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美国西部的砂岩和中部的风暴,探索奇幻大陆

作者: 青疯

穿越美国西部的砂岩和中部的风暴,探索奇幻大陆0
布兰登· 桑德森(1975—),当代美国奇幻小说作家,在作品中创造了架空宇宙“三界宙”。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伊岚翠》《迷雾之子》《飓光志》等。
穿越美国西部的砂岩和中部的风暴,探索奇幻大陆1
《飓光志》,“三界宙”系列中的核心作品之一,故事情节主要在柔刹大陆展开,全书尚未完结。图为第五卷《风与真理》的封面,该卷出版于2024年。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犹他州的西南部,地处科罗拉多高原,公园中部的盆地被称为布莱斯圆形剧场,是世界上奇形岩柱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公园的标志性景点。这些岩柱被称为hoodoos,英语里有不祥之物的意思。盆地外的圆环步道串起4个主要的观景点:布莱斯角、灵感角、日落角和日出角。从灵感角眺望盆地,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当代美国奇幻小说作家布兰登·桑德森的长篇系列小说《飓光志》中的破碎平原。在小说中,那是柔刹大陆的最东部,没有土壤,只有砂岩,曾遭受超高规格的魔法之力碰撞、冲击和塑形,地面裂开,呈蛛网状。破碎平原的深渊谷底,和布莱斯圆形剧场内一样逼仄,其中潜藏着某种巨型甲壳类生物,整个身体都被甲壳外骨骼覆盖,身长是成年男子的6倍多,随时准备以掉落深渊的倒霉生物为食。破碎平原的生态环境独特诡谲,成为《飓光志》中最重要的交战情节发生地,是柔刹大陆上人类与歌者两大种族争夺必备生存资源的庞大战场。

穿越美国西部的砂岩和中部的风暴,探索奇幻大陆2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从灵感角眺望布莱斯圆形剧场

穿过犹他州的砂岩

1975年出生的桑德森长期生活在犹他州,在青年时代游览过当地的几座国家公园,并将公园里广袤的橘红色胜景端进由他主导创作的庞大架空世界中,捏成了几乎全石质地貌地形的柔刹大陆。柔刹大陆上的动植物也带有砂岩的特征,石壳木、飓虫、红甲蟹等在常年风暴的倒逼之下都演化出了石质的尖壳,甚至连“石生石长”的本地智慧生物——歌者也应和着这片大地的韵律,长出了形态多样的甲壳,装点各色纹饰,拥有与人类和而不同的生存智慧。

当桑德森身处布莱斯圆形剧场内的罅隙底层时,是否已经在构思交战双方要跨越这天堑般的裂缝作战需要动用怎样的技术手段,以及搭配多少人力物力的损耗,也许就在此时,利用桥梁运输的传统技法涌上脑海,作为敢死前线的冲桥队应运而生,他们扛着木桥在破碎平原上突击,让其他军种跨过深渊。

现实中,位于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东北方的阿切斯国家公园(又译为拱门国家公园)里有天然的“石桥”。这座国家公园位于科罗拉多河北岸,因其支流的腐蚀而沙石遍野。魔鬼花园步道连接了众多天然拱门,位于公园北部,是一条环形步道,全程12.7千米。走进步道的起点,两侧是巨大的砂岩壁,如同置身于铁红色帷幕的遮掩下。一路向北,步行约1.6千米,就能看到目前北美最长的天然拱门——景观拱门,跨度约90米,最窄处仅有1.8米。前方不远处的步道支线上有纳瓦霍拱门,宽阔低平,更像洞穴。回到主线,行走在坚实的岩石上,如漂浮在夜幕降临前被烈火淬炼过的云霞中,恍惚间便浸润了柔刹大陆的风土,不知不觉,来到双环拱门——同一块砂岩上有上下两个拱门,一个跨度约21米,另一个跨度约6.5米。

3亿年前,这片砂岩区域之下形成了厚厚的盐层,之后随着沉积物重量提升,拥有可塑性的盐层向上隆起,挤压地表岩石,造成裂缝。继而,鳍状砂岩壁在挤压下开始出现。最后,随着年深日久的风蚀雨渗,才逐渐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的拱门。阿切斯国家公园里分布着超过2000座拱门,这些自然奇观在桑德森笔下则凝聚为10座具有奇幻美学与实用价值的“誓约之门”,分散在柔刹大陆的10座城市之中。每一座誓约之门都由一个完美的圆形平台构成,中心有操控传送的建筑,是整座大陆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形成传送网络,允许个人或团体在其间即时穿梭。现实中,阿切斯国家公园里,地形地貌仍在侵蚀下变化,纵然时间流逝,旧拱门会坍塌,却依旧有新拱门形成,生生不息。

