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调和阴阳的温柔时光
作者: 谢伟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 4 月19 日至 21 日交节。
谷雨即“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如果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唐代诗人周朴有诗曰“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生动地描绘了谷雨时节的游人与农事景象。
谷雨前后气温虽总体升高,但仍可能有波动。若突然降温,人体易受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风险。谷雨时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频繁。这种气候使人易感到困倦乏力,即“春困”。同时,温暖潮湿的环境利于细菌、病毒滋生繁殖,要注意预防肠道传染病、流感等疾病。北方谷雨时节气温回升较快,但整体较干燥,降水相对较少。此时多风天气可能较多,易出现沙尘天气,空气中的沙尘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哮喘等,还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节,自然界阴阳之气的运动也变得复杂微妙,稍不留意,人体阴阳平衡就容易被打破。这些都在提醒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身体状态,顺应节气变化。
在健康调理方面,我们不妨借助大自然的恩赐,选用一些温和的中药材来调和阴阳。比如,黄芪就是谷雨时节的药补佳品。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在这个阳气生发却又湿气较重的时节,用黄芪搭配适量的枸杞和红枣,煮水代茶饮用。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三者搭配,既能帮助阳气升发,又可健脾祛湿,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除了黄芪茶,我们还可以做山药茯苓粥。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山药、茯苓熬粥,是一味有益的养生食补方。先将 15 克茯苓洗净,用纱布包好,与 100克大米、30 克山药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至米烂粥稠即可。这款粥不仅能健脾祛湿,还能调和脾胃的阴阳平衡,对于谷雨时节因湿气导致的脾胃不适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在早餐时享用一碗,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食补更是贴近生活、充满温情的养生方式。谷雨时节,餐桌上怎能少了香椿的身影。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营养丰富,具有开胃健脾、抗菌消炎等功效。鲜嫩的香椿芽,简单地用开水焯烫后,切碎与鸡蛋液混合,加入适量的盐和葱花,摊成金黄的香椿鸡蛋饼,香气四溢,口感独特。一口咬下去,仿佛把春天的味道都吃进了嘴里。香椿性温,鸡蛋性平,两者搭配,阴阳调和,既满足了味蕾,又滋养了身体。
另外,菠菜也是谷雨时节不可错过的食材。菠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的作用。将新鲜菠菜洗净,焯水后与粉丝凉拌,加入蒜末、生抽、醋、香油等调料,清爽可口,能有效缓解谷雨时节因天气干燥和内火导致的不适。或者用菠菜煮一碗疙瘩汤,面粉疙瘩吸饱了菠菜的清香,再卧一个鸡蛋,营养丰富又暖心。在忙碌的日子里,为家人煮上这样一碗汤,是满满的爱意与关怀。
谷雨时节,我们还可以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等。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将银耳泡发后,与百合、莲子、冰糖一起炖煮成甜汤,不仅口感软糯香甜,还能滋养身体的阴液,平衡阳气的过度生发,让身体在这个节气里保持舒适与健康。

在享受美食与药补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生活的细节。保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保持心情舒畅,以平和的心态迎接谷雨的到来。
谷雨,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温柔馈赠。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让我们用简单易行的健康调理方法,调和阴阳,顺应自然,在一粥一饭、一茶一饮中,呵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