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护理帮助精神分裂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发病原因可能与情感刺激、遗传因素和脑部损伤等因素有关。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身心危害较大,对家庭、社会也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科学护理能促进康复进程、降低复发风险,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主 要 症 状

1.言语混乱: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能够正常说话,但是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回答问题往往答非所问。

2.精神衰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活动会逐渐衰退,没有做事、思考的主动性,日常活动减少,甚至不愿意洗漱、更衣,病情严重者长期处于卧床或呆坐的状态。

3.自知力缺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有明显损害。他们往往不能正视自身的病情,认为自己的疾病是其他人或事物导致的,所以不愿意接受治疗,甚至可能将他人的善意行为视为恶意加害。

4.情感淡漠: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有明显的情感淡漠表现,对家人、朋友漠不关心,也没有正常的情感交流。患者遭受巨大痛苦后没有明显反馈。

5.幻觉和妄想: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会出现幻觉和妄想症状。幻觉属于感知觉障碍,患者会“看到”或“听到”一些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或声音,经常有患者在幻觉的影响下哭泣、自言自语,甚至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患者会坚信某些错误观念,比如周围的人都存在恶意,他人的行为都是故意针对自己等。这也是导致患者攻击他人的主要原因。

护 理 措 施

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或者经治疗病情进入稳定期,危险性评估不超过2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等级一般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可以居家治疗。在此期间,家属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给予情感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极易被激怒,出现伤人或自伤等冲动行为。家属要给予极大的耐心,给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以合适的方式告知患者目前的康复情况和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病耻感。

2.定时服药、复查: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家属要了解药物的种类、剂量、不良反应,督促患者按时足量服药,关注服药后有无异常反应。要定期带患者到医院复诊,记录医生的药物调整方案和下一步的居家治疗建议。

3.做好生活保障:尽量减少外来人员来往家中的频次,避免强光和噪音,让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疗养。引导患者做好自身清洁,定时更换衣物,保持生活自理能力。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食材丰富的餐食,监督其三餐定时、少食多餐。如果发现患者行为异常,有失眠、性情变化、注意力下降等现象,要及时带患者就医。

4.及时送医治疗: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做出危险行为的可能性比较高,必须入院治疗。医护人员能够管制危险行为,做好照护工作,及时稳定病情。在入院就诊期间,患者家属要详细地告知医生患者的具体症状、发生时间等信息,配合医护人员保管好危险物品,适当限制患者的行动,确保其治疗期间获得良好的膳食营养。

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体力,因此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调整心态,陪同患者渡过这道难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