阐述观点

文题亮相 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 思路导引 本次写作任务是针对《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的仁政思想阐述自己的观点。 首先,针对问题,确定观点。《齐...

写作训练 | 仁法合一,共铸和谐

战国乱世,孟子发出振聋发聩之言:“施仁政,方可保四海。”然而,国家治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仅靠仁政是不够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够自行。”唯有仁与法兼济,德治与法治共施,方可“保四海”。 孟子的仁政思想,倡导“以民为本”。在霸权至上的乱...

写作训练 | 以霸者之剑捍卫仁德之治

武力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试想,一个只实行仁政的国家,是否真的能捍卫自己的安全? 孟子提倡不使用武力,“以力假仁者霸”,认为以力治人,不得民心。接受孟子思想的...

阅读时光 | 传统文化

【导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选文一 《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节选) ◎杨 ...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