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一道 | 身朵(小说) 一世界罅开一道细缝,静寂在缝隙里游动。铅灰色铁柱掮起高脚茅屋,卧在翠玉般的湖心。柱身上几圈茸茸的绿渍,正与湖水附耳低语。天空湛蓝,几朵云映在湖面,逗引茅屋的倒影。远处,阳光倚着山的峰巅撒下碎银。两把深
星河一道 | 我的门(创作谈) 一个周末清晨,幽静安谧。我端坐在书桌旁,摊开书,时间在恬逸中流淌。忽然,一阵尖利的嘈杂震裂了悠然。我将脸贴向窗玻璃,看见楼下站着好多穿防护服的人。我从叮当作响的手机信息中得知,小区被封了。迅即,我萌生
小说世界 | 宽腰的老婆在宽腰走后 杀把宽腰的腰确实宽,走起路来就跟一堵墙向前推一样。我们家跟他家是邻居,两个院子之间仅隔着一堵并不太厚的墙,宽腰若是用劲,一准能把那堵墙平平地推倒。但我并不担心墙的事,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宽腰能管住那些一
小说世界 | 石头的石头 一今天,石头很高兴,给雅雅办的事相当顺利,对方看过材料后,没说什么,估计是介绍人把好话都讲到前面了,接着他把雅雅直接带到人事科,雅雅就算正式上班了。作为大哥,石头又一脸严肃地向雅雅交代一番,无非是如何
小说世界 | 霞光零乱 一半年前开始,熊尚能不染头了。大背头前半边雪白,后半拉灰黑,从旁搭眼,他脑袋上就是顶着一个太极图。单位里擅长“八卦”的人士相互耳语:“主任这是准备退休了。”老熊真是在做退休前的准备。那次参加N市老同学
小说世界 | 彩旦六爷 一黄河两岸跑口外,跑出名堂的人很多。但哭着跑出去,唱着跑回来的却很少。我们八门镇的老祖宗们,当年手执大刀长矛从洪洞大槐树下,奉诏北上,经过七七四十九个关隘,都没被留下来,直至走脱太行和吕梁两座山脉羁绊
好风 | 救命之恩(小说) 1因为老魏的一句话,李尘决定去找赵锦红掰扯明白,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也太欺负人了吧?李尘感到愤愤不平——全世界的人都能欺负他,唯独赵锦红不行。这天李尘在“望江楼”请老魏喝酒,因为一盘辣子鸡两人差点撕破
好风 | 沪上南柯梦录(小说) 当我拖着行李,在浦东机场走到脚痛之时,我意识到我也在逐步抽离这段如梦似幻的岁月。候机时,我身边有三部手机在大声播放短视频,内容都是静安区疫情;两个男人打着电话,粗鲁地说着宜昌话;其余人低头看手机,似乎
纪实 | 常小刚的农场农事 头一眼看到他时,感觉他像一个人。那个人是谁呢?我一时竟想不起来了。他的脑袋亮亮的,脑袋边缘若有如无的若干根低调的头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于是,不知从哪一天起,他蓄起了胡须,刻意修剪过的胡子,飞檐翘角
纪实 | 山·海·风 南海的文、物与空间叙事2021年5月4日星期二,琼海·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晴朗博物馆是一种特殊空间,从词源学上来说,博物馆(museum)是从希腊神话中主司艺术与科学的女神缪斯(musae)而来,
作家书斋 | 先锋文学观念重塑以及总体性可能 一事实上,从整个文学史的脉络来看,特别是专注于当代中国文学文体的形成和演变,包括文学思潮的生成、发展以至最终的寂灭,都有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这么说的意思是,曾经风行一时的文学概念与文艺思潮
作家书斋 | 人民书写的史诗性光华 散文在新世纪发生了许多新的创作转向,其中之一便是以叙事为转向的变化。但从新世纪二十年来的散文评论情况看,如何能伴随着散文的变革而紧贴着作品开展有意义的研究,是非常值得评论家深思的问题。王兆胜曾提倡:“
作家书斋 | 洞见婚姻深处的存在主义焦虑 李晋瑞是一位视小说为“烛火”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以宏大见长,而是作为历史和人性的旁观者、现实幻象的破坏者。纵观其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有新尝试新突破和新变化。这份敢于不断打破甚至颠覆自己创作风格的魄力,来源
