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 玉文化 在国人眼中,玉不仅仅是一件饰品或器物,更是一份文化的传承,一种内涵的滋养。在我们的文化认知里,它包含着“宁为玉碎”的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心愿,“润泽以温”的无私仁德以及“瑕不掩瑜”的光明正大。玉,卓然而尊贵,温润而高洁。 “玉”...
精批细改 | 写出记叙文的波澜 写作误区同学们写作文,大都平铺直叙,如白开水,淡而无味。所述故事中,没有设置悬念,没有意外的冲突,也没有前后的对比,更没有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故事结局也没有发生突转,只是按照故事本身铺展开来,如记流水账一般,又如走进一条笔直的小巷,一眼就可以...
读写指津 | 听,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 文题亮相在我们读过的文章中,有很多声音让人刻骨铭心:《秋天的怀念》里,“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的如泣如诉,是母爱的声音;《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的耐心指引,是鼓励的声音;《猫》...
读写指津 | 听,花落的声音 深夜翻书,指尖刚划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就听见“啪”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砸在了窗上。脖颈向前挪移,看到斜向跌落的雨滴正在慢慢滑行,便有一种轻抚心扉的温柔触感。目光延伸,更远一些,我看到了老家灯影雨丝里那棵开得正盛的杏树,安...
读写指津 | 听,鞭策的声音 雪欺树竹甚,竹却与天齐。 ——题记“你看这字,鹿鹿鱼鱼的。”伴随着窗外呼啸的风声,姥爷严厉的训斥刺激着我的耳膜。我怔怔地看着姥爷,不敢作声,他一把夺过我的毛笔,随着笔尖不停地游走,一幅漂亮的行书映入我的眼帘。姥爷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在我眼中,...
读写指津 | 听,稚嫩的声音 “哇——”一阵恼人的哭声传来,我停下手中的笔,风一样地循声跑去。这样的声音只有我的弟弟才能发出,只见他紧闭双眼,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那“血盆大口”仿佛都能塞进去一个拳头了!我赶紧打开柜子,拿出一点好吃的逗他。我把饼干在他眼前晃了晃,哭声立刻停...
佳作秀场 | 藏在时光里的红蜻蜓 我曾读过一篇叫《红蜻蜓》的文章:“夕阳落在红蜻蜓的翅膀上,反射出清晨的回响。”这短短的一句话,愣是让我记了好几年,因为喜欢,也因为某些回忆。我的童年是在昆山度过的,和我的外公外婆住在一起。那是一段很快乐的时光,虽然长大后,父母每每提及我们之...
佳作秀场 | 相册的故事 我家有一本厚厚的相册,就像我家的一部档案。第一页,是一张黑白的全家福,大概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低矮的土坯房前,坐着我的太爷爷、太奶奶、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的衣裤上有着大大小小的补丁,可看出当时家里的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在这张照片上却透露...
佳作秀场 | 好家风如茶 好的家风如一杯茶,或清淡,或醇厚。时代交替,好家风被代代相传,直到传遍社会的每个角落。沏茶人情态凝重,手艺熟练,茶水间凝聚着他的心血;品茶人神情庄严,动作谨慎,每一杯好茶都值得品味,也正如每一种好家风都值得传承一样。好家风如茶,有时会很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