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海滩D日寻踪

作者: 顾剑

诺曼底海滩D日寻踪0
奥马哈滩勇敢者纪念碑。
诺曼底海滩D日寻踪1
奥马哈滩美军公墓。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西线战场,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诺曼底登陆战的组织过程虽然复杂,但是今天要去探访当年战斗发生的海滩,在地理和交通方面却非常简单明了:1944年盟军登陆的这一段海岸线大致呈东西向,作战地区大致是一个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20公里的矩形。北面是海,南面是法国内陆,五个滩头从东往西依次排开,分别是剑滩(Sword)、朱诺滩(Juno)、金滩(Gold)、奥马哈滩(Omaha)和犹他滩(Utah)。今天D-514号沿海公路正好把这五个海滩,还有沿线的德军堡垒遗迹、战争博物馆、战争公墓等景点串联起来。

沿海岸线往南20公里一东一西有两座城市:卡昂(Caen)和贝叶(Bayeux),今天寻访诺曼底登陆战战场遗迹的游客一般在这两个城市落脚,前往剑滩,英军登陆的剑滩因为城市扩展的原因,没有什么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只是海滩而已,在海滩向东不远的河流入海口,有一座德军“壁垒博物馆(Grand Bunker)”。相对来说,这处海滩缺乏特别精彩的景观。沿着D-514公路继续往西,第二个海滩是加拿大部队登陆的朱诺滩,这里有一座相当新的博物馆“朱诺滩中心”,这里每年会有很多加拿大游客来追寻家族先辈的足迹。

诺曼底海滩D日寻踪2

从金滩到奥马哈海滩

从朱诺滩继续向西是英国第30军登陆的金滩,附近有个小村叫阿罗曼切(Arromanches),在金滩可以看到人工港口的残骸。当年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盟军选择在没有港口的开阔海滩登陆,但这就带来了一个占领海滩之后,如何让吃水深的货轮在浅水沙滩靠岸卸货的问题。于是,英美工程师们设计制造了两座巨型人工港口,计划代号“桑葚”。人工港口的设计思路是把几十艘旧舰船开到滩头凿沉,组成防波堤的水下地基,然后拖轮携带巨型水泥预制件跨过海峡,搭建在这些沉船顶上,组成大型船只停泊的码头,此举堪称工程史上的奇迹。

这样的码头英军美军各有一个,登陆之后两周的一场飓风摧毁了美军的人造港,英军的港口则安然无恙,一直用了10个月才废弃,这10个月里,装卸了超过400万吨物资。今天在阿罗曼切村的海滩边,还能看到当年组成防波堤的巨型水泥预制件,像是一个个巨大的方格子威化饼,如果登上村子背后公路附近的高地俯瞰,还能清楚地望见浸泡在海水里的人工港遗迹,这是全世界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独特景观。

继续沿着海滩向西5公里是德军位于滨海隆格村(Longues-sur-Mer)的炮台,它建在悬崖顶上,正好位于英美两军登陆点的中间,炮台有四座单独的钢筋混凝土碉堡,每个碉堡里配备一门150毫米重炮。登陆之前盟军的火力并没有摧毁这些碉堡,最后由盟军军舰上的大口径舰炮抵近射击,彻底击毁一门炮后,德军炮兵这才投降。这次炮战在后来的影视、书籍当中并不出名,但是在今天的滩头却是游客唯一还能看到的完整的德军防御工事,4门炮里的3门还在原地,这种原装的炮台比博物馆里的大炮好看多了。

德军炮台以西是诺曼底最著名的景区,也是D日战斗最激烈的美军奥马哈海滩。当时美军的登陆兵碰上严阵以待的德军352步兵师,被德军火力压制在沙滩低处抬不起头来,经过海军驱逐舰抵近轰击和整个白天的激战,直到傍晚才突破滩头,美军在奥马哈海滩这一天的伤亡达3600多人,其中770人阵亡,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一开场的战斗场面就是奥马哈海滩激战。今天在海滩上有名为“勇敢者”的花瓣状不锈钢群雕,在这片地区集中了好几个博物馆,但是游客必到之处,还是位于海滩背后悬崖高地上的诺曼底美军公墓。这片墓地整齐排列着9000多个纯白大理石十字架墓碑,都是在战斗中阵亡的美军官兵,无论官阶高低皆一视同仁。墓地1956年正式开放,1979年法国政府将它作为永久领土赠予了美国,墓园内有一座纪念展厅,从苍松翠柏掩映的墓地可以俯瞰整个奥马哈海滩当年激战的战场。

