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从“随性”开始创造 写作文和写小说、诗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写作。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写作文当然有其难度,也正因为难,才显出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先说“难”。我们无非觉得“两点一线”过日子的人没有东西写,“不识愁滋味”的人不会写,而中学生恰好是这两类人的结合...
新文苑·新青年 | 特别策划:德寿宫里有什么 【编者按】 德寿宫曾是我国南宋规制最高的建筑之一,后不幸被大火焚毁乃至废弃。如今依托遗址原址新建成的德寿宫,作为南宋文化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再度焕发生机。历史的“真滋味”或浓或淡,宋之繁盛在德寿宫的椅头、脚踏上,宋之风雅在德寿宫的茶具、青瓷里...
新文苑·新青年 | 红墙之下 我叫阿福,尊名“金丝虎”,出生在一片红墙之下。 我的主人是宋高宗最宠爱的小公主,小公主也不怎么管我,将我放养在这里。听小公主说,这个地方叫德寿宫,是我们的家。 德寿宫的白天很美。 宫殿与园林相连,莺歌燕舞。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重华宫的石阶...
新文苑·新青年 | 爷爷与德寿宫 198路公交车在鼓楼站停下的时候,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哧——”随即车门“哗啦”一声打开。囡囡站起来跳下车。道路两旁的香樟枝繁叶茂,“沙沙”地摇晃树梢,掩映着不远处深红的宫墙。爷爷站起身,伸手托了托头上深黑色的毡帽,想起了很久前中河边那个波光...
新文苑·新青年 | 没才 淳熙十六年 临安德寿宫 岱赭色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窗内信灯明晃,窗外细雨横斜,典雅的暖炉置于案前,香雾袅袅。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是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放着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几枝海棠...
新文苑·新青年 | 见物,见人,见风韵 生活在浙江,尤其是生活在杭州,真的是非常幸运,因为杭州是地地道道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浙江“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逐步推进,更多带有悠久历史的人文景点被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比如去年11月“火出圈”的德寿宫。 作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杭...
新文苑·新青年 | 错位的“标签” 暮色渐渐染上天空,城市如昼伏夜出的动物一般活了过来。 夜晚的城市是活的,灯火璀璨,人声鼎沸。她游走于这酒绿灯红中,入眼的却是周围人对她的指指点点,提醒她是个格格不入的存在。 她茫然抬头,林立的高楼泛着金属的光泽,直刺得她眼睛生疼。周围的人头...
新文苑·新青年 | 我命由我不由“签”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高效率。看标签就是人们看世界最便捷的方式。正因如此,标签渐渐开始定义我们的生活:买件商品,先看标签,不妥则罢;聊天交友,先看标签,信息相符,申请好友……我们不能否定标签的作用,因为它确实提高了人们处理事情的...
新文苑·新青年 | 智对“标签”,臻于至善 小时候,我们常给剧中的人物贴上“好人”“坏人”的标签;长大后,我们喜欢给东西归类和贴标签,这样方便区分。而慢慢地,我们也开始喜欢为他人贴标签。给人贴标签很容易,但真正了解一个人却很难,同时也会忽略很多更加重要的细节。 标签之下,重重合围 还...
新文苑·新青年 | 桥和所有通向远方的路 夕阳余照跃过淡紫的云霞,勾勒出翻腾着的云雾形体。黝黑的古塔静默在这场九月的小雨中,车流滚滚,过往如云,最后化作一抹难以捕捉的色彩,染在灰紫建筑模糊的影子里。 十一楼的玻璃窗划开了我和外界,蓝色玻璃上我的投影看着跨江大桥上的车水马龙发愣。雨水...
新文苑·新青年 | 伯父的饭店 袅袅炊烟,舒卷绵延;涓涓细流,穿过原野。原野边缘依山建起的是伯伯的饭店——花果农庄。 这是间老屋,门口的枯树与斑驳的台阶已经见证了几十年的花开花落、人来人往。屋子像耄耋老人般浸染着悠悠岁月的痕迹。门口的“福”字已模糊到无法考证是哪一年贴上的...
新文苑·新青年 | 屏蔽 那山石是蹚过岁月走来的。浮沉中,人世间的纷扰、繁琐,似都被它屏蔽在外了,忘却了流年,积淀了时间。 这便是乡里屹于山坡之上的一块山石。回忆里,时逢秋季,周围的落叶也随风而去了,不愿与山石为伴,但它却似一个沉着的老者,屏蔽了周遭的纷扰。少时,我...
新文苑·新青年 | 青山 我是古城外的远山。 世人曾为我描摹青黛的蛾眉,雾霭迷蒙是我千年不变的淡妆浓抹。白云千载寂悠悠,我依旧是人间的亘古不变。 许多人走过我。 那是牡丹盛开的恢宏长安。“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花间一酒是他的月色,九州一色是他的清霜。可赞...
新文苑·新青年 | 唤醒 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 ——木心 是那一丝触动,牵动思绪变作悄然落泪的脆弱;是那一份信念,支撑着自己化为毅然向前的坚强。 彳亍于彷徨间,奔波于忙碌繁杂的世界中,身旁簇拥着妖冶霓虹,堆积着世俗人情,不知人性在此般繁华又落寞的世间如何被泯灭...
新文苑·新青年 | 静听万物之音 生活在喧嚣的城市,我们应当于繁杂之中为自己寻得一片宁静。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不胜疲惫地放下手中的笔,抬头仰望窗外的蓝天。阳光从树叶的罅隙中投下一个个光斑,随微风轻轻摇曳着。天气不错,我想,那便去郊外看看吧。 未叫亲友伴随,我独自骑车去了郊外...
新写作·新高考 | 传统与创新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 一、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舞者身着青绿色曳地长裙,头梳高耸的发髻,慢移莲步,翩跹起舞,观众直呼“青绿腰好美、好绝”,据说点赞数超过3亿。该节目以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新写作·新高考 | 树立新时代人才观 【时事速递】 2022年2月,“超700硕博竞争县级人才计划导致面试延期”的新闻一度登上热搜。5月,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基层岗吸引了24名来自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同月,一则“清华女博士报考长沙市公安局岳麓分局协警”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此类...
新阅读·新视野 | 当我步入丛林 祝建清,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系统级优秀教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数星星的孩子》《在人声鼎沸的地方》,出版诗歌合集《野外七人诗选》。 “赤松、白桦管理着更广袤的国土。” ——在...
新阅读·新视野 | 穿越时空去看德寿宫 周华诚,稻田工作者、作家、出版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成员,“父亲的水稻田”创始人。出版作品《德寿宫八百年》《江南三书》《陪花再坐一会儿》等20余种。近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