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工作 201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要求教研工作要突出全面育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的机制 在关键环节上,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
聚焦 |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与教研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数学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
聚焦 | “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旨、特征与实施建议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强调课程的时代性、整体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为凸显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课标修订者丰富了数学课程标准中“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
聚焦 | 以供给侧改革思维优化新课标实施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改进教育评价作为课程实施有效落实的关键环节,提出要“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
聚焦 | 四位一体的“和雅教育” 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五小学(以下简称“光谷二十五小”)结合学情、校情,确立了“和雅教育”办学思想。“和雅教育”的“和”指向师生的精神和道德,强调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与教育资源的依存、交融、和谐统一、共同
聚焦 | “百花课程”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光谷二十五小制定了“百花工程”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依托“百花课程”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分层、分级培养。一、“百花课程”的架构体系学校结合“和雅教育”办学理念及《“百花工程”青年教师培养规
聚焦 | 艺术生活课的实施策略 光谷二十五小依据“百花课程”构建的教师培养体系,不仅优化了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形式和内容,而且激发了教师校本研修的热情。学校自主开发的艺术生活课就是明显的例证。一、课程自行开发,激活校内资源在近五年的区
聚焦 | 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及实施 “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课程理念源自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学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了“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
人物 | “微语文”里有乾坤 2022年4月28日,记者来到荆州市沙市第十一中学采访第三届湖北教育“教研名师”赵春芸,当问及她所倡导的“微语文”教学观时,赵老师进行了这样的解读:“‘微语文’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有
人物 | “微演讲”的内涵及价值 “微语文”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有效注意的时间,将整个课堂分解成若干个教学微板块 或者将相对复杂、繁难的语文知识讲授分解成若干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微型语文活动,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复杂、繁难的语
专栏 | 学习中心教学过程的实现策略 学习中心教学在过程组织上的基本逻辑是,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学过程的导向,以学生的活动为教学过程的本体。在现行大班教学条件下,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来体现这种逻辑、落实这种教学过程组织呢?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推行学习
专栏 | 关于情境真实性的理解 一、强调情境真实性的重要意义2022年5月,国家发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亮点是“强化育人导向”“培育核心素养”。在素养导向的课程目
专栏 | 基于真实学习的语文情境教学 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的选择和创设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应以真实的生活情境为创设起点,在
实践 | 素养立意的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评价 汤标,咸宁市中学地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咸宁名师”、“湖北省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中国地理学会“抗疫防疫先进地理工作者”,是湖北省荆楚名师团成员,受聘咸宁市第二批、
实践 | 以研学旅行课程促地理核心素养提升 研学旅行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要体现开放性和拓展性,结合校情、学情和研学内容要求,针对地理核心素养,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一、回归生活是核心素
实践 | 研学旅行:地理课程标准转化落地的途径 研学实践契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有助于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聚焦咸宁淦河城区段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实施阶段的规划及评价的开展,探究课程标准转
实践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路径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集中表现。学校开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程,能帮助学生陶冶情操,进一步认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的课程可以依托学科综合
实践 | 对话名著提素养 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时,教师除了将教材中关于《西游记》的名著节选部分讲深、讲透外,更要注重《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指导。分析人物形象,打破传统思维。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
实践 |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深化课堂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规律研究”课题研究者,在教育教学的各种场合和环境中持续展开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寻找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可行路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到学生心中。具体
