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素描喜剧:精心设计的“笑点”装置
作者: 张秀宇Sketch(美式素描喜剧)大概是大家最熟悉的新喜剧形式了。从早期的《今夜百乐门》到后来的《冒犯家族》(有幸我在该节目中做编剧)《周末夜现场中国版》,再到前两年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和最近的《喜人奇妙夜》,全部都是依托Sketch形式而衍生出的综艺节目。而素描喜剧这种现代喜剧形式与即兴喜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从即兴出发创作剧本
大概在我接触即兴表演第五六年时,我“北京即兴”双语表演组的美国队友爱杰西创建了一只纯中文的即兴表演团队“熬夜即兴”,我也加入其中。那段时间,我们都对即兴充满热情,大家开始期待能够接触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派系的即兴表演风格。自高中就开始学习即兴的爱杰西提议从美国老家邀请来自不同即兴学校的老师为我们分享不同的即兴理念。就在这时我们认识了来自芝加哥Second City学校的老师。
Second City是一家芝加哥的Improv和Sketch学校,成立于1959年,他们的理念是从即兴出发创作剧本,至今仍被誉为“美国喜剧的黄埔军校”。其实美国的几大即兴戏剧学校(Second City、Upright Citizens Brigade、iO等)都以即兴训练为基础,鼓励演员通过即兴练习生成内容,再将其中“效果最好”的部分打磨成固定剧本段落,最终变成Sketch。而通过这种方式成长起来的演员和编剧几乎都聚集在了同一个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Saturday Night Live》(缩写为《SNL》,中文译作《周末夜现场》)。
这档从1975年首播至今的电视喜剧节目,不仅仅改变了美国喜剧的生态,也奠定了Sketch这种喜剧形式的工业化运作标准。我前面提到的中国综艺喜剧节目上,不同程度上都对《SNL》进行了模仿和致敬。作为每周一播的现场直播类节目,每一期都需要全新的内容,包含着对政治、文化、当下社会议题的呈现和讽刺。这些内容来自高强度的喜剧创作,也正由于此,即兴才是他们不可多得的创作工具。对于每一个在美国的喜剧演员和编剧来说,《SNL》都是他们梦想中的舞台,所以即兴也成了他们的必修课之一。不过,Sketch虽然可以从即兴中汲取灵感,但它本质上是一种有着精巧结构的创作,是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要讲好的喜剧故事。
美国即兴戏剧学校


Game:让观众有玩耍期待
在跟随来自Second City的老师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了一个重要的概念——Game(早期译为光源、游戏),而Game不但是包括Second City在内的很多即兴体系中的核心,同时也是创作Sketch的核心。
Game就是带有玩耍性质的重复出现的模式,我们先来看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武林外传》中,每当吕秀才说出让郭芙蓉感到不满意的话,郭芙蓉都会大喊“排山倒海”,吕秀才见势不妙拔腿就跑,郭芙蓉追着吕秀才下场。玩耍性质意味着非功利性,使用“排山倒海”不是为了攻击敌人。观众都知道郭芙蓉是不会真的使用“排山倒海”打死吕秀才,而是郭芙蓉在用夸张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愤怒。我们可以对上面的模式进行总结,只要吕秀才惹郭芙蓉生气,郭芙蓉就会使用“排山倒海”。当观众了解到故事中有这种模式之后,每当吕秀才口无遮拦时,观众都会对后面的结果产生期待,这就是最简单的Game。当一个Game建立之后,编剧就可以利用这种期待制造更多笑料。他们可以让郭芙蓉只说出“排”字之后,吕秀才就开始逃跑。也可以让吕秀才在郭芙蓉不在场的时候仍然小心翼翼,一旦说错话之后,郭芙蓉会从任何地方跳出来开始施展“排山倒海”。这也是Game的另一个维度,改变模式当中的一些元素升级Game。
Second City正是利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技巧,利用即兴表演去探索或重新编排一个新Game,将其变成一段Sketch剧本。为了更好阐释Game和Sketch的关系,现在我来用Game的视角分析《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的一个作品《互联网体检》。
(主角体检——需要先看广告——主角充值会员)——(主角抽血 ——需要下载完整APP——抱怨速度太慢——花钱购买加速包)——(主角扫描胸片——出现弹窗广告——主角想要获得完整胸片——订阅抢先服务)——觉得抢先服务贵——直播间惯用假砍价伎俩。
在上面整个《互联网体检》的流程中,每个括号中都是一个Game,这个Game总共被重复了三次——每当主角想要继续进行体检时,都会出现一个收费陷阱。当观众开始感受到这个Game的存在后,就会开始期待接下来每个Game的展开。
Sketch虽然和中国的小品有类似之处,但背后的逻辑完全不同。想要写出一个好的Sketch需要有一个清晰的Game,让观众清晰地知道Sketch到底要玩的是什么,观众才愿意跟随玩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好比让一个完全不懂篮球规则的人去观看一场篮球比赛,虽然篮球场上的一些动作和事件具备天然的美感和吸引力,但当观众不知道场上的规则到底是什么时,比赛的观赏性将大打折扣。
