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飞影 |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每年的6月,莘莘学子都会迎来人生的一次重大考验——高考,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未来而奋斗。相信自己,追逐梦想,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又到一年高考季。高考是拼搏、奋进
中原文学 | 精神原乡的灵魂深渊 灵魂是精神生命的动力,灵魂深渊则蕴蓄着来自生命深处的诗学力量。——题记一、从《爱河》的起始到《响器》的绝响:马新朝一生都在寻找精神的原乡,从而铸炼三大诗学幻象。又读了一遍马新朝先生的绝响诗集《响器》,
中原文学 | 冯杰散文的“破”与“立” 冯杰的散文当然是散的,一直如此,谈天说地,谈鬼说神,似乎漫无边际。但是,似乎《闲逛荡》更过分散漫了一些,他把《清明上河图》与历史、当下结合起来,由画而入史,又关联当下的开封城,让画上的人物、动物自由走
名家名画 | 特立独行 学贯中西 吴冠中(1919—2010)既是一名特点鲜明的画家,也是一名敏锐的理论家。因为他的作品和理论往往充满争议,我们只有对他的艺术和言论辩证地加以评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全面而真实的吴冠中形象。一、吴冠中是一
经典逸趣 | 《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意、情意与深意(下) 四接下来,我们一起读《唐诗三百首》中柳宗元(773—819)的诗。柳宗元在《渔翁》中写道:“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jí)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ǎi)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
新乡土诗歌 | 无边的精神痛苦与“个性化”进程中“后现代”的空虚 摘要:中国诗歌中的苦闷是一种“古典文人式”的政治苦闷,在现代诗人那里,他们的苦闷则转化为“政治—生命”苦闷。更为年轻的90后诗歌则站在这两大苦闷书写传统上,开掘小人物精神深处无边的痛苦,揭示“个性化”
地域文学 | 论李娟散文的阿勒泰书写 摘 要:李娟创作了大量带有浓郁阿勒泰地域特色的散文,使阿勒泰成为其文学创作的精神坐标,带给读者全新的审美体验。她细腻记录和书写阿勒泰地区的自然之美与游牧民族的生命形式,呈现出文学地理视域下的人文景观特
戏曲文学 | 论李清照在21世纪戏曲中的文化价值 摘要:新时期以来,戏曲剧作家对李清照故事的创作展现了极大的热情,21世纪诞生的京剧、粤剧、昆剧三个以李清照为主人公的戏曲作品各自独立,颇具代表性。由于编剧有不同的价值观与创作理念,且不同戏曲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