作家书斋 | 经络畅达 山河无恙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抗疫过程中,中医的有效性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山西中医界为本省抗疫和驰援湖北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事迹是值得用文字去铭记的。赵树义的长篇纪实作品《经络
对话 | 百年马烽 编者按:今年是人民作家马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6月12日,“百年马烽——纪念马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五人谈”对话活动在晋阳书院举办,五位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享了马烽先生的创作人生与人民情怀,其中还
对话 | 生态文学的视角和视域选择 编者按:叶梅出版的新书《福道》是一本重要的生态文学散文作品集,从内容的写作到书名的选择都经过了一番深入、细致的考量。本期“对话”以《福道》为支点,细致探究了新时代生态文学作品应以怎样的视角和视域展开、
傅菲专栏 | 裟袍 压在箱底的是一件灰蓝绵质的裟袍,斜襟、宽袍边、肥袖、长直腰身,看得出,穿这件裟袍的人,器宇轩昂如崖石之松。我抖了抖裟袍,提起来,有一股腐湿的味道。我从没见过这件裟袍,棉纱洗得有些薄,纱纹有些皱,布色渐
散文 | 深渊、城堡与白日梦 一关于李青萍,世上尽管有诸多语言,却不能描述她的生命状态。廉价的同情,沉重的哀叹,乃至深切的痛惜都离她太远,甚至与她无关。她只是一名画家,湖北荆州人——楚人爱好自由、桀骜不驯的天性恰好也落在她的生命里
散文 | 古医师 街尾那个身影刚进入我的眼际,我已经辨识出他的特殊符号,我赶紧溜回自家铺门,对里面的爷爷大声报讯:“爷爷!古医师来了!”“辜”和“古”,潮汕话的发音是一样的。我以为古医师姓“古”,直到认识字了,才知道应
散文 | 春归无觅处 粮 食春色似乎比往年来得要早。柳树不说了,绿得最早。杏花开得热烈,满山坡都是它的身影,就像一头奶牛身上一片一片的花斑。桃花也有开的,只是在探头探脑,轮不上唱主角。梨花孕育着花蕾,也是随时准备出场的角色
散文 | 种瓜得豆 一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赣南客家地区,偏有“种瓜得豆”之说。老辈人哪天逮着你说“种瓜得豆”时,往往是斜着眼或眯着眼说话的。不同的眼神传达不同的意思,一是说你痴心妄想,说这话时,眼睛往往斜着看你
散文 | 看梅花飘零 1年年看足了梅花的惊艳,今年就想看看梅花的另一面——哀艳落魄的景象。壬寅正月过后,正值乍暖还寒、梅花飘零的时节,我又独自一人来到了庐州匡河——梅林一线。庐州匡河梅林规模阔大,环境奇崛,东西贯穿14公里
散文 | 高原一壶蓝 常常在离你二十里的地方留宿,远离你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洞察你的美。红碱淖让启明星喊醒了。鱼肚白的天空不断扩展着领地,鸟儿的翅膀被朝露打湿了,几次踩着水飞翔,被迫又降落水面,那声音清脆,给平静的湖面带来生命
散文 | 桑叶如羽 “河东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时,取水酿酒,甚美,故名桑落酒。”——明·镏绩《靡雪录》咏月之时,已是霜序。清晨,黛青色的中条山隐喻在淡薄的雾霭里。山下蜿蜒连绵的桑林上,沾满了露珠。色棕红、状如蚕的桑葚或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