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 | 由着点儿它,就好活了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描绘她家后园的情形:“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
特别报道 | 儿童友好社会:行动,总会有改变发生 什么是“儿童友好”?“儿童友好就是对儿童好。关键在于判断标准,是儿童觉得对自己好,还是大人想当然地认为—你们需要这些。”这是公益人李光敏的回答。2014年,丁勇和伙伴们在厦门发起了“鸟巢计划”,为城中
特别报道 | 丁勇: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一座更好的图书馆 7月初的一天下午,樊越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电话突然响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外地的陌生号码。樊越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电话。电话那端是一个带着南方口音的男人,他说:“樊越老师,你好。我是丁勇,我正在来兰
特别报道 | 儿童友好:改变从点滴做起 当小朋友骑着自己心爱的滑板车去上幼儿园,幼儿园门前有滑板车专用“停车区”;当为手术而惶恐不安的孩子坐进有趣的小汽车进入手术室;当更多从儿童视角出发的设施出现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知道,“儿童友好城市”不
特别报道 | 真实地看见 “结香,最近经历的一些事,让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我在儿童空间和夏令营时的经历。我虽然在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方面依然有所欠缺,但若跑步或升旗时没有人愿意去站第一排,我学会了做那个愿意站出来的人;没有人愿意当
城南旧事 | 和父亲一起做门卫 11995年夏天,12岁的我考上了县重点中学,消息很快传遍了父亲老李所在的印刷厂。8月,老李从省城看病回来,家里已是债台高筑。他得了心脏病,而且越来越严重。母亲杨玉兰本在乡下茧站上班,1个多月前,她请
城南旧事 | 抓贼的人 一昨天听到了一个女刑警的故事。她是20世纪60年代生人,从小只有两个梦想:入伍和从警。高考落榜后,她发现自己有着超凡的生意头脑。她给印刷店做小工,看到印名片的人多,扭头就自己单干,薄利多销,80年代末
城南旧事 | 外婆家 一外婆五六岁时就被送到外公家,是那个年代所说的“童养媳”。倒不是外公家多有钱,只是一家穷,另一家更穷罢了。小时候,每到阳光灿烂的星期天,妈妈就牵着我去外婆家。那时我们住的家属院院子里有棵大梧桐树,邻居
城南旧事 | 那个蹦来蹦去的金黄色下午 我这辈子不仅没上过大学,也没上过像样的高中、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妈妈的工厂有上百个育龄妇女,除了孩子已经读小学、初中的,剩下学龄前的小家伙有好几十个,都得跟着妈妈去上班。这几十个精力旺盛、防护能力
无关风月 | 在阿龙山的夏天里薅草 一座庭院,要是杂草丛生,总会让人觉得凄凉。我们一家回阿龙山前,嫂子到我家老房子,提前打开钉死的门窗晾晾霉气,还随手在院里录了段视频发过来。不看不要紧,一看真是让我伤心不已—干燥发白的土地在烈日的照耀下
无关风月 | 茄子72变 七八月份,蔬菜丰收,我们去婆婆家拿回来一大堆茄子、辣子、韭菜、丝瓜。这些蔬菜囤积在冰箱里,对我而言,成了焦虑和烦躁的来源—我必须在它们变得不新鲜之前消灭掉它们。那些日子里,我每天打开冰箱,就会拧着眉头
心的对话 | 带爸妈去酒吧 25岁这一年我做的所有决定里,带爸妈去酒吧认识我的朋友们,一定是最正确的那个。爸妈没去过酒吧,也不认识我的朋友。他们平时在家乡那座三线城市生活,只在我小时候认识我的几个同学。大学以后我四处游学,他们就
