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3年第5期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3年第5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湖北教育》杂志创刊于1949年,是一份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教育期刊,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但服务教学、服务教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风格愈久弥新,呈现出与时俱进、勇立潮头的期刊形象,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获双效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作为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指导性刊物,《湖北教育》以服务课堂教学,推动教育创新为办刊宗旨,以编研结合,以研促编为编辑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交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

目录

卷首 | 做学业评价的主导者

学业评价是“牛鼻子”,是教师引导学生达到既定课程目标的重要抓手。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业评价在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强调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注重“教—学—评”的衔接性和一致性。这给教师依据学业质量标准

聚焦 | 试论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考试评价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之一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了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

聚焦 | 走向“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三个因素的协调配合程度,反映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水平。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教、学、评三者之间的一致性越高,教学效果就越

聚焦 | 小学语文无纸笔化测评

本文基于表现性评价相关理论,从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制定表现性评分规则出发,设计一年级语文学期末无纸笔化测评活动——“萌兔探案”,以期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状况和能力,促进学生

聚焦 | 小学数学教材评价标准的演变

国内众多学者通过量化统计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学数学教材评价标准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利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权威文献进行文本分析,探寻我国小学数学教材评价标准的演变特点,为强化教师的教材评

聚焦 | 学生心目中的好教材

教材对学生合理学习需求的满足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材的使用效果。本文以W市P小学的400名3~6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了解学生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真实看法,以期回答以下问题:学生对现用

聚焦 | 在劳动教育中落实核心素养

劳动教育是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方面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

聚焦 | 借种子特性实施“种子教育”

每一粒种子都是独特的,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自发生长,其生长过程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有无限可能。养护种子生长的过程如同培育学生成长的过程,襄阳东津新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是“种子教育”。学校将每一名学生

聚焦 | 巧手包饺子 劳动促成长

襄阳东津新区第二实验小学秉承“种子教育”办学理念,依托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成长。笔者以包饺子劳动项目为例谈谈具体做法。确定项目主题。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馅料是饺子好吃与否的关键。小学生受

聚焦 | 家门口有了好学校

“‘教联体’成立之前,大冶市城乡优质学校‘挤’、薄弱学校‘空’的窘境让我们很无奈,区域中心学校的虹吸效应一直无法消解,城乡教育差距、校间师资差距、教育投入差距、软硬件建设差距等教育不均衡现象也一直困扰

人物 | 如诗如画是语文

仲春的一个周末,曾小玲和家人一起到孝昌县小悟乡笔架山度假。清晨,鸟儿婉转的歌声将她从睡梦中唤醒。她走出室外,沐浴着清新的春风缓步而行,但见晨光万道穿过树林,一簇簇映山红点缀其间,又有炊烟袅袅、梯田层层

人物 | “醇美语文”: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

“醇美”包含醇正、醇厚、醇雅之意。“醇美语文”指教师要运用醇正的教学目标、醇厚的教学内容、醇雅的教学活动构建醇美的语文课堂,引领学生习得知识、提升能力、涵养品格。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

人物 | 点亮梦想

《快乐的啰嗦》乐曲轻轻响起,穿着彝族服装的曾雪辉在孩子中间翩翩起舞。孩子们围在她周围,合着旋律打着节拍,尽情地唱啊、跳啊。竖笛声响起,轻快悠扬,如风过水面,激起阵阵涟漪。置身于这样的课堂,你常常会忘却

人物 | 让音乐课堂灵动起来

“灵动”指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灵动的音乐课堂应该是激情飞扬、活力四射的,应该为学生自主获知、自主实践、自主创新赋能。如何让音乐课堂灵动起来?笔者以自主学习活动为主线,引领学生进行多元音乐实践,培养学

专栏 | 循证教学实践(三):证据评估

宋萑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香港教育大学亚

专栏 | 教学资源视域下的体系化知识

吴刚平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资源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参与研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主编《国家

专栏 | 数学核心素养测评之初中试题及评分标准设计

胡典顺&nbsp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教育教研室主任,湖北省中学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讯》编委,鄂教版高中数学教材(201

实践 | “双线互嵌”音乐名师工作室教研模式

黄冠,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汉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特聘导师、湖北省合唱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国培计划”音乐学科专家组成员,曾获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全能一等奖、教育部“基础

