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三个生长点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实
聚焦 | 让思维可视的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 当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的热点。作业设计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也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通过作业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呢?本期,我们
聚焦 | 素养导向的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教学单位。教师不但要对单元课文进行整体教学,而且要对单元作业进行整体设计,以促进单元教学质量的提升。设计一份科学、合理、高效的单元作业要采取哪些策略呢
聚焦 | 聚焦素养发展的作业命题的特征 践行新课标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作业设计的主要追求。凸显内容层次化、过程开放化、思维可视化特征的作业题,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技能,架构思维桥梁,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一、作业内容层
聚焦 | 作业设计要抓住“三个关键” 单元作业设计要链接和覆盖单元内容,力求内容与目标高度契合,且要紧扣数学本质、追求变式、强化综合,突出贯穿整个单元的数学思想。“千克、克、吨”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学习这一单元后,为帮
聚焦 | “一校两区”模式下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策略 “一校两区”办学模式囿于校区地域跨度,会打破单一校区教育教学工作的连贯性,对学校管理、校园建设、资源配置、活动开展等的实施要求更高。同时,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易导致校区生源差异,增大办学难度。如何让两
聚焦 | 基于“四真三通”的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的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完成学科内特定项目(任务)为目标的具有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项目式学习呢?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大庆路小
聚焦 | 基于学段特点的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要依据课程标准,综合考虑学段特点来确定项目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大庆路小学结合学段特点,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式学
聚焦 | “数学+”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大庆路小学开展的“数学+”项目式学习,是以数学知识为主、其他学科知识为辅、问题解决为目标而进行的学习活动。该学习活动建立起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整合“数学+”项目式学习目标。“数
聚焦 | 教科研促进特色办学 荆门市第一中学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课堂教学新常态。学校结合学情,在教学工作中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打造课堂教学新常态。学校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教学
专栏 | 循证教学理念与源流 宋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香港教育大学
专栏 | 教学改革要善用理论资源 吴刚平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资源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参与研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主编《国家基
专栏 | 数学核心素养测评:内涵、方法及价值 胡典顺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教育教研室主任,湖北省中学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讯》编委,鄂教版高中数学教材(2019年版)副主
实践 | 基于“实景课堂”的化学深度学习策略 信息时代,深度学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熊云贵带领工作室成员深度挖掘化学教学资源,自主开发了“实景课堂”化学教学法,并结合化学教材内容,研讨了“工业合成氨、硫酸工业、硅酸盐材料、乙
实践 | 指向创新思维培养的“实景课堂”教学实践 化学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对复杂化学问题情景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高中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基于这种联系创设的“实
实践 | 建构实景课堂 凸显立德树人 化学实景课堂不仅是拓宽学生学科视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渠道,而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教学,发挥化学教学培养未来化学人的独特价值呢?一、结合史料,奠定情感基调课始,教
实践 | 有格作文的实施路径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荆门市东宝中学教师郑西银领衔的作文教学研究团队经过六年的探索,通过不断反思、完善和总结,提出了“有格作文”作文教学法。有格作文教
实践 | 有格作文的教学尝试 有格作文教学法注重素材积累和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的作文有中正的规格、鲜明的风格、纯正的格调、方正的品格,使学生在“赏—探—仿—创”四步教学法中提升理解、鉴赏、思辨、创新及写作
实践 | 有格作文教学法的实践探索有格局 有格作文教学法由桂子山教育智库专家史友玉老师主持,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获奖者郑西银老师领衔并全程指导,彭秋玲、肖明霞、李艳、陈群、谢军蓉等七位教师共同组成的作文教学研究团队推出。有格作文教学
实践 | 三步搭建概括性支架 支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要求教师基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一步一步地为学生学习提供适当的线索或理解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支架逐渐发
实践 | 相机提供支架 教学事半功倍 支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由教师在适当的时机为学生提供学习线索,促进学生自主理解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情,把握时机,在学生缺乏兴趣、学有疑惑、思维凝滞、思而不得其
实践 | 基于学情搭建学习支架 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可以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避免学生思维“走弯路”,有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为学生搭建学习