心的对话 | 我那爱买打折商品的妈妈 一妈妈在澳大利亚认识的第一个单词是“special(特价)”。第一次逛超市,她就问我哪里有打折的东西,当我指给她写着“special”的标签牌时,她的眼睛好像都在放光。随着妈妈对各个打折区域的熟悉,她
人在旅途 | 当我按下快门 一挎上相机,背着反光板和小道具,穿梭在各大景区如织的人潮里—今年,我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约拍摄影师。想要“搞副业”的念头由来已久,恰好西安如火如荼的旅游热潮为我提供了赚钱新思路。于是,我在热门平台上
人在旅途 | 50岁农民工的双面人生:身体在搬砖,灵魂在歌唱 每当夜幕降临,叶小扬都会抱着吉他站在杂乱无章的工地上,打开手机,开始唱歌。视频里,他面容黝黑,衣服上挂着斑斑污泥,歌声却自由自在,仿佛一条清澈干净的河。叶小扬是一名歌手,也是一名建筑工人。作为和平县第
笔端流云 | 蓬勃生长 学校西门的时光咖啡馆,是我们聚会的根据地。这里的灯光永远都是温馨的暖色调,散发着慵懒、散漫的气息。音乐也如梦境般飘忽不定,让人沉溺。再急迫的人,一踏进时光咖啡馆,陷入柔软的沙发,就仿佛忘了外面的喧嚣和
百家杂谈 | 我在德国打过的工 一因受了毛姆的蛊惑,我在学生时代一直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是件既浪漫又充满哲理的事。每当读到他笔下的主人公放弃优越的生活去工厂做工,去巴黎住阁楼、啃干面包,做水手出海、满世界跑时,我都心生羡慕,常幻想着自己
专栏 | 城墙上 一我发现,读过几本书,念了几句诗词歌赋的人,心里就会潜移默化地生出两个梦来,一个是江南梦,一个是长安梦,如并蒂莲盛开。而我的长安情结和江南情结要比旁人强烈些,因为在最好的年华里,我在西安爱过一个江南女
专栏 | 人生就是一个蛋饼接一个蛋饼 一个早晨,我对门口早餐店的主打产品蛋饼产生了兴趣。一张好的蛋饼,软硬适中,香气四溢,表皮脆而不煳,微微焦黄。单吃或夹青菜、培根、榨菜丝,刷点儿辣酱,味道都不错。惊艳只在一瞬间,那是味蕾的觉醒,是行动的
专栏 | 葫芦 《枕草子》中提到,夕颜和朝颜长得很像,花姿有趣,但是夕颜的果实却是五大三粗的可憎模样。朝颜是牵牛花,夕颜是葫芦花,可结个葫芦怎么就可憎了呢?不知清少纳言怎么想的。小葫芦长出来,毛茸茸的,顶着一朵白花。
文化瞭望 | 一次别离 本本月月最最佳佳叶时:在大学即将毕业时,我与好友相约去牛首山游玩。那一天,她说她要留在南京,我说我想回家乡福建。也许是因为烈日炎炎,我们相对无言。到达目的地后,我们被眼前的建筑所震撼。在欧洲建筑风格的
文化瞭望 | 思想碎片 个人的成功让许多人丢失了对社会和他人的真实体感,对自我的迷恋导致人们用“努力”这种字眼来巧妙地自我恭维。—杭州茑屋书店推出的“哪李贵了”类的图书推荐,推荐图书包括《精英的傲慢》《朝不保夕的人》《薪酬之
文化瞭望 | 笑话 笑话儿子读到一句名言:“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他似懂非懂,跑去问爸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爸爸一边摸着自己浑圆的啤酒肚,一边说:“意思就是,虽然我们无法再长高了,但是还可以继续
文化瞭望 | 食菌记 食菌记柳开林 著类型:博物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年8月普通人对菌子的认识或许只停留在菌子的美味和致幻的传说上,但山林间那个奇妙的菌类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精彩。从云南老家山上的菌子,到北京公园、郊区的惊
文化瞭望 | 过往人生 特别推荐:过往人生编剧/导演:席琳·宋主演:格蕾塔·李 刘台午韩裔加拿大籍导演席琳·宋的处女作一鸣惊人,引发无数人到中年的痴男怨女的深深共鸣。这是一首献给旧爱的歌,尽管努力克制,还是令人唏嘘。如果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