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象踩雷”到offer 通关的成长指南
作者: 梅瑞琪案例1:某应聘者求职创意公司,面试当天,身穿全套黑色西装,搭配成熟风格领带,着黑色皮鞋。面试官认为:不够了解公司文化,气质与岗位不符。
案例2:某毕业生求职国企,身穿卫衣、着运动鞋,背双肩包。面试官认为:身份已经脱离校园,思想可能还未真正步入社会。
案例3:某求职者应聘银行部门,喷浓烈香水,佩戴奢侈装饰品,指甲过长并涂艳丽指甲油。面试官认为:不注重职业形象打造,性格与岗位未必匹配。
服饰,是对人们平时穿着的服装和佩戴饰物的统称。服饰是构成面试“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映射着一个人的性格、审美、风格、爱好等,不同行业对面试着装有着不成文但明确的标准。
一、穿着应事
部分求职者心中都有一个想法:在彰显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面试中,应突出自身性格,不必迎合标准的模板。但这部分群体往往忽视了穿着应事,即人们平时所选择与穿戴的服饰,应当根据自己所具体面临或处理的事务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也就是说“按场合穿衣服”这一原则。
在求职时,身着服饰应该符合应聘单位要求。很多应届生在面试时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过于随意,卫衣牛仔裤运动鞋,整体显得不重视;要么过于正式,不合身的西装、颜色与年龄不符合的领带、锃亮的皮鞋,整体显得僵硬刻板。解决方案是,一定要提前了解应聘行业规范和要求,选择符合自己年龄、气质、岗位的服饰。无论私下穿衣风格是怎样的,面试都要根据不同场合着装。如面试科技、互联网公司,应选择商务休闲类套装,可适当个性化,但要保持整洁;面试国企等传统岗位,可选择正装,但要合身舒适,不局限于笔挺西装,有时候白衬衫、夹克衫等也拥有良好效果;面试医生、教师等岗位,应减少个人饰品佩戴,以服装得体大方、展现专业性为主。

二、重在应规
每个人在正式场合所选择的服饰,要符合服饰自身的搭配、组合和穿着规律,要使之达到规范化的要求。每个行业都有约定俗成的着装规范,规范着装是职业素养的外化表现,也传递出应聘者对遵守规则的意愿和能力。
男性着装细节提示:
1. 西装应保持同色配套,颜色以深色为主,尽量避免选择亚麻等易出褶皱的材质。
2. 服装熨烫平整,裤子长度以直立状态下裤脚遮盖住鞋跟部分为佳。
3. 穿双排扣西装站立时,需扣上所有纽扣;穿单排扣西装站立时,一粒扣的需扣上,两粒扣则扣上不扣下,三粒扣则扣中间纽扣即可。
4. 衣服口袋不要鼓起,尽量避免口袋中有物品。
5. 衣袖平端起来应大约露出1.5厘米腕骨和2厘米衬衫。
6. 皮带颜色最好与皮鞋颜色一致,宽度3.3—3.5厘米,不要选择大标识造型,建议选针扣。
7. 皮鞋、袜子与正装配套,袜筒不可过短,要具备一定长度。
女性着装细节提示:
1. 不过分鲜艳。全身颜色尽量不要超过三种,可小面积使用低明度彩色点缀。
2. 不过分暴露。坐姿时膝盖尽量被遮盖,可选择圆领、方领衬衫,严禁选择深v、露肩装等;正式场合不光腿,不穿残破丝袜。
3. 不过分短小。裙装应及膝盖或膝上3厘米内。面试时不穿迷你裙、露脐短上衣,可选择中长款直筒裙等。
4. 不过分杂乱。化繁为简,精选配饰,不过度奢华,不过多图案;挑选配饰应符合年龄、身份特点,不喧宾夺主,达到良好修饰效果。
5. 不过分紧身。避免选择弹性面料紧身衣、裹臀裙,可轻松活动双臂,站坐无紧绷感。
6. 面试时,尽量选择双包鞋,即脚趾头和脚后跟都不要裸露在外,鞋跟3—5厘米。

梅瑞琪,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副科长,高级礼仪培训师、黑龙江省青年讲师团十佳讲师、省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青年宣讲团成员,曾获第五届黑龙江省高校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大学生党支部书记赛道一等奖、2023年度黑龙江省“党课开讲啦”活动精品党课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