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调2023年第6期

南腔北调

南腔北调2023年第6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南腔北调》创刊于1964年,系经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权威文艺类期刊。杂志主要刊发文艺类与教育类的理论研究文章,同时开辟部分版面刊登经济、管理、法律、社会、科技类论文。主要栏目有:学术新论、作品研究、文学争鸣、艺术之窗、世界文艺、文史天地、教育探讨、文史教学、艺术教学、文化科技、学校管理、语言研析、艺术市场、文化产业、法制文化、工作思考、社会观察等。

目录

文艺新时代 | 把风暴都留在了心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新征程,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

文艺新时代 |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找寻诗意生活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一种全新人类文明形态。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

中原文学 | 北中原记忆、消失的风景与物哀美学

摘要:冯杰的艺术创作广泛涉及文学、书法、绘画等,以不同表现形式的共融共通,执着于书写他的“北中原”世界,以“非尔雅”的方言姿态守望这片丰饶的土地,在行将消失的北中原风景中呈现出其独有的乡村物哀美学风貌

中原文学 | 一幅具有烟火气息的老街风情图

摘要:刘建超的小小说新著《老街故事》,以诚恳的写作态度,为老街的各色人物立传,勾勒出一幅具有烟火气息的老街风情图。该作品注重作品思想内涵的建构,运用多种手段提升其艺术品位,彰显了其与众不同的文学气质。

白洋淀诗学 | 芒克:飞向墓地的老鹰

白洋淀诗歌群落中的“三剑客”芒克、根子、多多,他们是北京三中初二七班的同班同学,乘同一辆马车到白洋淀,又同样都写一手好诗,故被称为“三剑客”。他们对当时的诗歌写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林莽我想具有密切

名家新作 | 《一把刀,千个字》的对照叙事

摘要:对照叙事是王安忆小说叙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呈现于其新作《一把刀,千个字》中。王安忆的这部小说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对照组,并从中挖掘出不寻常的意义:热烈场面虽被置于主要地位,但需辅以平静因素调节

小说小评 | 论徐则臣《北上》的地方志书写

摘要:《北上》是徐则臣创作的一部呈现民族秘史与运河景观的小说,作者从文明论视角出发,以历史为基点书写了一次向北的航行,其中关于运河沿岸的自然景色和人文习俗的描绘,构成了小说地方志色彩的重要维度。本文以

画的絮语 | “后工笔”与“新境象”的探索者

花鸟画,简称花鸟,是以花木禽鸟为描绘主体的绘画,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画科。花鸟画的题材范围很广,《宣和画谱》的“花鸟叙论”有云:“葩华秀茂见于百卉众木者,不可胜计。”[1]按今之分类,花鸟画包括花卉、蔬果

外国文学 | 拉希莉《真正的门房》中的意脉研究

摘要:美国作家裘帕·拉希莉在《真正的门房》中书写了一个印度难民在一幢老旧印度公寓楼中渴求归属和庇护的故事。在故事中人物试图与公寓楼空间及该空间内的事物建立一种想象的联系。借助文学文本解读学发现小说的意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