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园2022年第6期

百花园

百花园2022年第6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百花园》依托20余年来培养的小小说名家,第一时间推出精品佳作,打造最受读者欢迎的小小说时尚类刊物。

目录

言说 | 关于故事和叙述

在上千种不同的语言中,在最为繁复的生活状态里,人们世世代代,从远古祖先们在茅屋里和火炉旁讲史叙旧,到当今世界各地的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小说,总是编织关于人的命运的故事。这种故事被人们无止无休地讲下去。有时

正典 | 狼 牙

那颗白森森的狼牙,挂在老熊的脖子上已经有好多年了。冬天穿衣服多时,这颗狼牙还不明显,但是到了夏天,狼牙就在他的胸前晃来晃去,成为他身上的一种特殊标志。不知道他姓名的,就称他为“那个戴着狼牙的家伙”,后

正典 | 放 山

放山前,他们都来签一张生死契。没人认字儿,石把头找保人给念了一遍:“穿林攀崖,虎豹狼虫,死生有命,愿签此契。”挨个儿传看了一遍,白纸黑字像黑白无常。顺子拿出把小洋刀,在每个放山人粗黑的拇指上划上一刀,

专辑 | 苏奴三题

油画中的护灯者苏奴站在嘉措的身后,看后者即将完成的一幅油画:作坊不足15平方米,一条笨拙的褐色长条藏柜正对着店门。柜面上,摆着六七双高高低低的藏式靴子——皮面的,装饰简单,看起来挺结实;布面的,缝着氆

专辑 | 《苏奴》创作谈

“苏奴”是个人名,在藏语里,是“富贵”的意思。普通藏族人的名字,有以自然界的实物命名的,比如“尼玛”指太阳,“班玛”指莲花,“措姆”指大海。有以出生的日子为名字的,比如“次松”指初三,“巴桑”指星期五

中国元素·家风 | 吃 瓜

孙子指着茶几上的西瓜问奶奶:“这玩意儿你认识吗?”老太盯着看了半天,用手指着说:“这是西瓜吧?”身边的女儿笑了,边笑边用蒲扇扇着。孙子也笑了,说:“是呀。”老太说:“叫你一问我还不敢认了,我没傻透腔吧

小时候 | 会跳舞的向日葵

院子里的向日葵们一醒来,就开始跳舞。一早,爹爹去学校了,它们的头齐刷刷地朝着爹爹去的方向舞动。“妈妈,向日葵也喜欢上学吗?”妈妈扑哧一声笑了。突然,她从衣橱里翻出粉红色灯芯绒上衣、蓝色卡其裤、白球鞋,

小时候 | 秘 密

村里的老太太们在我的耳朵边“嘭嘭”地拍手,然后神色戚然地摇摇头:“苦命哦!”我从没发出过任何完整而有意义的音节,因为妈妈耳朵听不见,也不会说话。他们都以为我又聋又哑,除了爸爸。爸爸总是笑眯眯地说:“小

芳华 | 大路上来了我陈士铎

傍晚,我把没有铃铛的自行车停在了大隅口。大隅口,是整个县城中心的十字路口,也是城里地势最高的位置。站在大隅口,我像一个巨人。抬头望天,天阴得像薄皮冬瓜,随时都会漏水的样子;扭身看街上,行人如蚂蚁一样匆

素年 | 秋 瓦

老城多少还残留了一些老宅子,那屋顶的瓦也有了年岁,发黑,也发白,像秋霜打过一般,所以当地人叫它“老霜瓦”,或者是“秋瓦”。袁韶华熟悉这些词,是在自己来到这个城市之后、常绥离开这个城市之前。常绥走时,推

素年 | 猫儿不睡

赵阿多回头时已经看不到拖着行李离开的张蔚民了。她知道,这次他们是彻底分开了。她就站在那儿,脚跟像钉进柏油路,头晕了一阵,神经末端坏死般失去知觉。她看了一眼路灯下情欲横流般的水坑,倒映出自己颓败的样子。

世相 | 刷 脸

吴美玉有些郁闷。招惹她的,是小区新安装的门禁系统。小区打算升级为智慧小区,门禁要变成刷脸那种。新设备已经安装好了,竖立在大门口,但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进出还用感应钥匙扣。不过,刷脸设备也没闲着,人一走

世相 | 骗 局

我一拉开这扇窄窄的玻璃门,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还是那个小丫头,她正躺在躺椅里玩手机。“哟,好久不见啊!”我说。接着我就掏出身份证,在电脑屏幕下面找到了验证装置。“刷脸。”一个低哑细小的声音指示道。我往旁