实践 | 审辩式思维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能力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其作用甚至超过了知识本身。原因很容易理解,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有良好思维能力的参与,学生获取知识的数量、质量、效率等必然成倍增加。从这个角度讲,教师教学中的一
实践 | 基于生活体验的作文思辨训练 所谓思辨,就是思考、辨析。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进行辨别。写作是作者思维活动的外现,只有作者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才能写出具有思辨性的文章,所以作文教
实践 | 现代诗教学思维进阶浅谈 现代诗教学以什么为抓手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想象?如何把诗意的语言、跳跃的节奏、巧妙的构思、浓郁的情感讲明白?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开展了现代诗教学研究。通过现代诗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现代诗综合性学习研究,笔者
实践 | 在语文课堂中培育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首要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汉字、诗词、红色故事等教学中全方位挖掘文化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生长。在汉字教学中追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教学贯
实践 | 绘本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例谈 整本书阅读能帮助学生发展语言、锻炼思维。第一学段学生阅读的整本书应以图画生动、故事有趣、贴近儿童生活和心理的绘本为主。教师如何找准整本书阅读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绘本呢?领略图片变化,赏析意境转换。教
实践 | 融入故事情节 展开探究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穷人》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丈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丈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
实践 |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新概念,它凸显了课程内容结构化特征、实践性价值取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变革了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随之要变革的就是我们的
实践 | 利用图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培养时空观念是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历史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基础。教师可以抓住时间、空间两种要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一、适时点拨,指导学生发现时间变化记忆时间是历史学习的难点,因
实践 | 以“音悦星球”评价程序助力音乐教学 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不足、学生课后练习兴趣不大是小学音乐教学面临的难点问题。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笔者主导研制了一套音乐智能评价系统——“音悦星球”。它以音乐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微
实践 | 抓住角和边的特征认识长方形 平面图形的教学,强调学生结合实践操作,发现平面图形的本质,逐步抽象出平面图形的特征。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本质?如何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如何让学生
实践 | 让图形概念的建构走向深入 “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聚焦图形的特征及概念本质,深入认识三角形。一、借助“说明书”,经历三角形定义的形成过程三角形的认识分直观辨认和概念理解两个阶
实践 | 在多次建构的基础上探索圆的本质 《圆的认识》一课概念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是画圆和认识圆的特征。教师应利用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圆、探索圆,理解和掌握圆的画法,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收获合作探究的基本活动经验。一、经历多次建构,凸显
实践 | 融合信息技术 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指在空间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在人的头脑中的表象,它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现实世界空间关系,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的重要工具。小学数学教材中“图形与几何”领
实践 | 如何更好地把握分数的意义 学生对数的认知是从整数开始的,整数对应具体的事物的量,是可数、可累加的。分数是数系的重要扩充,但分数没有整数那样的十进位值制的计数系统。整数可以由“一”“十”“百”等计数单位构建与累加,分数的教学似乎
实践 | 数据意识培养例谈 《扇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能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问题,所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相对容易,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数
实践 | 巧用学案提高复习效能 复习课上,教师如何高效组织学生复习,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呢?灵活运用学案是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应以学情为基础设计复习学案,并根据课堂实际对学案进行改进,以达到学案促学的目的。一、明确复习的方向教师围
实践 | 大概念视角下高中生物单元教学策略 生物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迁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将大概念作为统领,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设计合理、完善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学习,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笔
实践 | 在实践探究中提升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在实践探究中学习知识,提升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有的放矢,强调多种感官观察。小学生对实验探究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但往往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 | 阳光的味道 冬日的阳光站在高处,像一群小鸟,飞扑下来,落在四楼的阳台上。我和三(10)班的孩子们正在阳台上看书。这是一群八九岁的孩子,他们肌肤娇嫩,穿戴整洁,身上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儿。我看到阳光爬上孩子们的脸蛋,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