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原创版2022年第7期

读者·原创版

读者·原创版2022年第7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读者:原创版》杂志内容涉及社会、话题、职场、情感、人物、婚恋、美文、资讯等。内容形式新颖丰富、原创首发内容集粹,集报道、访谈、言论、评论、随笔、故事、散文、图片等多种形式与一体,与《读者》和时代精髓一脉相承,又散发着自己的独特气质。

目录

开卷 | “做题家”

那年寒假,我在家乡的一所大学英语辅导机构做了两个月的口语老师。来上课的都是当地的大学生,除了她—她来我们这里陪姥姥待一段时间,就报了一个4周的短期班。第一堂课前,有人在学员信息表上看到她读的是全国排名

黄昏菩提 | 豇豆熟了

春天的时候,小姜伟的妈妈要到城里去投奔他爸爸,爸爸承包了一个快递点,妈妈去当老板娘兼包装打码女工。10岁的姜伟被留在乡村,与爷爷奶奶一同过。妈妈心里明白,下一次归来,或许就是6月大忙季节了,能不能赶上

心的对话 | “榜一大哥”是我妈

一网络直播刚火起来的那阵儿,我也掺和了一把。倒不是说想当“网红”,去“带货”或“流量变现”,毕竟,对镜自照一下,咱这相貌,这年纪,加上这口“椒盐川普”,即使有美颜滤镜,在这“颜值当道”的潮流里,也毫无

心的对话 | 流淌的暑假时光

暑假是我最期待的日子,整整两个月的假期,足够我好好玩耍。大孩子们领着我们去地里玩、河里玩,玩累了,直接找个麦垛,躺在麦垛上睡觉,身子软软地陷进去。这大把的时间不睡觉,还能干什么呢?下午的阳光暖和但不毒

心的对话 | 一朵蒲公英,落在小陈的土地上

一一觉醒来,发现床上竟有一个小人儿。屋后老柿子树的阴影裹挟着细碎阳光,透过窗户爬了进来,正在他的脸上摇晃。他很小,小脸、小手、小脚、小身子,软乎乎的,可爱得很。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躺在我的

城南旧事 | 在伊犁:只有冬天的村庄

一记忆里的伊犁,每个冬天都会下没过膝盖的雪。在大雪后独有的静谧空灵中,天地间只剩下惊心动魄的蓝和令人目眩神迷的白,一切物体的轮廓都变得圆润敦厚。在夜无比漫长的冬日里,人们的生活照常进行。天还未亮,雪地

城南旧事 | 月亮门

一每次翻月亮门,春燕都要托我一把,好像她是李天王,我是她手里的小塔。真是没办法,她高我矮,她胖我瘦,偏偏月亮门的开口处与我胸口齐高,作为山里娃,虽说我也拥有一身爬树的本领,可月亮门下面的墙与一棵树的区

城南旧事 | 老街和图书馆

一那家老图书馆在县城最繁华的那条街上,藏在沿街的一排房子里。说是最繁华的街,也不过是有一两家卖卡带的音像店、满墙满地都是碟片的影碟出租店、能租到全套《西游记》连环画的租书店,还有几家兼卖游戏卡的杂志摊

人在旅途 | 俏三姑

一三姑与我仅见了三次面,她远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嫁得太远了。记得20世纪70年代,三姑、姑父和大表妹回了一趟家,那是个春天,正赶上黄花鱼鱼汛。以前我只在照片里看过她,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庞,大大的眼睛

笔端流云 | 夏夜乘凉

在我的意识里,“乘凉”这个词只跟夏天有关。我离开村子这么多年,在城里工作和生活,我很少听到身边人使用“乘凉”这个词,每到夜晚,也确实没什么人出来乘凉,至多是几个小青年出来夜跑,几个妈妈带着孩子在楼下的

无关风月 | 全世界的房东们

回顾我的每一段旅行,最难忘的是什么呢?志同道合的旅伴?护照上形形色色的出入境章?世界闻名的景点?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某场独特的展览?还是某张“流浪”过的沙发或床?是的,它们都很难忘,但真正让我迷恋的,是

