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8期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8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湖北教育》杂志创刊于1949年,是一份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教育期刊,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但服务教学、服务教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风格愈久弥新,呈现出与时俱进、勇立潮头的期刊形象,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获双效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作为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指导性刊物,《湖北教育》以服务课堂教学,推动教育创新为办刊宗旨,以编研结合,以研促编为编辑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交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

目录

卷首 | 教育要回归常识

月有阴晴圆缺,若不如此便不符合我们看月亮的常识 人有喜怒哀乐,若不如此便不符合我们培养人的常识。一味地教育学生月亮多么圆而忽略了月亮更多时候是不圆的事实,难免给教育带来造作之嫌。如果我们用欣赏玉盘似的

聚焦 | 语文“梳理与探究”板块解读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数学等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新课标”的具体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该如何落实呢?本期,我们从语文“梳理与探究”实践活动、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和艺术学科

聚焦 | 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要变化

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相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聚焦 | 艺术新课标 美育新视点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艺标”)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段设置等方面做了调整和完善,注重幼小过渡衔接、小初整合衔接及与高中模块化教学的衔接。调整后的新艺标主要呈

聚焦 | 借劳动基地促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端正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具有树德、

聚焦 | 借助项目式学习推进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育人价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崇阳县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借助项目式学习,积极探索小学劳动教育新样态,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一、设计学习主题,使劳动教育课程化学校立足

聚焦 | 开发劳动课程 促进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重要作用。崇阳县第五小学紧扣“校园、花园、菜园、家园”开发了三类劳动教育课程:基础劳动技能课程、劳动实践拓展课程、跨学科劳动融合课程。一、基础劳动技能课程,锻炼生活

聚焦 | 家校社一体化体育作业设计初探

“家校社一体化”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基于一种教育共识形成合力,在某种共同的价值追求、教育目标引领下,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发挥各自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聚焦 | 家校社一体化体育作业实施策略

家校社一体化体育是把家庭、学校、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的体育教育理念。学生的体质健康不只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的共同责任 也绝非

聚焦 | 家校社一体化体育作业评价策略

家校社一体化体育作业的评价应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评价形式,注重基础与专项结合的评价内容及行为与品德结合的反馈机制,重点评价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习惯的养成,尤其要强化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等优良品格的评价。综

聚焦 | 创新作业形式 体验成长快乐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枣阳一实小”)探索出一种德育新形式——“支点德育”。这种德育形式旨在通过一个个细小的支点——生活、学习等细节来实施小学德育。笔者仅从学校“十个一”体

人物 | 余敏和她的“代入语文”

“余老师的这节课很精准地体现了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代入语文学习中,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直观理解了文本内容,有效落实了《中国石拱桥》所承载的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把现实生活代入语文教学

人物 | “代入语文”教学的策略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生感悟,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情感。笔者多年来探索与实践的“代入语文”教学法,倡导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交互代入,以此促进学

专栏 | 以学评教:学习中心教学的评价标准构建

陈佑清教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小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已出版著作《教育目的论》《教育活

专栏 | 基于真实学习的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引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教师只有明确“教什么”,才能精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落实。如何精准定位语文教学目标,提高其针对性和

专栏 | 纵横比较 有的放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颁布,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有不少一线教师感到困惑,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的新概念、新术语、新提法众多,

实践 |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模块化设计策略

唐静,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国培计划”“援疆计划”及“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团”首席专家,出版个人专著《静语

实践 | 单元学习情境、任务及评价的设计策略

如何创设单元学习的整体情境,搭建单元教学的整体路径呢?笔者结合单元学习情境、任务及评价三方面的设计,做具体阐释。一、立足生活性,设计单元学习情境教师要找准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结合点,依据语文要素整

实践 | 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路径

单元整体教学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整体编排思路下的自然选择,是达成单元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路径是什么?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呢?笔者以五年级下册

实践 | 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与评价

在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中,作业设计与评价不可或缺。为使整本书阅读过程更轻松、作业反馈更高效,恩施州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向贤琼研究团队依托课题研究探索出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的新路径,规范了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与

