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2024年第5期

黄河

黄河2024年第5期

双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黄河》是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文学双月刊。这里,我们感受到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带有浓郁的黄土地气息的古朴苍劲的文风。“记实文学”,讲述真实的生活故事;“小说世界”,体验浪漫的心路旅程,“作家书斋”,带我们走近一代大家,领略名家风采。

目录

重点推荐 | 三次相遇

一、2001(大事记:7月13日,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民航客机撞击美国世界贸易中心;10月7日,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获得2002年韩日世界杯出线权;11月10日,中国

重点推荐 | 明天更漫长

近些年,我养成骑行的爱好,遇到好天气,我喜欢在小城里漫无目地骑上一圈,有次夜骑,我为了不等红灯,七拐八绕,竟骑到我十几岁时居住过的老城区。我记忆中的街景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做旧如旧的钟鼓楼,以及仿

重点推荐 | 大地上的花朵

1.爸爸回来了我还是回来了。我刚结束了在南方一家工厂打螺丝的工作。一个人长期游走于南方,在工业喧嚣与青春热血的理想中燃烧自己。那时,我曾经无数次地问自己,这样燃烧的意义是什么呢?我逃离故乡时还是一个孩

重点推荐 | 记录一朵花的意义

我记录的是九岁的悦宝和我在湘西南乡村的生活日常。我写这部作品,很多灵感来自于她写的日记。与其说我在陪伴她成长,不如说她治愈了我生活清苦而孤独的忧愁。我喜欢在乡村生活的悦宝,她的想象力和说出来的话都蕴含

重点推荐 | 没有一次相遇,不是彼此见证

人一生中会有数不清的相遇,大部分会在时光里被我们慢慢淡忘。剩下的一些,或是因为当时的印象太强烈了,或是对后来产生的影响太大了———更不用说不得不铭记的长期陪伴,它们一直留在记忆里,并且会时不时跳出来,

特别献礼 | 新疆棉花传奇

第六章白色地衣与小黑龙一“哎———肉孜兄弟,你在给棉花地盖被子吗?比吹一口气还薄的塑料布,盖上能顶什么用呢?哈哈哈……”“哎———麦麦提逊老哥,我的棉花地在穿漂亮的衣服,不是你说的盖被子。这个薄薄的、

小说坊 | 错 位

一马森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马森先生,你在哪里?童焕杀人自首,指定您当他的辩护人,如果同意,请回复!如果不同意,也请回复!石桥县人民法院。”收到短信时,马森正和妻子在三亚海滩上散步。应朋友之邀,二人到

小说坊 | 战 友

一夜色晦暗,天和地混沌迷茫,模模糊糊地融在了一起。近处高高低低的槐树与白杨,在模糊中还能分辨出几分瘦硬,掉光了叶子的枝桠,像蹩足的针线,将天地缝在了一起。北风,低沉地啸叫着,直往人的领口袖口里钻。夜色

小说坊 | 七碗茶歌

姚小连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双臂抱在胸前,看似闲而无事,实际上正在无声地对抗着什么。房间里除了她,还有年迈的父母和两只猫。她静观着房间里的动静。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她事先告诉父亲今天不能出门,但早饭后她看

小说坊 | 有凤来仪

小城四面环山,每座山都有官称,人们记不清,统称东南西北山。四山凹凸有形,合围成城,状若凤鸟,头在北,尾在南,身子硕肥,绵延西东。据说当年建城,八位阴阳师手执四十八层罗盘,堪舆九九八十一天,闭门谢客七七

明日之星 | 南方没有河流

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史记·周本纪》八月台风。月台广播喊着到站的车次,天青铜似的倾压下来,远远的一支巨箭急射而

作家书斋 | 诗歌无处不芳菲

荷风夏日,小雨清凉。忻州市文联主席王利民捧着一沓诗稿,登门来访,嘱我为之写序。王利民,来自金元文宗元好问的家乡。随其手稿而来的还有作者书写的元遗山诗词,和他不久前出版的散文集《家山归梦》。一看便知,王

作家书斋 | 我希望永远是童年

《一个人的哈达图》是阿连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并据此获得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这是阿连的收获,也是山西文学的收获。《一个人的哈达图》(下称《哈达图》)是一部自传意味的小说,共十四个片段或

作家书斋 | 史迹能量、自然人化及其“我”的智取

柳苏的诗歌与那片辽阔的草原一样,都是“原生态”的。这次,我细细读了他的《蜻蜓,在心尖上轻轻地飞》里的系列诗歌,深深地被他诗歌所传递出的史迹能量、自然人化及其“我”的智取所折服。一说到柳苏诗歌“史迹能量