百家杂谈 | 做难一点儿的事情

相信你的大脑经常有人问我,总觉得自己的脑子像生锈了一样,转不动,有什么办法能让大脑转起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呢?一般情况下,我会给他一个最简单的建议:试着去读一些稍微复杂一点儿、需要费脑子的文章或书籍

百家杂谈 | 早就看见你了

偶尔会有人问我,拍了这么多年虫子,不烦吗?摸爬滚打,流汗费力,不累吗?一般情况下我都不解释。两人不在一个频道,对方没有心领神会,妙处自然就难与君说。但对于读者朋友,我还是建议你们常到自然中去看看,微观

百家杂谈 | 爱自己的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爱自己的你快乐吗全世界的人都越来越爱自己了。在网络上搜索“如何爱自己”,你会得到超过20万条搜索结果,提供的方案包括“接纳自己的一切”“做自己就好”“哪怕今天什么也没做,也要为又撑过一天的自己鼓掌”,

专栏 | 矿区的方言作文

一早年我跟随母亲四处漂泊,学了很多地方的方言。我11岁时,母亲嫁给一位煤矿工人,我也随之在山西和内蒙古边界的一片矿区中定居下来。不过当地的方言我怎么也学不会。他们把鼻涕叫“能带”,把没眼色叫“眼蓝蓝”

专栏 | 激流之上

一在卖水果之前,我和老公在超市当理货员,两个人的月收入加起来不到9000元。不过我俩是北京人,本地有房,没有房租压力,又都是苦孩子出身,平时很节俭,日子也还过得去。婆婆老催着我们生孩子,我和老公考虑过

专栏 | 张双喜

一二十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住后村。那曾经是西安很著名的城中村,站在楼顶上可以看到大雁塔的尖。隔壁屋子住着个小哥,姓张,叫双喜,湖南人。说话时,把吃饭叫“掐饭”。双喜白白净净,脾性柔顺,像个蚕宝

专栏 | 画眉

京兆尹张敞天天给妻子画眉,一时传遍长安。实在想象不出张敞画眉的样子:一个男子给女人化妆,总觉着有些隔靴搔痒。倒是唐朝朱庆馀写“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活脱脱的情态,可惜他只是打个比方,其实是

专栏 | 师父要我一同跳槽,我该不该走

特特:你好!我是一名健身教练,我的顶头上司是部门经理,他领我入门,教会我很多东西,我们的关系更像师徒。最近,我所在的健身中心换了老板,新老板和我师父不和,师父要离职,并劝我跟他一起走。出于情分,我应该

文化瞭望 | 那些电影镜头般的生活画面

柒柒:傍晚的故宫,游人渐渐散去。逆着人流走近一处院落时,四周已一片寂静。金色的夕阳余晖洒在砖红色的大门上,一时间似是光阴流转,只觉数百年的时光不过这一门之隔。我带着希冀,小心翼翼地将门推开,一男孩忽然

文化瞭望 | 思想碎片

我相信,人生在必经的“寒冬”里,也带着必然的希望。没有人愿意经历严寒,但它经常不请自来,不经选择;也很少有人敢确信未来一帆风顺,但如果你经历过和见过,你就会相信,并且愿意把它强烈地送给别人,让身边的人

文化瞭望 | 笑话

笑话同事问,童年时期的明星翻红,意味着大家都开始怀旧,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杀马特”也能重新翻红?我说不可能,毕竟大家都没有当年的发量了。医生:“你能不能看到墙上的字?”病人:“什么字,哪儿呢?”医生“

文化瞭望 | 想为你的深夜放一束烟火

想为你的深夜放一束烟火刘 同著类型:随笔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在本书中,刘同写下了23个疗愈心灵的故事,讲述自己如何走过人生中那段颓丧、自我怀疑、不想面对的时光。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深夜难熬、白日

文化瞭望 | 唐顿庄园2

特别推荐:唐顿庄园2导演:西蒙·柯蒂斯主演:米歇尔·道克瑞 休·博纳维尔等基于剧集改编而来的电影版《唐顿庄园2》带给创作者不少难题。一方面,取悦老粉丝几乎是必然要做到的功课;另一方面,也要让不熟悉甚至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