奥克角和空降兵

从奥马哈海滩继续向西10公里有一处海角悬崖伸出海岸,这里是奥克角,其上有德军炮台,攻击范围极广。如今,在此游客看不到德军的大炮,只有悬崖顶纪念美军特种部队的短剑纪念碑和德军炮兵观察所的残骸。但这是一场著名的特种部队作战的战场:盟军在战前侦察中发现德军在这个海角部署了6门重炮对两侧的奥马哈滩和犹他滩同时构成威胁,但盟军火力难以有效清除火力点,于是决定在主力登陆之前派遣陆军特种部队用偷袭的办法,以抓钩和绳梯从海滩爬上30米高的悬崖,捣毁这些大炮。战斗中,特种部队惊险万分地登上悬崖时,却发现德军已经把炮兵阵地向内陆转移了800米,只留下6根经过伪装的电线杆作为诱饵。225名特种兵在失去奇袭优势的情况下向新的德军炮兵阵地发动强攻,最终拔掉了这颗钉子,代价是115人伤亡。这场局部战斗在几乎所有写诺曼底战役的书里都会被提到。

再往西是犹他海滩,发生在这里的战斗没有那么激烈,有一个犹他海滩登陆博物馆。从犹他滩往内陆走12公里是圣母教堂村(Ste-Mere-Eglise),这里是D日敌后空降82师和101师的作战最激烈的地方。实际上两个师的伞兵降落得到处都是,就连两位亲自随队空降敌后的师长,当时也是光杆司令,只能边收拢部队边打遭遇战。当时空降在这个村庄的伞兵被德军发现,着火的农舍和谷仓映亮夜空,这让还在空中的降落伞兵无处藏身,成为对空射击的靶子,很多伞兵在空中就被打死了,还有人直接落进火海被烧死,其中有一个真实的名场面因为电影《最长的一天》而为后世津津乐道:

士兵斯蒂勒正好降落在村里教堂的塔楼尖顶上,眼看就要从斜坡屋顶上掉下来摔死,却被身后的降落伞钩住屋顶挂在半空,动弹不得。他通过装死躲过了德军的射击,在高处目睹了整个战斗过程。在战斗尾声,斯蒂勒被德军解救下来成了战俘,不过他当战俘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天亮以后附近的美军空降兵反攻占领村子,斯蒂勒又归队了,居然毫发无伤。他在战后还成了这个村的荣誉村民!

今天你去这个村庄不但要看看当地的空降作战博物馆(Airborne Museum),更要仔细观察教堂钟楼,钟楼下一个伞兵假人被伞绳悬吊在半空已经几十年了,这就是本村的幽默纪念碑。教堂广场上的小村酒馆以斯蒂勒的名字命名。

诺曼底海滩D日寻踪3
从奥马哈滩继续向西10公里有一处海角悬崖伸出海岸,这里就是奥克角。
诺曼底海滩D日寻踪4
圣母教堂村的教堂钟楼屋檐上吊着的伞兵假人。

诺曼底登陆的意义

D日经过一天激战,盟军将近10个师的部队登陆成功,至6月12日,盟军各登陆地段基本稳固,连成了一个正面80公里、纵深13-19公里的登陆场。希特勒寄予希望的“大西洋壁垒”被盟军突破了。诺曼底登陆获得了成功。

诺曼底登陆战并没有东线苏德那些最著名的战场所动用的兵力那么多。盟军在第一波登陆成功以后,逐次通过滩头增兵,总兵力达到高峰145万人,而德军在最高峰是38万人。

不过诺曼底登陆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之一,这是一种危险而脆弱的作战方式,因为所有的工作要提前准备。首先,第一波登陆部队13万人,主要来自3个国家,运兵船和掩护舰队从众多港口出发,在海上会合编队以后,再分别奔赴不同的海滩,单单各个支队的协调就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次,诺曼底登陆还是那时为止最大规模的空降作战。空降作战中各支兵力间的协调配合也是极其复杂的管理难题,二战时期德军在克里特岛的空降作战就因协调不善而伤亡惨重,苏军和日军则根本没有组织过师级以上规模的空降作战。

此外,诺曼底战役发动之前长达一年以上的时间里,大规模情报战中的示假隐真,军事工程中特为诺曼底战役而发明的人工港口和各类特种坦克和工程车辆,都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责编:南名俊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