作家书斋 | 一片羽毛的光与影

《素锦的香港往事》最早发表在《读库2202》,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受到多方面关注,后由中华书局策划出版,作者百合将4万字的非虚构内容拓展为14万字的单行本,按时间线重新梳理了主人公素锦的人生脉络,更

专栏 | 流动的星群

在《文明的孩子》一文中,约瑟夫·布罗茨基曾对俄罗斯白银时代卓越的天才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做出如是论断:“文学批评只有批评家在同一个心理学和语言学观察层面运作的时候才有意义。现在的情况是,要谈论曼德尔施塔姆

对话 | 寻找文学版图的新可能

编者按:继“新时代文学晋旅”“新东北作家群”访谈后,本期我们将视线转向“北京”。我们邀请了几位对“新北京作家群”密切关注的青年作家、学者,共话新北京作家群的新质和新貌。1.据我所知, 新北京作家群 是

散文 | 无名的小象及其他

无名的小象大王庙坐落在高高的山崖上面,山崖下面是大片农人曾经开垦的田地,但那些劳作的人已经不知去向,有的早已走散,有的却永远复归于泥土的静寂。曾几时田地又成为茂盛的白草的领地。好像这些冲天的白草从被赶

散文 | 月照汾河边

1938年8月,武汉失守。挺着肚子,独自一人留守小金龙巷住处的萧红,面对日机的狂轰乱炸,只好拖着行李投宿位于汉口三教街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机关所在地。这栋房子此时也是摇摇欲坠、人满为患,萧红只

散文 | 二 舅

2006年3月的一个早晨,我从太原市迎泽大街打车前往火车站。天空湛蓝,我拿着一把伞。司机好奇地问:“不下雨你还拿伞?”我说这是接人的联络工具。司机笑了:“哦,是暗号。”我去接二舅。他少小离家,定居四川

散文 | 节约下馒头拿回家

一不论“天大旱,人大干”的口号喊得有多么响亮,人与天的抗争,常常会在悄无声息的时间推移中走向人们意愿的反面。1972年,晋西北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实事求是地讲,在靠近沟渠河坝等有水源的地方,伟大的群

散文 | 一色村河

一我家乡的村东头有一条长长的河,每年雨季都要来水,河上无桥,如果有,也是河边的柳树枝干连接而成,柔软的桥,微花幽秘,当河水稍微上涨时,就被淹没在流水中了。河边田间多有趣,可对小时候的自己来说,那是一个

黄河诗会 | 缅怀(组诗)

命运之书———致昌耀1995年,我带着命运的眷顾加盟到北大青年学子的行列那一年的初冬一本红色封皮的诗集《命运之书》有些突兀地飘落在我青春的书桌上诗集扉页里“昌耀”的工整签名像一道孤独的闪电瞬间击中了我

黄河诗会 | 羊迟早会融化(组诗)

玫瑰劈柴时,扎了根刺———一根来自斧柄而非来自柴的刺这令我严重怀疑斧柄和柴源自同一棵树在这棵树上我曾用月亮的弯刀一笔一笔刻下过你带刺的名字种植者和日头对个火把指间这支炊烟抽完待袅袅思绪将晨风拉直我就下

黄河诗会 | 太原故事(组诗)

整个夏天为了还原一方世界他们把细碎的情节藏匿菩提叶困住寂寥的心万千颗寂寥的心像量子纷纷滑进叶脉的深渊还有更多载体比喻半生熟麻宣,晾干的细绢时代的矾水隐于茫茫岚霭羊毫的队伍飞掠而过遗失的一丝困于叶脉叹惋

黄河诗会 | 生命的暗示(组诗)

信使的背影你存留的地址是湿的降落在书房的纸飞机也是雨穿山越水让距离更泥泞有时候雷电会动摇我也让倚靠的墙坍塌窗口守在镜框里,窗外的一切被反复擦拭,我不相信眼睛直到光先被风吹来直到光重新勾勒出屋宇把潮湿的

黄河诗会 | 将人间放在心底(组诗)

我和青石都是无知的桥面的弧形倒映出江水的形状由此,我得以第一次走在水上像一条小船在路途中包裹起木质的心游子望向远方,玻璃的尽头反射出山边的长发小镇的衣裳在逆光中落入滩涂伴随着雷声他童年的风霜雨雪席卷而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