双环拱门西北方约800米处,就是孤立于步道尽头的砂岩柱“黑暗天使”,高达45.7米,从双环拱门就能看到它。它四周都是沙漠高原景观,很难想象印第安人曾在这里生活了几千年,留下文明的痕迹。而在桑德森笔下,“黑暗天使”摇身一变,成为柔刹大陆正中的石制高塔“乌有斯麓”,它所蕴含的魔法与科技相融合的高级运作模式代表着人类文明在这片大陆上曾经达到过的巅峰。《飓光志》中,人们借助誓约之门,寻找乌有斯麓,再次发掘并重新激活这座古文明的传承中枢。

穿越美国西部的砂岩和中部的风暴,探索奇幻大陆3

迎接内布拉斯加州的风暴

柔刹大陆不仅原样复刻了犹他州的奇特地形,而且全年遭受超强风暴的洗礼,这源于布兰登·桑德森在老家内布拉斯加州东部生活的经历。虽然早已不再定居那里,但桑德森对于童年的回忆依然清晰深刻:身在摇摆的门廊庇护之下,听凭狂风从耳畔呼啸而过,雨水奔流,闪电朝着山岗猛烈劈砍,那感受恍如真切地置身于飓风之中,危险恐怖却又令人心潮澎湃。于是在《飓光志》中,他将少时所经历的极端风暴天象与犹他州独一无二的砂岩胜景两相融合,让飓风构成柔刹大陆中最核心的天象特征:“飓风初期掀起的暴风骤雨,即所谓‘飓幕’”,每年都要无数次地自东向西摧残整片大陆,当它来袭时,雨水流经砂岩间狭窄的罅隙,卷起波涛,石砾、木块和树枝在其间冲来荡去,无分东西,如果有人不幸坠落其间,就难以生还。这种天马行空的扭合塑造出让读者耳目一新的独特生态。

行走在犹他州的砂岩间,总不免会感慨桑德森何苦要在本就令人绝望的荒石地貌上再平添飓风的无尽凌辱?其实在柔刹,飓风带来的绝不只有毁灭,还有生命的希望。在没有土壤的干燥大陆上,雨水带来养分,带来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必须元素,每一次飓幕的侵袭都是生之力量的挥洒,当智慧生物学会与风暴共存并利用其所蕴含的潜能之后,将与风暴共生共长,在风暴中翱翔,来探索与地球迥然相异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文明的魔法在架空世界中所要展现的全新可能。桑德森非常清楚风暴对文明的侵蚀之力是何等毁天灭地,也许正因如此,他才更希望在作品中的风暴里孕育生存的火种。

奇幻世界的展开

犹他州的雪转瞬即逝,人无法在岩石间刻下自己的足迹。桑德森总会念起少时内布拉斯加州的雪,可以转瞬间垒土封疆,漫山遍野,让人感到,不得不开辟奇幻的通路,才能出发前往属于自己的旅途。可当在雪景里驻足,又会发现自己所追逐的奇幻胜景其实只需抬头便可以发现。正如柔刹大陆的一切仿佛都有源可考,那是桑德森用幻想编织给自己家乡的礼物,是他献给对远方还抱有梦想的旅人们的一张赭色地图。

穿越美国西部的砂岩和中部的风暴,探索奇幻大陆4
黑暗天使。双环拱门西北方约800米处,就是孤立于步道尽头的砂岩柱“黑暗天使”,高达45.7米,从双环拱门就能看到它。
穿越美国西部的砂岩和中部的风暴,探索奇幻大陆5
双环拱门。双环拱门——同一块砂岩上有上下两个拱门,一个跨度约21米,另一个跨度约6.5米。
穿越美国西部的砂岩和中部的风暴,探索奇幻大陆6
景观拱门。从起点沿步道步行约1.6千米,就能看到目前北美最长的天然拱门——景观拱门,跨度约90米,最薄处的厚度仅有1.8米。
穿越美国西部的砂岩和中部的风暴,探索奇幻大陆7
纳瓦霍拱门。步道支线上有纳瓦霍拱门,宽阔低平,更像洞穴。
穿越美国西部的砂岩和中部的风暴,探索奇幻大陆8
魔鬼花园入口。走进步道的起点,两侧是巨大的砂岩壁,如同置身于铁红色帷幕的遮掩下。

桑德森最为读者所熟知的便是他独创的架空宇宙“三界宙”系列,囊括了《迷雾之子》《飓光志》等分属于不同星系的独特故事。其中《飓光志》可以说是他构思最久、布局最深、设定最丰富、涵盖风土人情也最完备的作品。小说中,誓约之门可以在飓光的充能下连接三界宙中不同的界域,充当魔力交汇的枢纽点位,引导主人公们展开异界探险。现实中,犹他州的砂岩以自然的鬼斧神工令读者的心灵停驻,畅想飓风在此狂舞时会带来怎样的严峻挑战,人类在这种环境中又会表现出怎样的勇敢与执着,探索出一条多么奇崛的旅途。正如桑德森所说:“爱上旅途便是相信前行的脚步不会停止。”愿你的旅途永不会结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