实践 | 用作业设计与评价促学生审美能力提升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即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性美学著作,是人们学习美学知识的必读书目。阅读《谈美

实践 | 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的新路径

整本书阅读是高中语文重要的学习任务群之一。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的重要表现形式,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作业设计必须把握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抓住一个“整”字,指向语文素养整体目标,立足整体设计,体现学习目标、内容

实践 |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一般而言,语文主题学习倡导同一主题下多篇文章的对比阅读,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对接与融合。其实,语文主题学习还涉及基础知识教学、长文短教、难文浅教、单元整体教学等。本期,我们精选的两篇文章,分别从小

实践 | “难文浅教”的教学策略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有很多难学的课文,丛书对这些课文都给予了教学策略的提示,这对于教师教学教材中的难课文具有借鉴意义。统编版语文第三学段的教材中,难课文逐渐增多,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就是其一。这篇

实践 | 拓展阅读 举一反三

阅读是读者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简言之,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

实践 | 思辨式阅读促思辨能力提升

思辨式阅读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其实质是引导学生发展深度阅读技能,提升理性思维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情和文本内容,通过营造质疑的氛围、提出挑战性问题、提供高阶思维支架

实践 | 小学阅读教学“教什么”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交互对话的过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到底要“教什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朗读、诵读、表演读、默读等只是阅读的外在表现形式

实践 | 统编版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

湖北省刘道玉教育基金会持续投入“路石书屋乡村儿童绘本阅读项目”建设,已在湖北省内建立20个校园“路石书屋”,累计提供绘本阅读培训3000余人次。基地学校教师在刘道玉“创造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了阅读教学

实践 | 第三学段课外阅读优化策略

第三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由童话、寓言等故事类读物拓展至科普、散文类读物。在阅读积累下,学生的习作素材一般比之前丰富,但习作方法在一开始往往没有明显改进,习作中缺乏必要的细节描写。这是因为有相当一部

实践 | 情境贯穿 趣味导学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能认清字的部首 明白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和方法,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教学难点是掌握确定部首的方法。上课伊始,笔者创设了动物园举

实践 | 预习导学 落实语用

“先学后教”的前置性学习方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空间,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挑战。如何调动学生前置性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效果?依托课后习题,根据文本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既可独立操作又能

实践 | 正确解读古诗文

如何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古诗文内容的基础上,体味古诗文的内容和情感呢?笔者在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古诗文教学中做了如下探索。一、据义定音,贴近诗意教师对选编入教材的优秀古诗文,尤其是诗中读音有争议的字,

实践 | 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教师应科学运用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鉴定、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建立主体多元、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设生活情境,考查实际水平。评价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锻炼学生在真实生活

实践 | 弘扬数学文化 彰显育人价值

数学文化既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与人文的交互、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把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使数学课堂拥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

实践 | 依托教材资源 浸润传统文化

教师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渗透,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受文化魅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笔者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的教学为例,谈谈依托教材资源浸

实践 | 传承数学文化 促进深度理解

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用算盘表示数》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了解算盘蕴含的记数原理,深化对位值制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而且能让学生感受

实践 | 抓住关键词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抓住关键词巧解数学实际问题是一种解题技巧,也是一种解题思路。随着学段的升高,数学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越来越复杂,如何解决学生不会读题、难以理解题目信息的问题呢?教师不能笼统地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而应该帮

实践 | 实践作业让学习更高效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笔者设计了课前预学、课中巩固、课后实践三个层次的作业,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发挥作业的巩固、反馈、拓展功能。前置作

实践 | 有效学习策略浅探

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指导学生回顾与反思新知形成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实现有效学习。自主探究,深化理解。教学“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时,笔者先出示如下方程,让学生求解:①[x

观察 | 用系统课程提升专业素养

区域教师发展管理部门如何为名师、名校长成长量身定制系统的专业培训呢?与深耕基础教育领域的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其人力、物力等资源规划培训课程是有效途径之一。培训课程要根据区域名师、名校长的成长需求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