世相 | 猎 人

栓子九岁那年,他爹就是闻名察哈尔的猎人。那些年县里号召打狼,谁打死的狼多谁就会受到表彰奖励。栓子他爹当年打死了上百只野狼,被省里评为打狼英雄。当时栓子爹受到表彰奖励,披红戴花,打狼的劲头儿更足了。栓子

浮生 | 铁轨上的蚂蚱

方头的是蝗虫,尖脑袋的叫蚂蚱。蚱蜢是蚂蚱的缩小版,长得再像也是两个品种。春天时,有些种类的蝗虫或者蚂蚱或者蚱蜢,身体的颜色是绿的,到了秋天就成了枯草色。从火车库到火车站之间,有片场地是专供即将进站的空

浮生 | 纸扎匠朱二爷

纸扎匠,有的地方叫“扎纸匠”,扎丧葬用的纸人、纸马、纸车、纸屋、纸金银库、九莲灯……凡人间有的东西,纸扎匠都能用纸扎出来。我家邻居哥儿俩都是纸扎匠,姓朱,哥哥朱顺水,弟弟朱顺风。两人一辈子以扎纸为生。

传奇 | 怀仁和尚

窗外的树已繁茂得如伞一般,枝叶擎在小窗之上。正是寅时,夏的夜露端坐在叶片之上,偶尔映出桌上的烛光。坐了二十年的草垫子深深地陷进去,留下了他盘腿而坐的痕迹。怀仁照例已经起来,洗了手脸,泡了茶,开始排字。

传奇 | 廉 石

乾隆十二年,七月,骄阳似火,大地如炙。在京城通往山西的官道上,一队人马不紧不慢地行走着,远远望去,像甲虫一样蠕动。车后,扬起一阵阵呛人的尘土。十多里外的一个山岭上,却是别有一番天地。这里流水潺潺,凉风

它们 | 靳叔家的哈巴

靳叔家的哈巴,黄不黄,白不白,有的地方毛卷,有的地方毛戗,眼睛总是睁不开。这样的狗,不应该有什么“芳芳”“丽丽”等名字,也就只能叫它“哈巴”。这是真的,它就叫“哈巴”。靳叔是离不开哈巴的,因为靳叔是盲

它们 | 阿福是条狗

一人们看上去忙得不可开交。阿福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阿福茫然地看着他们进进出出,把屋子里的东西一样样搬出来,装到车上。车开走了。车又开回来了。阿福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知道自己最好还是老实点儿,现在不是

地方 | 阶州手艺人

洮河绿石砚距阶州三百余里的喇嘛崖盛产制作洮砚的老坑石料。但在宋末就因为过度开采,致使老坑石“鸭头绿”基本绝迹,老坑石中的绿漪石、鹦哥绿、血等石料也极为珍贵。自唐之后,历代名人雅士都以收藏有老坑洮砚为荣

寓言 | 西罗逸事

寻找塔拉法布泽带着年幼的儿子悄悄来到西罗王国西北部的海港齐沃勒。齐沃勒已经没落,就算在它的鼎盛时期,规模也不及王国最大的海港泊拉多的十分之一。住了两天最便宜的小旅店,布泽几乎花完了所有的零钱。就在他焦

村庄 | 荒 凉

罗明帮镇上老陈家装完暖气片出来,才看到雪下得很大,地上的积雪有十厘米厚。陈家大哥担心三轮车开不了,对罗明说:“回不去就住我这儿吧。”罗明说:“没事,我慢慢开。”雪还在下,西北风夹着雪花打在脸上有点儿疼

村庄 | 讨春联

“这次要讨回一副春联。”沙景润想。沙景润正愁没有春联可贴,正好赶上市里书法家在白云村写春联送春联。沙景润记得,一年前,他曾在报纸上见过一副对联:扶贫路上春光满脱困家庭福气多他觉得这副对联写得好,便把它

村庄 | 甜

那天是八月十五,吃罢晌午饭,闰强跟几个小孩子去东大河河堤上玩儿。卫河水安静沉缓地流淌,河堤上刮着小风,天很蓝,太阳很暖。玩了一会儿,闰强有点儿渴了。晌午妈炒了两个鸡蛋,有点儿咸,闰强就着新米饭吃了两碗

评论 | 诗意的地域性表达

文学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总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70后”藏族作家扎西才让非常值得关注。他自20世纪90年代成长起来,到了新世纪,他秉持藏文化传统,以“桑多镇”为领地,建构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