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2023年第11期

读书

读书2023年第11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

目录

| 考古与文献之间的夏文明

作为近二十年来夏文化考古代表作之一,冈村秀典的《夏王朝——中国文明的原像》(以下简称《夏王朝》)通过考古分析探讨早期中国三代文明的起源与特征,特别是王权和王朝的诞生过程与动因,回应史学界流行的疑古思想

| 末日与重生:一种边缘形态的博物民族志

美国人类学家罗安清(Anna Lowenhaupt Tsing)的《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以下简称《末日松茸》)是近期广受关注的一部民族志作品。她以追踪松茸为线索,把与之相关的、不受关

| 品节的刻度

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十二月初三日,皇帝弘历谕称翻阅《明末诸臣奏疏》,语多可采,不必全禁,而王永吉、龚鼎孳、吴伟业等“其人既不足齿,则其言不当复存,自应概从删削”。那是四库开馆的第五个年头,伴随而起

| “地区研究”的学科理由

在晚近的中国学术界,有一个非常抢眼的趋势,就是“地区研究”或曰“区域研究”在很多大学都正蓄势待发。这种势头,作为一种相当突出的表征,可说是最明显地说明了随着国力的逐步上升,中国也正谋求充当“世界性存在

| 超越于混战之上

当今的世界,俄乌战争打得正酣,战争的乌云,在全球密布。“二战”以后,全球享受了近八十年的和平红利,虽然有局部战火,但没有牵动世界的全局性大战。然而,俄乌战争颠覆了全球的能源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也深刻改

| 傅斯年的学术自限

历史诠释虽然不妨复杂,历史本身却相对单纯。如果希图还原历史,只能以化繁为简的原则,清理同代的附丽和后人的解读,直达单纯的核心。果真如此的话,历史真相或可以说是简单的,这样的史学也将简洁明了,值得称为“

|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一天下午,正在家里写这篇文章,师姐打电话来,说要请导师谢冕先生和师母吃顿饭,聊聊天。我一听说有好饭吃,就立刻放下手边的工作不管,于是两个小时后,我们师徒四人就坐在某餐厅里了。我们的餐桌后面墙上是“乌托

短长书 | 幼发拉底河的芦笛之歌

听,芦笛如何将心声吐露它倾诉着世间的离别之苦——鲁米:《芦笛之歌》一盛夏七月,疫情结束后第一次出访,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后,我跟随几位师友,到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南部的尚勒乌尔法(Şan

短长书 | 作为工具的历史,抑或是被唤起的记忆?

一在日本名古屋市千种区,有振甫町、振甫新田、振甫山等以“振甫”为名的地方。这些地名皆出自长眠于振甫山中的张振甫。传说,张振甫是一位明朝皇室成员(有淮王朱常清、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灿等不同说法)的化名。

短长书 | 来新夏致朱正的四封信

二0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来新夏先生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去世,享年九十二岁。来先生去世后,天津问津书院即向各界友朋发出了《来新夏先生资料征集启事》,其中包括来先生的书信、照片、手迹等。来先生夫人焦静宜老

短长书 | 卡夫卡的先驱者

一博尔赫斯一九五一年写过一篇短文,题为《卡夫卡及其先驱者》(王永年译)。文中提出一个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卡夫卡的风格独特,但是否真的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横空出世?博尔赫斯说,其实卡夫卡那种声音(或语法)在不

短长书 | 诛心,才是小说家的胜场

科尔姆·托宾在纪录片《在记忆的海滩上》(Colm Tóibín: On Memory s Shore )谈到《魔术师》时这样说:“托马斯·曼生于一八七五年,死于一九五五年,这是二十世纪的典型人生案例。

短长书 | 单于的后裔

如果我们今天出一道地理考题:“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和西安有什么关系?”恐怕这超过一千公里距离的两处地方,令当下的读者难以产生直接的联想。实际上,时间退回到公元六世纪上半叶,距今一千五百年的六镇之乱——北

短长书 | 尼安德特人为什么会灭绝?

二0二二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生物学家斯万特·帕博(Swante Pἅἅb o),表彰他在尼安德特人基因测序上的成就。尼安德特人是谁?为什么研究他们的基因有这么了不起,以致诺贝尔奖委员会要隆

品书录 | 神坛下的人民形象

今天阅读《社会契约论》时,如果认为卢梭一心要打造一个道德理想国的话,那就是对卢梭和《社会契约论》的误解。事实上,如果不通过现实主义的镜头,人们几乎无法阅读卢梭;《社会契约论》并不涉及纯粹的理想状态,它

品书录 | 如何面对“成瘾”?

最近,武汉大学一份名为《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的研究报告(参见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田野来风》二0二二年第三十二期)引起社会关注。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成瘾问题愈发严

品书录 | 知太古音

不经意间,古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已有二十年,它从不为多数人知晓的小众艺术,变成拥有考级体系的大众乐器,国人对古琴的认知确实深入了不知凡几。不过,现在人们所乐道的,多是古琴

品书录 | 诺维萨德:文静的塞尔维亚人

离开布达佩斯的那一天下着雨夹雪,城市的巴洛克建筑物披上了冰霜冷雨的面纱,好像在赶我走。我紧赶慢赶到了城郊的大巴站,狼狈地登上跨境巴士,终于和窗外阴郁的中欧景象挥手再见。匈牙利大平原一马平川,向南延伸,

品书录 | 异装的歌

国家是否也可以像一个人那样,敏感、易怒、自大而目空一切?在埃米尔·涂尔干看来,“一战”时期的德国正是如此。它不能容忍任何觉得有侮自己尊严的行为,也不承认有什么应当恪守的国际准则和约定;绝不应怯懦地回避

品书录 | 重思长时段历史研究中的社会科学方法

最近十几年来,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互相碰撞、彼此借鉴,二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今年七月,跨学科的中青年学人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试着对历史和社会科学结合最紧密的长时段历史分析加以总结。——编

读书短札 | “子起”是史枚的笔名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叙述《读书》杂志关于读书应不应该有禁区的争论时提到,“倪子明则以‘子起’为笔名写了一篇《读书应当无禁区》”。沈昌文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也说:“《读书》的实际负责人倪子明以‘子起’

读书短札 | 九头鸟

湖北人有个外号,“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那意思是说,湖北人厉害。北京有家饭馆,专做湖北菜,就叫“九头鸟”。湖北人厉害, 古代就有名。当年,晋楚争霸,楚人来势汹汹,晋文公“退避三舍”以报之,那是真正

读书短札 | 夭子蛮

成公二年《传》记楚子反欲娶夏姬,申公巫臣谏止,称夏姬不祥人,“夭子蛮”即其一。子蛮,杜预《注》:“郑灵公,夏姬之兄,杀死无后。”据昭公二十八年《传》,郑灵公字子貉,此云子蛮,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怀

读书短札 | 技良人

吾乡方言夸人心灵手巧,曰:jìliǎng。吾曾与几位文友讨论过这个词究竟该如何写。有人说应写为“计量”,有人说应写为“机灵”,我觉得写成“技良”似乎更靠谱一点。在县化肥厂当过车间主任的冯广就是个技良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