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健康成长,如何安全用药
作者: 魏小丽安全用药的前提是了解药物的成份、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保证用药过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使用药物不仅要观察治疗效果,还要关注药物的不利影响与安全性。本文将介绍青少年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从源头降低不安全用药风险。
青少年用药误区
1.药物溶于牛奶、汤粥中服用
部分青少年可能会用牛奶等饮品送服药物,但这种用药方式会极大影响药物吸收效果。因为牛奶、饮料中的某些成分会破坏药物结构,降低药物治疗效果。比如,饮料中含有大量糖分,而糖中又包含大量矿物元素,这些元素会与药物蛋白质产生化学反应,降低药物疗效。
2.随意调整用药剂量
青少年在用药时可能存在随意调整药物剂量的错误行为,他们认为大剂量用药能够快速控制病情进展,恢复健康。但随意调整药物剂量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甚至会加重药物毒副作用,损伤肾脏组织。
3.随意联合用药
部分青少年认为药量越大,疾病就能越快痊愈,甚至可能将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这样的做法会加重肾脏、肝脏的代谢负担。由于青少年的肾脏功能尚未成熟,不当的联合用药可能会损伤肾脏功能。因此,必须遵照医嘱用药,降低药物对身体的伤害。
4.症状消失后自行停药
药物治疗是一个缓慢过程,自行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未按疗程使用可能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同种抗生素在后续治疗中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5.滥用维生素
部分青少年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可能会长期服用大量维生素等保健类药品,这是错误的做法,可能会引发维生素中毒或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
青少年如何安全用药
1.合理存放与药品管理
建议家长为青少年设置专属药箱,按照药品存储要求存放药品,定期清理过期、失效药品,以免误服。同时不要听信营养类、保健类药品的神奇功效,青少年应避免服用大量维生素。此外,家长要将药品放在青少年接触不到的地方,防止青少年因好奇而误服。对于一些外观相似的药品,要做好区分标记,避免拿错。
2.精确控制用药剂量
避免不合理减半:青少年不确定用药剂量时,可能会按照说明书中的成人用量进行减半服用,这种剂量控制方法十分不合理。建议青少年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参考年龄、生长发育状态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用药方法。
控制联合用药剂量:青少年用药应优先选择疗效显著且剂量较小的药品,尤其是当需要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同时要关注药物作用机制,不能将快速改善症状作为药效的唯一评判标准,从而避免出现过量使用退热药物、抗菌药物等不当行为。
确保每日剂量精准:青少年肝肾系统发育不成熟,代谢与排泄能力有限,一次给药剂量错误可能产生毒副作用,因此要保证每日用药剂量精准。家长与医生沟通用药事宜时,需确认青少年的年龄、身高、体重,减少用药剂量不合理导致的风险。擅自用药不仅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加剧身体损伤,家长不要擅自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说明书解读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青少年还要学习如何准确解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药物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同时要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药物错误使用问题。家长可以与青少年一起阅读说明书,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培养青少年自主安全用药的意识。
4.用药方式与用药时间
青少年还要注意用药方式,不要用牛奶、饮料等送服药物,最好用温水送服,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家长和青少年要注意用药时间,饭前服药还是饭后服药。饭前用药主要是让药物有效成分接触胃肠黏膜,以此发挥出药物疗效,但饭前用药容易刺激胃肠道,所以不建议胃肠道功能不佳患者选择饭前用药方式。饭后用药能够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但会影响药物作用效果。具体的用药时间还是要听从医生或者药师建议。如果青少年在学校期间需要用药,家长应提前与学校老师沟通,确保用药时间和方式得到正确执行。
5.注意用药禁忌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青少年用药还要注意用药禁忌,部分药物可能会与其他药物、食物产生联合反应。比如,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禁止饮酒,头孢与酒精容易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危害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在整个用药过程中,只有正确认知药物禁忌,做好饮食管控、生活管控等工作,才能降低用药不良风险。
6.自我监测与定期复查
自我监测:青少年要学会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随时掌握病情变化,以便调整后续用药方案。了解药物安全知识,注意用药禁忌,部分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食物产生联合反应,如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禁止饮酒,以防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危害生命安全。做好饮食管控和生活管控,降低用药不良风险。
定期复查:青少年用药期间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医生会按照复查结果调整后续治疗方案,加快病情恢复。复查时,青少年应如实向医生反馈用药过程中的感受和问题,以便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此外,青少年用药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辅助药物治疗。家长也要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避免因疾病产生焦虑情绪,营造轻松氛围,助力青少年更好地恢复健康。