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青”字号品牌 助推青年电商发展
作者: 共青团牡丹江市委电商产业乘风而起,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带动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2024年,牡丹江市活跃网络店铺1.77万个,电商从业人员2.5万人,青年群体占比65%,在电商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创造力。近年来,共青团牡丹江市委深耕“青”字号品牌,深化青春建功行动,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高质量振兴发展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让广大青年在电商领域尽情施展才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
以“青年组织+特色活动”模式汇聚青年力量
充分发挥团组织组织优势,成立市邮政管理局快递行业团委,与快递行业协会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团组织推介与快递行业签订合同的商家,实现物流快递单均成本较市场价降低10%,切实减轻电商企业运营负担。指导县级团委对辖区内电商企业摸底,按照建团条件逐条筛查、应建尽建,持续扩大团组织在电商企业中的覆盖范围,2024年度新增“两企三新”领域团组织8个。深度挖掘“青年之家”等团属阵地内涵,面向“两企三新”青年开展义诊服务、主题宣传等活动,将“青年夜校”与政策宣讲、服务电商有机结合,邀请市营商局等工作人员走进电商园区,通过政商沙龙等形式共话电商新业态发展,帮助青年掌握培育电商直播账号的政策规则,助力电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高度重视青年电商典型培养,密切联系“战云秋”“王涛”等一批本地网红,挖掘张维新、王超等电商运营管理人才,为绥芬河跨境电商企业输送专业团队,助力牡丹江市电商产业形成梯次衔接、优势互补的人才矩阵。
以“实习实践+就业创业”模式培养青年人才
高标准打造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与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达成常态化合作意向,为青年提供技能提升、业态感知、职业体验的广阔舞台。充分利用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实习实训等专项,积极动员牡丹江市优质电商企业提供有质量、有活力的实习实践岗位近500余个。连续主办五届市级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180余个创业项目报名参赛,点燃青年创新创业热情。团组织深度融入驻牡高校双选会、招聘会等各项就业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发挥高校学科专业富集优势,引导优质电商企业围绕产业链发展精准投放就业岗位9900个,累计为2800余名青年提供就业咨询、岗位对接服务,畅通电商人才引育、选留渠道。
以“本地服务+金融拓展”模式支持青年发展
发动、组织农产品电商企业依托“青耘龙江”活动开展助农直播130余场次,累计销售本地农特产品1815万元,推荐235款产品进入“龙青优选”产品库,推动林口县获评全省首批“共青团助力农村青年电商发展试点县”。自2014年启动雪城青年电商创业联盟筹建工作以来,累计开展青年电商沙龙活动500余场,覆盖企业200余家,联合淘宝、京东等平台举办专题培训,覆盖青年超1万人次。充分发挥《牡丹江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红利,对优质企业信用贷款额度提升至5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上限放宽至500万元,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3524万元,惠及小微企业及个体户500余家。邀请黑龙江青年企业家协会、哈尔滨股权投资协会、全省各市地优秀文旅产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青创雪城”项目对接推介会,为电商企业开通项目展示、融资对接等服务,拓宽电商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编辑·姚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