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里的旧情
作者: 马家辉父亲去世后的第二个父亲节,我打算买些他生前喜欢的食物到墓园的碑前鞠躬致敬,但想到,父亲似乎凡是食物皆喜欢,猪牛羊肉、有骨无骨、辣与不辣,都爱,若都要买,恐怕需在碑前摆一桌满汉全席,不容易啊。唯有作罢。
也许,若真要买,不如去买些纸扎品。我听说已有“纸扎点心”和“纸扎火锅”之类的祭品面世,大可去买一堆,在墓园的铁桶里点火燃烧,在红红的火光中怀念父亲,让他在某个国度享受一个酒足饭饱的父亲节。
父亲爱吃却不懂吃,也不讲究吃,只要能够放进嘴巴的食物皆来者不拒。
父亲生前每当心情好或手头松时,特别喜欢带妻儿去吃西餐。不幸的是,我母亲向来只爱吃中餐,所以坐在西餐厅里,照例口黑面黑。前阵子的一个星期天,我带母亲到太子站附近吃海南鸡饭,那是她的最爱。岂料她坐下后,点的却是南洋叻沙,并且边吃边讲了一则陈年的“西餐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的男主角是我父亲,女主角是我母亲。母亲说,父亲几十年前对她展开追求的时候,第一次约会的地点是湾仔的某间西餐厅。那天她来到门口,心里忐忑,犹豫了一阵,终于表明自己不想吃西餐。倒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她觉得自己是“工厂妹”,从未吃过西餐,不懂得用刀叉,担心失礼出丑。
“咁样,你想食乜?(这样啊,你想吃什么?)”男方问。
女方瞄见街角有家马来西亚餐厅,亦算是外国餐厅,便道:“吃那家的吧,我未吃过,想试一试。”
于是两个人推门进去,我母亲点了南洋叻沙,有汤有粉,最重要的是可以用筷子进食,这让她安心。我父亲另外替她点了半打沙嗲,有鸡肉、牛肉、猪肉,也合她的口味。
两个人拍拖结婚,生儿育女,匆匆六十年过去。丈夫离开了,我母亲这天在南洋叻沙里思念故亲,胃口倒是不错。
(长 夏摘自花城出版社《你不必着急成为一个大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