实践 | 打破学科限制 促进学科融合 跨界教学是一种学科间跨界、联动和交互的教学形态。跨界教学是中小学阶段教学的内在需要,是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学科联动,是打破分科教学壁垒的学科融合。实施跨界教学应遵循“以本学科教学为主线、其他学科知识为辅助
实践 | 学科融合促文本理解 跨界教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实施跨界教学。《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国的抒情诗,诗人以澎湃的热情讴歌了黄河的磅礴
实践 | 学科融合助力写作教学 所谓跨界教学,就是一种学科之间的融合、联动和交互、渗透的教学形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
实践 | 品《社戏》之真 悟虚构之妙 小说是虚实相生的产物,虚构能让小说中的人物、景物比生活中的人物、景物更加真实。塞万提斯说:“虚构愈接近真实就愈妙,情节愈逼真就愈使读者喜欢。”《社戏》便是这样的小说。一、《社戏》的虚构建立在人物塑造的
实践 | 研精覃思 取精用弘 《小英雄雨来(节选)》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作为本单元唯一的一篇精读课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教
实践 | 走进“情语文” 教出语文味 “情”是文章之“魂”。一篇文章能否打动读者,关键要看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能否让读者产生共鸣。笔者以“情”为突破口,按照情境设置与情感引导双线并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了“创情—共情—悟情—延情”的“情语文
实践 | 从艺术鉴赏角度处理与使用教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安塞腰鼓》是一篇视野开阔、气氛热烈的文章。文章描写了气势恢宏的安塞腰鼓,让读者感受到黄土高原上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孕育出的粗犷、强悍、奔放、洒脱、气冲云天的气概,进而领略生命与力量
实践 | 用表格辅助学习 表格作为一种组织、整理数据的手段,具有系统、简洁、信息集中且易于对比等特点。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为例,谈如何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表格辅助学生思考,推进深度学习。借助表格理清文本脉络。为了帮
实践 | 依托“三个融合” 发挥育人功能 笔者将学生的个性、情智、实践与教学内容融合,探索落实育人目标的有效方式,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样态。与个性融合,激活创造潜能。教学“人贵自知”时,笔者用“夸夸自己”“说说我喜欢做的事”“给自己做一张
实践 | 书法教学策略浅谈 书法教学对于强化学生汉字书写技能、丰富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学好书法呢?依据学段特征,理清教学内容。学校书法教学一般与识字、写字教学同步开始。笔者认为,
实践 | 依托项目学习 落实劳动教育 “花之语”课程是一门以“学习种植、养护、花艺等劳动技能,发现、感受、创造生命中的美好”为核心目标,以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横跨语文、英语、生物、信息科技等10个学科领域,基于学校绿化真实情境,以项目学习
实践 | 以操作助理解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包括“十进制”与“位值制”两条原则。这种记数法的本质特征是省略记数单位,可以给多位数的认识和计算带来根本性的改进。日常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及其价值?如何运用位
实践 | 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贯通“数与运算”教学 十进位值制计数原理是学生建立数概念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学生理解算理、算法的依据。在小学阶段,促进学生感受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价值,理解并运用十进位值制计数系统学习“数与运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
实践 | 借数学文化之力 悟位值记数之妙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理解数概念及其运算算理、算法的依据。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位值制”和“十进制”的简洁性与价值性,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借“埃及象形数字”之力,感悟“值”的思想学习《百以内数的认识
实践 | 在计数活动中感悟数的本质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的例2。本课时要让学生在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及其关系的基础上,借助点子图、小棒、计数器等工具,通过数一数、圈一圈
实践 | 培智低年级段数概念的精准教学 数概念是培智低年级段生活数学的主要内容,是智障学生生活的必备知识,也是学生学习运算的基础。如何在差异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精准教学呢?分析学情,精准定位目标。教师要全面、科学地分析学情,根据每一名学生
实践 | 打造和谐课堂 促进深度学习 和谐课堂是依托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利用动态的课堂生成推进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和谐课堂基于精心预设,注重生成性资源,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精心预设中寻求和谐。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
实践 | 抓住“关系”教数学 数学知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教师不仅要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且要厘清教学内容与前后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以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为例,浅谈如何引导学生从“关系”的视角认识、理解数学
实践 | 重视归纳总结 提升学科思维 初中物理学科涵盖的知识点多,且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注意方法,对于常见题型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归纳、总结。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一类题目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实现正确、迅速解答。笔者以三类常见习题的讲
实践 | 质量守恒定律的七种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建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论基础,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培养九年级学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笔者系统梳理了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七种常见情况。一、解释现象用
观察 | 在区域教师培训中建好用好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是真实、典型并且含有教育问题的教育事件。基于案例开展教师培训,是县(区)级教师培训机构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形式之一。一、案例的类别从案例的广度分,教育案例可分为班级管理类、教育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