想要写出一个Sketch,就要知道这个Sketch玩的Game是什么,而不是将很多的梗或包袱堆砌起来。想要找到一个故事中的Game是很难的,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在前文提到的即兴学校Upright Citizens Brigade提供了一个办法,就是找出即兴场景中的不寻常或荒谬之处。我们会先从一个看似日常的设定出发,观察角色之间是否出现了什么“异常”的行为或观点,这个“异常”就是潜在的Game。
比如两名演员试图用即兴的方式去表演一个面试广告公司策划的场景,表演面试者的演员不小心说出了一句押韵的话。“我喜欢贵公司的氛围,员工都很有个性不随便跟随。”另一名演员就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并把它提出来。“我好像刚才听到你在说Rap。”刚才不小心说出押韵的人就要接受来自队友的建议,接受自己是一个会使用Rap面试工作的人。“我喜欢押韵,表达超群,每当表达观点我都把韵脚找寻。”于是,一个简单的Game的雏形就出现了,如果让我们总结这个Game,它可能是“每当在严肃的场合,这个人都会使用Rap来表达”。接下来的场景可以设置成客户来访或者领导训话的时候都坚持说Rap。因此,对于Game来说真正重要的是让这个异常的行为在不同场景下不断升级,造成荒谬与反差的效果使人发笑。

在刚才的例子中,还需要让这个荒谬的行为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样观众才能够理解角色行为的动机,愿意跟随角色继续前进。比如面试官问他为什么会在面试的时候说Rap,他可以解释为“因为我们00后就是有个性,我们不喜欢被公司控制,说Rap不会影响工作”,这个解释很容易让我们想到“00后整顿职场”的社会议题,观众很容易代入其中。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出发来创造Game。有一个例子我很喜欢,是由当时我在“熬夜即兴”的队友杜康创作的。在这个例子中,杜康的负面情绪是:“每次去外地出差,都为给女朋友带什么礼物而发愁。”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其他人理解的情绪,这个负面情绪带有很细致的自我观察,也拥有一点点幽默的感觉在里面。但如果创作一个Sketch讲述一个人出差到外地,站在礼品店前犹豫不决为挑选礼物而发愁,很难说有什么荒谬之处,也很难变成一个喜剧。这时我们需要作出夸张的设定来制造一种情感和情境的错位——“特工来到外地抓捕逃犯,最关心的是给自己的妻子带什么礼物回去”,这是一个身份和行为的错位。在这种错位中,情绪本身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因为与设定情境的强烈对比而更显真实。因为有负面情绪作为共情切入点,即便设定夸张观众也能够理解,喜剧便有机会在其中诞生。最终我们根据这个设定以即兴的方式进行了演绎,成了下面这个Sketch的雏形。
两名美国的特工正在抓捕罪犯,双方在港口旁的仓库内枪战正酣,其中一名警察正在举枪射击,罪犯的一发子弹击中他旁边的掩体。
“路易斯,我该怎么办?”
“别紧张,杰克,我们一定可以活着离开这里的!”,另一名警察盲射掩护。
“不,我是说,我们来到这个地方,我现在还没想要给我的太太带什么礼物。”
“你什么意思?” 停下开枪的动作,惊讶地看着杰克。
“每次去外地,我都必须给我太太买礼物。”
(这个时候Sketch的前提就被建立起来了)
“这什么时候,你还担心这个,你随便买点什么。” 继续开枪还击。
“上一次我去新泽西州买的是一只手表,这次我真的不知道我还能买些什么了。”
“你可以买一个丝巾什么的。手雷!” 抱头飞扑出去。
杰克捡起手榴弹,握在手里。“我太太不太喜欢丝巾,她说她戴丝巾不好看。而且太轻,她喜欢有点分量的东西。” 杰克掂了掂手榴弹感受了下重量。
“手雷!”杰克突然意识到拿的是手雷,扔出去后立刻爆炸。
“杰克!你不要再讨论送什么礼物了好不好,刚才我们差点就死了。”
……
后来故事发展到杰克受伤,差点死掉,但他最担心的仍然是,到底给自己的太太买什么礼物。
无论是焦虑、尴尬、羞耻还是嫉妒,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力回避的情绪,在喜剧创作中却是极具价值的素材。
在《SNL》《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喜人奇妙夜》,我们看到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喜剧人把自己的焦虑写成段子,比如《三毛保卫战》反映出的脱发烦恼,把生活中的尴尬变成笑点。比如《排练疯云》把线上会议中常见的卡顿、回声、掉线的问题玩了个遍,把不安与困惑用喜剧的方式包裹。比如《最后一课》中,一名对表演和艺术有追求的表演系学生却只能在密室逃脱里扮演丧尸,这些作品都让观众在笑声中看到了自己。
Heightening:构建模式,打破模式
最后,我们来到Sketch创作中最关键也最容易翻车的一环——Heightening(升级)。这个概念在我们之前提到的所有例子中其实都有体现:一旦确定了 Game,我们就不能停留,而是要思考:它还能更离谱吗?它还能再往哪儿走?
升级并不是胡乱叠加信息,而是在Game的逻辑下逐层加码,让喜剧的荒谬感和紧迫感不断攀升。每一次升级都应该在原始设定的基础上,按照Game的逻辑去发展,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我最喜欢的例子之一,就是美国喜剧小品节目《基和皮尔》(Key&Peele)的经典Sketch——《我是如何跟我老婆放狠话》(I said Bi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