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哥
作者: 陆春祥我很喜欢和出租车司机聊天。在我看来,他们是城市的情报员,什么事也瞒不过他们,知道的稀奇事特别多。我喜欢听他们讲故事。
2021年12月18日,上午8点30分,在北京湖南大厦,我坐上了毛姓师傅开的去首都国际机场的网约专车。因为是预约专车,所以我知道了司机的姓。一上车,我们就聊上了,因为我妈、我弟都姓毛,看到姓毛的人,我觉着亲切,说不定他们还是一个谱系的。
毛师傅说话斯文,有些腼腆地问:“老师,您是来参加明星大会的吧?恕我眼拙,我不知道您是哪位明星。”显然,他信息灵通,本次“文代会”“作代会”规格高,参会人数多,会议一结束,各代表团成员都朝全国各地散去。他猜,从宾馆里出来的,一般都是参会的代表。我笑了笑,说:“我不是明星,我只是个写作的作家。”
我平常和出租车司机聊的都是社会新闻,这一回,40多分钟的车程,我和毛师傅聊的却是他这些年来的经历。毛师傅主要的人生经历大致如下:
我是1986年出生的,老家在西北农村,干旱而贫困。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10来岁时,家里穷,父亲要将我送给别人家,我趁机逃跑,一路上靠讨饭生活。后来,我碰到一个卖面包的小摊主,他收留了我。我帮他干活,吃住全包,每月还给我90元的工资。再往后,小摊主不卖面包了,他介绍我去一家面粉厂打工,干的是扛包的活儿,管吃住,每月有200元的收入。过了几年,面粉厂倒闭了,我又去一家烧烤店洗碗,也管吃住,每月有900元的工资。但好景不长,某天,烧烤店的老板扔下一堆债务跑路了。我们几个伙计没地方去,直到房东来赶才离开。流浪的日子,生活没有保障,但我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双手挣钱,这一下就四五年过去了。有一天,哥哥突然找到了我,我只好跟着他回家。不过,此时我身上已经有2万元了,这是我省吃俭用存起来的。哥哥和嫂子一直在服装行业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开始和一个浙江的老板合作,我也参与了。浙江老板负责资金、设计、市场,我们负责招工、生产。合作的第一年,我分到了10多万元。我跑过很多地方,我和我媳妇是打工时认识的,她是廊坊人。结婚后,我们就回到她老家廊坊买了房子。我们有一个男孩,今年10岁,读小学三年级。我是前年到北京来开网约专车的,别人一天开8小时,我一天要开12小时,一个月下来差不多有2万元的收入。
毛师傅在叙述自己的经历时,两眼始终盯着前方,语调平静。他说他不喝酒、不抽烟,拼命工作,有空就学习。我不时感叹:“年轻人,不容易不容易。”我知道,这样奋斗的年轻人挺多的,他们为生存,为养家,万般辛苦。随后,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老师,我没有读过书。”轻轻的一句话,彻底将我惊倒。我随即问:“真的没有读过书吗?一天都没有读过?”“嗯,是的,因为家里穷。”毛师傅确定地答道。他1986年出生,只比我儿子大一岁,却没有读过书,我一下子觉得有点心疼,悲从中来。这是一个长辈为晚辈不由自主生发出的痛惜,为毛师傅,也为他这个年纪同样没读过书的青年。
此时,我用另一种眼光打量眼前的毛师傅,表扬他不简单。他依然专心开着车,语气却很坚定:“我一定要让儿子好好读书。”“嗯!”我表示赞同。我忽然想起,今天我坐飞机去深圳,是去领一个叫“奋斗之城”散文大赛奖项的,当即决定,颁奖晚会上,我一定要讲一讲毛师傅这位北京的哥的故事。一个人无法选择他的出身,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这虽是一个极普通的奋斗者,没有大富大贵,但他凭吃苦耐劳,不怨不艾,在社会这所“大学”里表现优异,为自己赢得了人生的尊严。而神州大地,正是因为有无数毛师傅这样拼搏的人在奔跑,才生机无限。
到达机场,车停稳,毛师傅下车,迅速打开后备厢,将行李交给我:“谢谢您使用网约专车。老师,祝您一路平安。”“嗯,谢谢你,北京的哥,年轻的毛师傅,你给我上了一课!”我转身朝安检门走去,眼眶里似乎有泪要溢出的样子。
(泉 心摘自作家出版社《烂漫长醉》一书,刘程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