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港2024年第8期

文学港

文学港2024年第8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一本创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学期刊。创刊三十多年来,《文学港》杂志不仅团结国内文学力量,在广大读者和作家群体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更致力于繁荣宁波文学,推荐本土作家。

目录

双响 | 神眼(短篇小说)

这不知道是发生在什么年代的故事,也许是在二一七〇年,或许比发生在其他年代更有可能。有一天,消失了半月之久的搬运工李力重新出现了,马卡原以为他死了。我给母亲装了一只假肢,李力解释说,我捐了一半的视力,有

双响 | 后山(散文)

有一年春天,母亲领着我走在重山之中。同行的还有村庄里一个待嫁的姑娘。她们采摘映山红。我一路跌跌撞撞地走,一朵花都显得很高。傍晚,一片青瓦在松树丛中露出来,母亲说,我们到家了。我们从远处的山岭绕行到了后

小说速递 | 拜山

一尚世臣从牙科诊所出来,气温已飙到三十五摄氏度。日光照射在汽车的轮毂上,晃得尚世臣睁不开眼。尚世臣知道自己老了,他今年七十八岁,眼角长满带状疱疹,整张嘴里只剩四粒牙齿——他今天是来预约种牙的,再不种牙

小说速递 | 十里酒馆

1十里酒馆近在眼前。熟悉的造型、颜色、气味,还有熟悉的貂小蝉,都即将出现。老六说不好他是第几次来这里。他只记得前三次。奇怪,过了那么久,他还记得前三次,场面完整,细节清晰,如同他跟小七在东屏山上的一幕

小说速递 | 西出云城有故人

1我送完孩子去幼儿园,回到家,见乔林还在电脑前,有些意外,这时候他应该去上课了,怎么还没出门?他见到我,解释说他的课被临时调换了,今天不用去学校。一面关闭了电脑站起身来,语气和软地跟我说,来云城大半年

科幻叙事 | 一头鲸在月下分开红海

你所拥有的正是你并不拥有的你所在的地方也正是你所不在的地方。——T.S.艾略特《为了到达那儿》垃圾桶又吃了几样东西。可乐罐、旧报纸、一张寻人启事。宁小雨从强光处走到地下,尾随的是一位穿红色无袖上衣、黑

诗歌前沿 | 烧灼美学(组诗)

望四眼碶小学操场上一棵无患子不语眼前物象超出了我原本想象。无准备的意外来自“叩齿坐明月,搘颐望白云”这绿得翻江倒海的白云——驱除郁结。猛兽们回到沙场,精神上同一个频率,我活到现在死过无数次即便死过无数

诗歌前沿 | 访谈:我想写出内心真正呼吸着的那种声音

朱夏楠:飞白好。你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和诗歌结缘的?飞白:如果说写诗本身就是一种性灵中就被赋予的东西,那我宁愿看作它就是骨子里自带的。个性中的基因,与诗歌幽微言说、探索精神世界隐秘的欲求,似乎生来就有着

诗歌前沿 | 雪掩埋了沉寂(组诗)

筐桌下有筐,一麻袋的筐筐是筐发出的声音筐里装满了鸡蛋筐是筐与筐之间的折痕天气渐暖,筐孵出一屋子吵闹筐握紧筐的边沿,出汗要取卵,必杀鸡,却一无所得筐逃出筐外,瞧见鱼肚的白火相1.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诗歌前沿 | 我曾是布里丹的那头驴子(组诗)

观沧海一个痛风患者来到海边,就有修行姿态。一个山民,拥有河流与湖泊,而大地让我不安,海水让我晕眩。站在海边,如同世界边缘。送行大巴停在港口,卖水老头骑着三轮摩托,沙滩上有黄色单车,船在发动,天空恰好掠

诗歌前沿 | 记事本(组诗)

尖山村那一年,我八岁。在尖山村我第一次数落日,接着数天上的星星,邻村小孩。包括父亲母亲的滔滔不绝,及尖山村渡口那阵风吹和起伏摇曳咫尺的距离,有着生死有着家乡的月光和躲避的慌乱说是渡口,其实它很小度的也

诗歌前沿 | 回南天(组诗)

寻找在汹涌的人潮中打捞遗失的一个物品寻找失散多年的一个人几个零散站立的拴马柱人呢,马呢,那驮的书箱呢一个人,一首诗,一个符号湮灭在时间的流沙中无从寻起某个时光的片段,故事细节谁说得清在人流中茫然地前行

诗歌前沿 | 一面花墙在泼墨中奔涌(组诗)

凌霄“墙头的枯藤是凌霄吗?”为何带着死亡的气息,仿佛时间在它们身上生锈了收回注视的目光,其实你是知道的在枯藤内部,是纯粹与完美的想象,更是慈悲一声惊雷过后枯瘦的凌霄会允许风在自己身上搭建绿色的宫殿,并

短诗钩沉 | 大宋窑场(外二首)