实践 | 双线互嵌式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采用“双线互嵌”的方式教学小学音乐欣赏课,能充分体现融合的理念,强化教学的互动性。实践中,笔者通过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学习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学生在互动学习

实践 | 京腔之美因韵而生

《京调》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五课中的一首歌曲。歌曲虽然短小,但京韵浓厚。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体验唱腔特点,唱出京歌的韵味,是教学难点。笔者通过具象化方式引导学生学唱京歌,体会京韵之美。拆解字音,品味

实践 | “礼乐弦歌琴”器乐教学实践策略

“礼乐弦歌琴”是一种创新型乐器,它融合了古筝、古琴、阮、琵琶等弹拨乐器的优势,音色柔和统一,音响共鸣丰富,易懂易学,一般作为歌曲演唱的伴奏乐器进入课堂,使学生通过自弹自唱,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提升音乐

实践 | 依托“双线”教学 落实课程思政

在“双线互嵌”教学方式下落实小学音乐课程思政,可以发挥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为学生成长赋能,助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挖掘教材思政元素,设计音乐活动。教师要结合音乐课程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实践 | “双线互嵌”教学方式下歌唱教学的策略

“双线互嵌”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交融互促的优势,建构学生学习的新模式呢?借助线上反馈,强化互动学习。增强学习互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是音乐课堂教学

实践 | 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SOLO分类评价理论为确定复杂的学习过程和层次提供了通用框架。它可以指导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前思维层次,完善教学目标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沈文炳老师所

实践 | 搭建思维台阶 构建物理模型

《压强》是初中力学的核心内容。学生在建立压强概念时,存在一定的思维障碍,如容易把重力等同于压力、对受力面积的范围界定不够清晰、很难将压强的物理意义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现象联系在一起等。教师可以结合SOL

实践 | 优化课堂教学 提升核心素养

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物理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转向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核

实践 | 浅谈革命文化文本的教学

“语文主题学习”经过多年实验,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给了一线教师诸多启示。教师借助“语文主题学习”探索出多种教学模式,如“1+N”阅读模式、对比阅读模式、比较写作模式等。本期的三篇文章从文体教学角度

实践 | 在童话教学中提升综合素养

统编版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内容,既注重不同学段知识的梯度关系,又注重各单元内部的整体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在整体中着眼局部,有序推进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

实践 | 从《匆匆》中学情感表达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为“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笔者结合散文《匆匆》的教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和表达情感。整体感知课文,

实践 | 校本皮影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皮影戏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弘扬这一民间艺术呢?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开设了校本皮影课程,并开发了相应的校本教材,为中华优秀民

实践 | 借皮影教学提升学生素养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走出了我们的生活。如何传承、弘扬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将皮影纳入课程建设中,在学生心中播下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种子。一、兴趣引领,了

实践 | 在荷香中浸润审美体验

文质兼美的散文能够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内在的美学元素和外在的美学元素,作为学生审美情感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感受和体验,发展思维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及创造

实践 | 寻找依据 想象创编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所推测的琥珀形成的过程。第2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的生动,尝试复述;能够了解琥珀形成的条件,理解作者推测的依

实践 | 以作业促发展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试金石,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如何让作业“减量不减质”呢?内容多元化。创新实践类、综合探究类等操作性作业,能够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和主动性。教

实践 | 在观察、操作和想象中培养空间观念

“图形的运动”教学需要让学生经历现实生活中图形运动的抽象过程,认识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特征,体会运动前后图形的变与不变,感受数学美,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本期,我们聚焦“图形的旋转”,讨论引导学

实践 | 说理辨析让空间观念发展留痕

图形的旋转是图形的变换形式之一,能从动态视角为学生观察图形、研究几何问题提供必要的经验,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图形的旋转(二)》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平移、轴对称及旋转三要素的基础上的,主要

实践 | 借助观察和操作感悟旋转本质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时要在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钟面、线段、三角形等图形的旋转,感悟旋转的本质。一、借助钟面,明确旋转三要素五年级学

实践 | 对数学教学中教师示范作用的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趋向成熟,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性被弱化了。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出现了整节课都播放课件,甚至画图教学时只有课件演示而没有教师示范的情况。其实,教师的示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表述

观察 | 一豆灯火

曾读过邓康延先生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位老教授给几十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上哲学课。他巡视一周后,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你认为世上什么最耀眼?” 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太阳”,有的说“恒星”,有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