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
作者: 草予读书那会儿,客串过某景区的讲解。那是一处人文遗迹,距今六七百年。名人故地,即便没有奇异,也值得附会几桩奇异的。古迹风物,该打扮还是得打扮一番,太老实,到底显得不够可爱。
此地有古井一眼,解说词可堪细味:古井有灵有性,不论咫尺之遥的邻河如何暴涨,猛洪如何横流,这井,水位始终如一,井水甘洌不变。
并不新鲜,井水不犯河水嘛。不过此段记得这样牢,另外有个原因,这与我的经验实在不符:
是夏,黄昏之前,四方的黑云,齐来此时此地效力,全力以赴到可怕。是滚雷,是骤雨。大地万物,被劈头盖脸,连喘息也不得暇。好不容易缓过神来,到处水淋淋的,浑浊的恣意的流淌的雨水。
这浑浊,也抵达了每一口井。
水位已近井口,不借绳,不凭轳,轻易就能汲水一桶。只是这水,掺泥带土,不能即饮,静置,等待,才得清澄。等待的过程,是沉淀正在悄悄发生:每一粒微小的颗粒,下沉,纷纷下沉,终于落定,水归水,土归土。此时,才宜取一瓢,入厨入灶,作汤作茶。
盛怒之下,也最似身处一方浑浊。
忽然之间,被无名之火搅动,沉渣泛起,积尘飞扬,弥漫充溢着一种混乱,横冲直撞。于是,口不择言,话不过脑,不管不顾泄闸而出。气头上的话,总是长棱尖角的模样,最后到底弄得千疮百孔。震怒终于彻底熄了,一回顾,追悔不已。更可怖的后果也来了,躁气浮心,迟迟不得平静,专注不进任意一桩事里。
心平气和,所以拥有打动人的力量,正是那种明净,那种清澈。浮的浮,落的落,没有一点渣滓,不会一搅一个浑。怒火已熄,是沉淀过了的。烟都散,薪都尽,没有什么还在燃烧,没有什么还有必要燃烧。
有时,则是另外一种方向的情绪,灰冷的,苍凉的,来自悲怆的搅动。重新回到风平浪静,也是沉淀的过程。从怒到定也好,从悲到定也罢,甚至从喜到定,都可算作一种沉淀。来即来,去即去,不在无能为力处用力,不在不可留时挽留,给自己一份清朗。
真正的震耳欲聋,总是发自内心,而非来自耳外。众声入耳,不存于心,不过有风拂过,若是心有动静,哪怕无声无响,听觉也会铿锵大作。
一个人的辗转反侧,也是另一种轰轰烈烈。谁能心中一潭浑水,得一夜好睡?想着恨事入睡,梦里,只怕也会愤懑吧。睡前揣着乐事不放,也许可得一个美丽的梦,奈何迟迟睡不着。时间不早,明日一桩桩要事,越劝自己早睡,越是清醒,待到什么都不去想了。不请,不盼,睡眠反倒来了。
人一沉淀,心事即走,睡眠即来。
晨风,早行,满地落叶,被我踩得疼出了声。冬是勤快的,裁裁剪剪,揩揩抹抹,一心想把天空打扫干净,老母亲似的劳苦用心。春和夏,那样野远的无羁的奔放的飞扬的心,被冬日喊了回来,乖巧下来,安定下来。
冬是不可少的。遇见老人坐定在冬日的阳光里,我着迷那一张张宁静的脸,因为是沉淀后的,总有些天长地久的模样。
(编辑 高倩/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