一片残瓷大宋遗落山野的一个逗点天机不可破丛林呼啸古道上,窑工相互拾掇旷达与烟雨风停下来我停下来,香炉里一只小蜜蜂,口含香灰停下来琉华山下梅溪,一匹恒远的会飞的绿毯被溪水倾覆的一切,最终又交还给溪水埋没

短诗钩沉 | 野鸢尾(外二首)

蒙住眼睛也可以找到我你的指尖触及我的叶尖,或者花粉坠落的地方(忽略掉你的过敏症)我就会从雾气中浮现出来“这很简单,就像用铅笔拓印一枚钢镚”丛林里露珠闪烁。香附子长着喜欢偷看的眼睛脚步声叫醒做梦的蛞蝓和

短诗钩沉 | 祖父(外二首)

凌晨两点,祖父在一旁的房间咳嗽他有意抑制,声音时大时小我在卧室醒来,假寐,按道理我应该马上起床拿药但是他第二天定会埋怨自己,给我添麻烦于是又会向我提出回老家的想法老家的房子还没平整,有待修缮黄墙的裂缝

短诗钩沉 | 羊群消失在草色青青的山岗(外二首)

春雨洗净人间恩怨上山的路恰似一根渗着泥水的麻绳羊蹄踩踏山野清幽,揭开麻绳上疙疙瘩瘩的痛青草向着荒芜的地方拼命生长有些草木携带命里的锋芒,包抄孤寂的山岗有些草木擅长开花结果,笃信岁月有轮回有些草木喜欢漂

短诗钩沉 | 小满(外一首)

那些从春天投奔而来的,在五月葱茏枝头上,花叶弥漫仿佛相认的故人明亮的光闪烁着,许多绿在扩散在自由而柔软的天空下,渲染它的辽阔小满把内心的喜悦,托付鸟鸣一粒,二粒像小石子,掠过温暖的湖面我的身体里藏着鸟

短诗钩沉 | 石园

看见石头,心情好的时候是碗,用来谋生心情坏的时候,是虎用来撕咬吵架平静的笑脸懒惰的松手把这一切聚集起来就成了我的人生这样一直走下来

散文在线 | 夷坚闻而志之

《山海经》是怎么来的呢?那都是大禹看到的故事,伯益取的书名,夷坚听说后就记载下来了。洪迈就是那个夷坚,《夷坚志》,南宋版的《山海经》。洪迈的笔记《夷坚志》,整整写了六十年,420卷的体量,几乎可以和官

散文在线 | 旧物册页

铜墨盒历史学家邓之诚认为墨盒“大约始于嘉、道之际”,这是学界通常的看法,但南京明代海国公吴祯墓葬中出土过一件墨盒,使墨盒的起源变得扑朔迷离,有学者认为吴祯墓中的并非墨盒,而是盛放描眉染用具的盒子——黛

散文在线 | 煤油灯下

1墙朝东,发黄的墙上都是奖状,花花绿绿,占据了一堵墙的大部。这是我的奖状,属于我的一面墙。逢年过节,家里会来许多客人,他们坐在八仙桌旁,谈天论地。八仙桌临墙,客人们抬头便见,要不看见也不行。奖状大部分

散文在线 | 小镇旧事

小镇呈长条形,像一截腊肉,挂在西秦岭山梁上。镇子中间别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破烂不堪。村子随意摆在路两侧,路边丢着两排二层楼。这条公路,前几年修过,最多五年时间吧。修之前,砂石路,坐个班车,把屁股能颠

散文在线 | 竹上风雅

一三月的江南,院墙外的龙梅已谢,观音竹苍翠依旧。鱼鳞瓦、粉墙、漏窗的映衬下,清竹秀逸,风中自带律动;龙梅虬枝寒瘦,风骨自显。左右依墙而立,各如一幅写意小品,显示“诗意的栖居”。一身布衣的俞田自门内迎了

散文在线 | 相依

妹妹比我小两岁,名字里带有个“妹”字,大家都习惯叫她“阿妹”。很小很小的孩子也喜欢叫她“阿妹阿姨”“阿妹孃孃”。妹妹小时候特别瘦小,是个迟慧的孩子,异常安静,到了上学的年纪还不会说全几句话。她眼睛看人

散文在线 | 北山有先生

闭关方喜得幽栖,何用邦候更品题。自分终身守环堵,不将一步出盘溪。一首《缴回太守赵庸斋照牒》,何基一诗成名。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福建赵汝腾(号庸斋)新任金华太守,拜访在北山脚下盘溪之畔讲学的同门

专栏:消逝的时光 | 拾捡生活的人

1阿财总是扛着一只编织袋,在村里走来走去。每天会在外婆的小吃店门口经过好几次,就像时钟的分针,转着圈,时不时进来小吃店坐一会儿。有时候,外婆刚倒完垃圾,阿财就马上在垃圾堆放点翻找东西。这一天,阿财叼着

发现 | 一袋百家米(外二篇)

旧杂志上看到这么个题目,30年前的一段记忆被唤醒。我家也有过一袋百家米,是奶奶沿着村子,挨家挨户讨回来的。时间回溯到1994年的下半年,记忆这么清晰,是因为那一年村子里发生了很多大事。上世纪90年代初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