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整治球场秩序
作者: 方正宇在天津津门虎主场迎战成都蓉城的一场中超联赛中,一名主队球迷在看台上手举扩音喇叭,高喊侮辱客队球员韦世豪家人的言论,当场引起轩然大波。比赛结束后不久,当地警方和中足联先后开出罚单,包括对肇事球迷做出了行政拘留7天的处罚。
在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里面,存在专门针对破坏体育赛事秩序的相关条款。但以往使用此类条款,主要是处理诸如观众擅自冲进球场之类的行为。比如在2024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主场迎战日本队的比赛中,上半场有一名球迷冲入场内,导致比赛不得不暂时中断,事后这名球迷被行政拘留10天和罚款500元,还被责令12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观看同类比赛,这后一项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于破坏体育赛事秩序额外附加的处罚方式。
相比上述直接冲入球场的行为,以往在看台上普遍存在的各类辱骂行为,往往会逃脱法律的制裁。甚至在有些球迷眼中,球场就是一个可以肆意宣泄情绪的场所,他们在球场外或许还显得彬彬有礼,一旦进入看台,就毫无顾忌地宣泄各类污言秽语。这些内容还经常随着电视直播被推送到公众面前,客观上败坏了相关赛场乃至整个赛事的社会形象。
一旦辱骂行为得到纵容,逐步升级几乎是一种必然。比如要是辱骂球员不被视为恶行,那么攻击的范围迟早会从球员扩展到家人等更广泛群体。站在攻击者的角度,只要言行不会受惩罚,那就一定会选择对球员情绪杀伤力最大的内容,追求那种直接将对方搞破防的结果。在去年的国内赛事中,武磊也曾遭受涉及家人的恶毒言语攻击,只不过当时武磊以更成熟冷静的方式予以应对,多少让人忽略了此类攻击对球员及其家人的严重伤害。这一次,随着韦世豪情绪失控被红牌罚下乃至泪洒当场,才以最残酷的方式揭示了攻击所具有的伤害性,随后引致管理部门先后出手予以严惩。
目前,除了当地警方对具体个人实施行政拘留之外,中足联也对相关赛区予以通报批评,并且对涉事看台予以“空场”处罚。仅就单一事件的处罚力度和反应速度而言,不可谓不到位。但是处罚究竟能否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有待相关部门对处罚标准进一步予以明确。
比如本次针对这名球迷的重罚,到底是因为他将辱骂范围从球员本人扩及到家人,还是因为他使用扩音喇叭提升了辱骂声量,又或者是因为辱骂导致了韦世豪被罚下场和痛哭流涕?如果在处罚的同时,还能对于定性的依据进行相应的解释,不仅能提高本次处罚具有的权威性,也会在更广泛范围内明确标准,从而提醒各个赛场、各家球迷组织乃至所有观众需要将行为控制到何种尺度。
中足联本次专门针对涉事看台做出的“空场”处罚,算是一次在规则层面的有益尝试。以往针对看台上的不文明行为,管理部门能实施的处罚手段相对有限,如果只是通报批评,有时显得不痛不痒,要是直接处罚整个球场“空场”,又未免显得太过严厉,可能打击到很多无过错球迷的观赛热情,以及有损俱乐部的商业收益。所以,这一次只处罚涉事看台而不波及其它,体现出在体育管理领域“精准执法”的新思路,不但将整体伤害控制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而且客观上还会在各个看台之间产生良性竞争的效果,有助于未来以看台为单位推动自我约束、文明观赛的风气。
这些新的处罚和新的思路出现在一个非常恰当的时机。今年以来,中国的球市进入空前繁荣的阶段。在职业联赛中,大连、北京、上海等地都有上座率爆棚的“金牌球市”。就连业余足球比赛,也有“苏超”在不断刷新上座人数的纪录。越来越多的观众涌入看台,给中国足球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对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此时此刻,进一步明确在看台上需要遵守的规则,成了各家管理部门势在必行的一项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